1997年,一部聚焦阁楼里童家六兄妹斑驳生活图景的家庭情感剧《儿女情长》横空出世,当时便引发了观剧热潮。这部以细腻笔触还原上海普通市民情感原生态的电视剧,不仅斩获第十五届中国电视金鹰奖六项大奖,所创下的46%上海本地收视纪录更是尘封至今。
15年后的今天,编剧李云良,主演奚美娟、吴冕、张芝华、王诗槐、佟瑞欣等原班人马悉数回归,再度合力打造了续篇《儿女情更长》,细述童家兄妹15年后的悲喜人生。
“这是一部能够体现上海创作实力和整体审美的作品”、“它像一股清风,一杯清茶,静下心来慢慢品味,收获的触动会很多。”昨天,在由文汇报与上影集团联合举办的电视剧《儿女情更长》上海研讨会上,专家们对这部家庭情感剧给出如是评价。
这部剧自3月27日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后,上海以及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童家”被推到了全国观众的面前,“童家”随着城市的变迁和自己的成长,演绎出一个个或喜悦、电视剧评论或辛苦、或纠结、或感动的城市故事,五味杂陈,却最终牵动人们温暖的神经。一位成都网友称:“这是一部温暖的现实主义电视剧,它提供的向上的精神对如何经营家具有指导意义!”
还原上海普通市民的情感原生态
写《儿女情长》时,编剧李云良面对的是改革开放不久的人心躁动,而写续集,更多的是回答前作留下的追问:老父母去世后,童家兄弟姐妹间的感情如何维系;成长起来的下一代,又各自面临怎样的人生?《儿女情更长》既延续了童家兄妹的故事,同时牵出了更多的社会话题,如单亲、隐婚、闪婚、丁克、剩女、草根男等。
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说:“一直以来,文艺创作倡导审美取向的底层化和当代化。《儿女情更长》表现了长期被遮蔽的底层生活。在童家身上,我们看到上海普通人家的真实生存状态。”
在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姚扣根看来,该剧充满了人间烟火与世俗情怀。“全剧找不到惊天动地的大事件,也没有人物死亡等激烈情节冲突,更少见时下电视剧中充斥动辄豪华酒店、高尔夫球场场景,可在每个人身边,好像都能找到剧中人物的影子,可贵的纯朴与真实的情感像涓涓细流一般,流过每个观影人心间。”
《儿女情更长》的副题是“家不能散”,取自剧中大姐童建菊所说“时代变了,家不能散”。这句台词打动了许多人。上海作协副主席王纪人说,它真实呈现了社会转型期中国家庭的亲情现状。“随着独生子女家庭成为中国家庭的主体形态,家族式的家庭慢慢退出。《儿女情更长》是对今天家庭关系和伦理的思索,它呼唤修复大家庭的凝聚力,但也不回避重建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以及由于过度热情和众声喧哗可能造成的某些伤害,比如亲情过多干涉每个小家庭成员的自我选择等。”
体现“上海原创”的整体审美合力
这部电视剧的引人注目之处,还在于从出品方到编导演主创人员,堪称完整的“上海原创”。研讨会上,许多专家认为《儿女情更长》体现了主创人员的整体审美合力,整部戏从剧本创作到最后拍成,前前后后细磨了三年半,对主创人员来说,积淀了太多的感受和感情。有专家指出:“这部戏很好地处理了创作中迎合与引领,生活与艺术,集体与个体间的关系,讲究细节,引人入戏,不铺张但浪漫。”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王晓玉一句话说出了这部戏的内在:“上海味道很浓!”即便是一个表现女人如何“作”的戏份,也透着上海女人特有的嗲和可爱。而剧中二姐的服装,是扮演者张芝华自己到轻纺市场买布料,请裁缝照着时尚杂志做的,张芝华说,我演的这个人物再“潮”,也不可能去穿流行的韩版衣服,因为上海的家庭妇女都有着一双巧手,身上的时髦,都是手里一针一线做出来的。
扮演大姐的奚美娟直言,近些年来,文艺作品中的上海人形象有失偏颇,尤其把上海妈妈、上海男人塑造得很小气、俗气。《儿女情更长》的出现,为重塑上海形象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该剧反映上海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但里面的人物不市井、不俗气,非常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