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术》评论:没有刻意回避矛盾

发布时间:2024-07-16 05:12:31

  我和很多人一样,在看了《蜗居》后再看六六编剧的《心术》便不自觉地把自己归到患者这个弱势群体里,我期待它揭露医疗黑幕,期待它的快意恩仇———以至于,最初在浙江卫视看了前两集的样片后,我和身边很多同行一样产生了浓重的疑惑:剧中这轻松幽默的格调,这善良可爱的医护人员,是否将患者心中那些冷冰冰的医院给美化了?
  
  然后,我看了全部37集的样片。我发现自己悄然从一场二元对立战的期待中走了出来,逐渐能够心平气和地看待医护这个职业,看待医患之间的种种问题。我开始思索:为什么医生在患者心目中就一定冰冷严肃、让人畏惧?我知道,很多人都有过不愉快的就医经历,遇到过一两个让人无法心生好感的医生,但是更多的医生是什么样的?我们又何曾认真地去观察过他们,何曾关注过他们的喜怒哀乐?
  
  《心术》中呈现出来的医护人员其实与你我并无不同,他们有烦恼、有无奈、有愤怒、有悲伤,他们都只是生活中的普通人。《心术》的主创用一种温柔平和的视角记录着医院这座生命维修站里发生的故事,尽管它语调温柔,但却没有刻意回避矛盾———医疗资源的匮乏、医疗改革的迫切、医生可能因疏忽而导致一个生命的逝去、医疗纠纷解决方式的不公平不合理、医药代表的那些猫腻、各式各样患者们的表现……只是,它在讲述过程中摒弃了“解恨”或者“过瘾”这样情绪化的表达方式,试图理性地去间入那些你见过或没见过的“医院中的常事儿”。这部剧的幕后操作者,无论是编剧六六还是导演杨阳,都有过切身刻骨难忘的就医经验,也曾有过情绪,但她们最终都选择了“放下”的立场,立刻获得了另外一种能量。
  
  在医改的大话题下,无论是作为医生还是患者,能做的其实不多,纵然是发泄情绪,以狠对狠,也无力让大环境往更好的方向发展。剧中对叫嚣着要把医生“搞臭、搞倒”的闹事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把医生都搞倒了,谁为你的家人治病?现实的新闻中,那捅向医生的一刀带来的也只是更愤怒和更寒冷。当医患关系变成一场残酷的战争后,《心术》难能可贵地、清醒地呼唤着公民的理性。也许在这部剧中你看不到问题应该如何解决,但你能看到的是,如果想要事情不变得更糟糕,需要做什么。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无论你原本对对方抱有怎样的执念,你只有付出爱与尊重,才能同样得到爱与尊重;无论现实多么残酷,只有心怀希望,才能为自己和他人留出一条生路。
  
  医护之难
  
  ●医疗资源紧缺,医生每日忙碌于门诊部、手术室、住院部,有时甚至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如何还能时时奉上笑脸?
  
  ●遇到家属闹事,医护只有挨打的份,不能还手。哪怕并非医生的责任,只要闹事,医院就会选择出钱了事息事宁人,并不维护医护人员的名誉与人身安全。
  
  ●重大事故中送来的病患需要急救,可家属往往无法及时赶来,无人签字,救还是不救?病人因抢救无效死在手术台上,责任一定在医生?
  
  ●病人家属打上门来,医生还有间办公室可以躲躲,护士呢?
  
  ●工作时间不规律,工作强度相当大,但薪水并不怎么丰厚,医护人员很难有正常的生活,剩男剩女在医护人员中很常见,夫妻离异也很常见。
  
  三道人生选择题,你怎么做《心术》怎么做?
  
  情景1
  
  刘老太太由儿子带着来看病,霍思邈医生看了片子后对儿子说老太太的脑瘤情况复杂,可能不止一刀才能解决问题,建议不动手术。病人走后,霍医生的女学生提出不解:这个瘤没那么复杂吧?霍思邈解释:瘤本身确实不复杂,不接这个病患的原因是出于行医多年的经验,他一看到这个满脸虚伪、满嘴套话的儿子,就能基本判定他是个“难缠型家属”,为提前规避纠纷风险,他不愿收治这样的患者。学生意难平,顶撞老师。事态会如何发展?
  
