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是一部由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执导,汉娜·许古拉 / 克劳斯·洛维奇 / 伊凡·德斯尼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影评(一):就不标题
《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有个红颜薄命的动人故事,以废墟开始,以废墟结尾,一个女人在废墟上挣扎的故事,片首片尾都出现政府首脑头像的画面,由纳粹头目希特勒到政府的历届总理,历史的进程始终在一片废墟之上,法斯宾德对战争进行了深刻反思。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影评(二):靠近终点的到达
从形式到内容从开头到结尾从一个男人到另一个男人从细节到宏观,都是制高点。
开头就是亮点,炮声中婚姻的仓促完成,以及爆炸声于首尾的高调呼应。
历史的大幕布之下,女人即使是水,也是一汪进取的水,尽可能的主动,悲观没有价值,向前向前向前,为了生活向前,为了婚姻的贞洁向前,为了理想的执着向前,最后到达的却是终点,原来始终,这个社会,不是被女人所把握的。
再复杂的女人也始终舒服有一条单纯的线,再单纯的男人也会陡然复杂。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影评(三):小感
法斯宾德“德国女性四部曲”中最负盛名的一部。如果说四部曲都在表现德意志第三帝国到德国战后经济复兴历史上的女性被社会逼迫导致灵与肉的分离,本片无疑是最出彩的。
“在玛丽娅的心中,赫尔曼永远是无法抹去的至爱。 ”——引自豆瓣
这句话是全片的核心,即便在惨烈的结局中也没有改变。
饰演玛丽娅的汉娜·许古拉是法斯宾德的御用女演员。她认为玛丽娅经历了那么多苦难没必要在片尾死掉。但法斯宾德坚持死亡的结局。由此让观众在历史洪流中感受女性被激发出的毁灭力量。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影评(四):杯具女性
德国人玛丽和赫尔曼的婚姻在乱世中注定了动荡飘摇。在赫尔曼上战场之后,玛丽娅等候丈夫回来的心从焦急变为绝望,德国战败,赫尔曼大概也在前线牺牲了,玛丽娅只好嫁给了一个黑人军官比尔。然而,在玛丽娅的心中,赫尔曼永远是无法抹去的至爱。奇迹发生了,赫尔曼竟是没死,他的回来引发了和比尔之间的决斗。慌乱中玛丽娅举起凶器,杀死了比尔。这项谋杀罪赫尔曼自愿顶了下来,赫尔曼的入狱,令玛丽娅再一次陷入了无尽的等待。富商奥斯瓦尔德对玛丽娅照顾有加。她不仅拥有了自己的事业,还因为和奥斯瓦尔德一起而得到了安定的生活。尽管如此,狱中的赫尔曼始终让她牵挂,玛丽娅和奥斯瓦尔德之间达成了一项协议。影片是通过女性命运写战后德国史。复杂人性不是人心善恶共存,而是命运洪流推动不断做出无奈的选择,即便一回首早已不见初心,却又不忍呵责。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影评(五):Die Ehe der Maria Braun
德国人玛丽娅(汉娜·许古拉 Hanna Schygulla饰)和赫尔曼(克劳斯·洛维斯奇Klaus L?witsch饰)的婚姻在乱世中注定了动荡飘摇。在赫尔曼上战场之后,玛丽娅等候丈夫回来的心从焦急变为绝望,德国战败,赫尔曼大概也在前线牺牲了,玛丽娅只好嫁给了一个黑人军官比尔(格雷戈·伊格斯Greg Eagles饰)。然而,在玛丽娅的心中,赫尔曼永远是无法抹去的至爱。
奇迹发生了,赫尔曼竟是没死,他的回来引发了和比尔之间的决斗。慌乱中玛丽娅举起凶器,杀死了比尔。这项谋杀罪赫尔曼自愿顶了下来,赫尔曼的入狱,令玛丽娅再一次陷入了无尽的等待。
富商奥斯瓦尔德(伊凡·德斯尼 Ivan Desny饰)对玛丽娅照顾有加。她不仅拥有了自己的事业,还因为和奥斯瓦尔德一起而得到了安定的生活。尽管如此,狱中的赫尔曼始终让她牵挂,玛丽娅和奥斯瓦尔德之间达成了一项协议……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影评(六):西德和战争时期的婚姻观
玛利娅其实是个非常漂亮却非常有自己主见的女子,在西德灭亡前的炮火声中,她和赫尔曼只维持了1天一夜的婚姻。