  A。霍医生坚持不收,学生偃旗息鼓。
  
  B。收治病人,手术顺利,并没有意想中的麻烦事发生。
  
  C。收治病人,麻烦果然来了,儿子折腾不休,医生名誉和金钱双双受损。
  
  D。收治病人,麻烦来了,但霍医生并未责怪女学生。
  
  剧中选择:D
  
  南都记者解读:这是全剧最悲情的故事之一,其实远比选项复杂。身为资深医生,霍思邈果然眼光毒辣———儿子在母亲一刀不行要开第二刀时大肆闹事,称医院拿母亲做实验,拒不付手术费,还花钱雇“医闹”来闹事,他甚至盼着老人死在手术台上好大捞一笔。然而几次手术后,老人治愈了,但儿女全都消失了,没人接她回家。医院垫付了高额医疗费。清醒后的老太太自行找了律师,最终卧轨自杀。她在遗嘱中将价值数百万元的房子全部捐给国家。
  
  霍思邈并未责怪女学生,学生的那番话给了他警示———“我们从业的时候都发过誓的呀———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需要诊治的病人是男是女、是自由民众还是奴婢,对他们都要一视同仁,为他们谋幸福是我的目的。”
  
  情景2
  
  年轻医生郑艾平的女友是个小护士,因被闹事患者打伤却得不到医院主持公道愤而辞职,与小郑医生结束了恋情。小郑医生心灰意冷,准备考公务员。此时,“大人物”李云景住进医院,电视剧评论她在小郑值班那天向他请假回家,郑医生未看医嘱随意放行,结果李云景半路突发脑溢血倒在了医院门口。事发后院长亲自向李云景的弟弟道歉,所有人都认为他的职业生涯走到了头,他自己也做好了心理准备。李云景的家人会如何对待小郑医生?
  
  A。法律诉讼,状告医院,撤销小郑的行医资格,并要求赔偿。
  
  B。私下协商,获得更高额的经济赔偿。
  
  C。原谅他。
  
  剧中选择:C
  
  南都记者解读:李云景的家人选择了原谅,弟弟在其墓碑前对小郑医生的要求深深打动了所有人。他说:希望你们正视它,放下它,让我姐姐已经临近终点的生命背负在你们的职业生涯上,每每想到我们对你们的原谅、对你们的期望,就能让你们更加热爱这个职业,能够珍惜每一位病患的生命,善待每位病患,尽心竭力地救死扶伤,少犯错甚至不犯错。小郑医生,我希望你千万不要因为这件事情而影响到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的道路和信心,你明白吗?“
  
  一起责任事故就这样在一番话中被化解了,所有医生的眼睛都湿润了,小郑医生在李云景墓前深深鞠躬。此后,他打消了考公务员的念头,成为神经外科三把刀之一,救治了无数病患的生命。
  
  情景3
  
  神经外科的“老大”刘晨曦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医生,也是位病患家属,他的女儿南南患有严重的肾病,如果再找不到合适的肾源就要面临死亡。一天,刘晨曦正在抢救一位病人,美小护的电话打进了手术室,她告诉刘晨曦,医院有个小男孩抢救不治,正好符合南南所需要的肾源条件,请刘晨曦迅速在小男孩最后拔管前赶到医院争取这个肾源。刘晨曦会怎么做?
  
  A。非常犹豫,思路大乱,无法进行手术。
  
  B。立刻放弃手术奔赴有肾源的医院,为女儿争取生的机会。
  
  C。沉着冷静,毫不犹豫地拒绝美小护的要求,继续做完手术后赶到医院。
  
  剧中选择:都不选
  
  南都记者解读:刘晨曦的表现有些残酷,当身边好友都在为南南的肾源而焦虑时,手术台上的他却说:“不要再给我打电话了,我走不开。”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刘晨曦说:“任何一位医生在手术台上时都不会放弃抢救生命。把坏的往好里拉,把死的往活里拉,这是每个医生必须练成的第一反应。”
  
  刘晨曦在手术台上挽救了很多孩子的生命,但当他的孩子需要帮助时,却没人帮他。有些过世孩子的家长听说他需要肾源时,甚至当场破口大骂:“是不是不救我的孩子就是为了要他的肾?对方孩子的父母是不是干部?”刘晨曦问过自己,也被别人问及过:万一南南有事,他会放弃做一名医生吗?他最终的回答是:“不会放弃,我会努力的。”
  
  病患之难
  
  ●医院病床紧张,就连急病住院也要等上好久,有关系才能快一些。
  
  ●门诊医生只会不停地开化验单,有时都不正眼看病患,有的一问三不知。
  
  ●看病贵,开个刀动辄数万元,还不一定能治好。
  
  ●不敢不给红包,医生要是不收红包,患者家属就觉得彻底没希望了。
  
  ●手术前要签很多单,每张单都在说手术有许多潜在危险,出了事医院和医生难道不负责任?
  
  
阅读更多电影影评,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