在煎熬和饥饿的等待中,并且听到丈夫身亡的消息中,她终于放下了心中的包袱,委身于黑人。谁能说这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呢?for surviving。
但是阴差阳错,赫尔曼并没有死去,回来以后看到她和黑人军官在做爱,那个戏份真是无声胜有声。男人的撕心裂肺尽在不言中。最终玛利娅选择了丈夫,失手杀死了黑人。赫尔曼为此承担了责任,进了监狱。
而后,玛利娅为了她心中以后丈夫出狱后更好地生活,吸引了工厂主人奥斯瓦尔德,并拥有了丰富的财产。最后奥斯死去,丈夫归来。得知奥斯遗嘱之后,玛利娅认知到她的婚姻其实早就已经化为乌有。最终在精神恍惚中不失点燃煤气,两人归于尘土。
灵魂与肉体的相悖至此,这种悲剧不止在西德出现,在天朝比比皆是。价值主义和精神伦理丧失的当今,多少人认为他们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品味风度,殊不知他们早已经背叛了他们自认为最神圣的东西。请不要说我愤世嫉俗或者说我没什么资格说这些话。我只是,作为一叶浮萍,边走边荡罢了。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影评(七):拍得非常intello
看到不少影評大談女人和愛情,我是覺得在愛或女性命叩臏D美面子下撐著的是黑硬的裡子,即德國二戰及戰敗後政治經濟社會思想等等一切方面的危機。
片中各種人物設定虛實相交,每句對白每種身姿都極具符號化,不時模棱兩可,需要如話劇般細嚼慢咽,以至總體感覺節奏稍快,來不及消化導演傳達過來的全部訊息。
女主maria braun的名字據說是來自於希特勒情婦eva braun和一位聖經人物,內涵也便亦正亦邪。她完全沒有顯示出女人典型的柔情或脆弱,而是以某種超脫的姿態屢屢驚現的,包括她一開始對丈夫歸來的執著信念,在得知他死訊後毫無顧及地同美國黑人大兵交往,對腹中混血胎兒未來的美好展望,在丈夫意外歸來後毫不掩飾自己同黑人男友的關係,在火車上主動搭訕法國富商,毫無經驗卻在商場上胸有成竹,等等。但在片子第二部分,她的光輝形象顯然開始渾濁,出現挖苦和歇斯底里的吼叫。maria(或許)作為德國的隱喻,為了走出戰敗,等來幸福,不得不投靠美國軍隊和法國資本,而當幸福(國際球賽勝利)終於來到時,卻不知因為失誤還是存心,走向自我毀滅。maria雖然始終懷著與丈夫重逢的強烈願望,卻在生存下去的道路上漸漸失卻活力和熱情,為重建付出的種種努力,反過來成為埋葬重建的誘因。法導還真是樂觀。此外,從被誤殺的美國黑人大兵和深情的法國富商二角色來看,導演似乎並不(以所謂馬克思主義思想武器)強烈抨擊拒斥(資本主義),而是持有某種無可奈何之同情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影评(八):法斯宾德作品《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观后座谈会纪要
法斯宾德作品《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观后座谈会纪要
/范达明整理/
时 间:2015年12月4日(星期五)下午15:55—16:21
地 点:杭州南山路202号恒庐美术馆底层讲堂
(恒庐艺术影吧法斯宾德作品《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观后现场)
与会者:(发言序)范达明、金爱武、郭一橙、汪琲林、马以乐、庄萍萍、池云飞、孙凤凤、刘海庆、陈华(观影者:姚筱凤、张征辉、范大茵、丁云珍、郝玉霞、孙健军、倪云霞、万邦炎、王月芳、翁锡良、周洪泽、朱松法、徐涌、姬伯庆、章毓苏、章杭瓯、姜希珍、朱剑云、姜天鸿、朱明等)
主持人:范达明
记 录:刘海庆
法斯宾德作品《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观看现场(2015.12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影评(九):女性主义电影
看了两个法斯宾德的电影,莉莉玛莲与玛利布朗的婚姻,是女性主义电影,我想与其他几种称谓还是有区别的.法斯宾德并不是凯塞林这样的女权主义者,自然拍出来的也不是很强烈女权主义的作品,更多的是如同阿尔莫多瓦,以客观的视角来体现女性主义的电影.
似乎女性主义的电影所沾染的色彩总是非常的香艳,而在香艳的外表下又流露出冷色调的惨淡,一种无奈的悲哀,究竟是女性社会身份所决定的宿命还是其他,很难说。至少莉莉玛莲还是玛利布郎,她们的结局很悲哀。
不过这两位女性,非常的聪明,可能外国人眼里的女性聪明更多的体现在果断、独立上。而正是如此聪明,如此的果断,独立配合上最终悲惨的结局,才能更好的体现了宿命上的悲哀,而这样悲哀,究竟是什么造成的,社会?亦或是女性本身,很难说,至少导演没有给结论。
好的导演,同时一定也是个好的编剧。法斯宾德身上就体现了这一点,他的电影故事,情节永远跌拓起伏,而他以娴熟的技巧控制着影片叙事的节奏,给观众带来一个又一个波折与意想不到。
关于两部电影的情节,不想多做阐述,一波三折的剧情也很难用简短的文字浓缩,而对于主角们人物角色性格上的分析,也不想多做议论,具有典型性的角色背后总是有着一个庞大的时代代表性,这也是跟历史背景,时代背景紧密联系的。因此,同样的故事,也可能发生在莉莉布郎或者玛利玛莲甚至同时代任何一个女性身上。这也是这个时代的整体悲哀的宿命。
导演并没有很强烈的控诉社会,或者战争带给德国民众的悲哀,尽管两部电影都是二战背景的,导演仅仅以影象的方式,交代了民众在战争,交代了战后经济复苏中所拥有的生活,侧面的把这些时代元素展示了出来。法斯宾德似乎从不把视角焦距在对社会的控诉上,至少他所拍的电影,从没有强烈的控诉感,似乎他的电影总是在轻快的节奏以游戏的方式,更确切的,似乎是戏剧的方式,交代了故事,而把故事中所涵盖的内容一股脑的灌输给观众,自己并不做解答,也无主观色彩的主张,更多的还是由观众在观赏影片之后,所细细剥离出的回味,这可能也是法斯宾德会受大家喜爱以及他的电影在票房与艺术性上双赢的原因吧。
有趣的是,这两部电影所用的演员似乎是同一班,女主角是一位演技很好的女演员,她简单的表情中蕴涵了太多的意味,似乎压根不用演即能有戏,可能用戏字还欠妥帖,虽然剧情是戏剧的,可演绎是生活化的,不带丝毫的做作。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影评(十):在《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里毁灭的爱情
作为“新德国电影运动”最为重要的导演,法斯宾德以其最具独特风格和独创性的电影为他赢得了荣誉。《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是法斯宾德最为重要的一部电影。
故事在讲述一个德国女人玛利亚.布劳恩和三个男人的故事背后,展现了战争对人的毁灭。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翻译的问题,电影的台词还是有些做作的戏剧话,或许原本就从舞台剧出家的法斯宾德根本就没有办法摆脱舞台剧的影子。
窗外炮火连天、纸屑纷飞的画面,配上忧伤的弦乐,伴随着婴儿的啼哭,以及教堂里绵长的钟声,一场奇怪的婚礼正在断断续续地举行。法斯宾德用一个荒诞而富满喜剧感的镜头,开始了《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于是玛丽娅?布劳恩的性格顷刻间就出来了,这一定是一个敢作敢为,敢爱敢恨的现代女性,这便为她后来坎坷而精彩的一生埋下了伏笔。
我一直觉得一部优秀的电影不是一个人的影像,而是一个时代的影像。无论是在美国倍加推崇的《公民凯恩》,还是为张艺谋赢得极大荣誉的《活着》。而《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也是如此,它通过玛利亚个人的生活,展现出德国在战争时代的物质贫乏,以及战后德国经济奇迹背景下的精神虚空。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所描述的是一个徒劳的爱情,与大多数电影里男性主导不同,此次主导者是女性,但殊途同归,玛丽娅表面上处于强势地位,在与男人周璇的过程中,陆续让三个男子为她神魂颠倒,甚至其中一个还为他命丧黄泉。不过玛丽娅低估了自己对这三个男人的依赖性,在男性主导的社会里,他终究是被人玩弄于鼓掌的角色而已。她一直所期待,并且赖以生存的爱情,最终证明早已荡然无存。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玛利亚算不上一个好女人,更谈不上一个好妻子了。为了生存,她先后和另外两个男人好上了。“我喜欢你,愿意和你在一起,但是我人不能和你结婚。”这是她对比尔说的。同样的话他又对奥斯瓦尔德说了一遍,“我们不能结婚,但我可以做你的情人。”与其说玛利亚是在等待赫尔曼,等待一份真正的爱情,倒不如说是她在给自己一个活着的理由,于是当一切大白于天下的时候,悲剧也就产生了。
我无法指责赫尔曼在狱中背叛玛利亚,就像我无法指责玛利亚为了生存背叛赫尔曼一样。但是当爱情可以拿来交易的时候,这个世界还有什么东西不能被贩卖?于是爱情和现实碰在一起的时候,就注定了它的毁灭。玛丽娅说:“我也把所有的给你了,我的生命,你明白吗?”一声爆炸,把一切带向终结,在炮火中开始,在爆炸里结束。是宿命?还是轮回?
在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犯下的过错找借口的时候,其实借口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为弥补自己过错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