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孩子们复习《幼儿画册》上的故事,因为我自己没有教科书,就和往常一样,顺手拿了坐在我边上的乐乐的书。
我开始讲述故事,小朋友们也认真地听着,一边的乐乐忽然嘀咕起来:“我明天不来了。”乐乐是我班最小的孩子,是个心里藏不住话的孩子。我正在讲故事,便没有停下来问她为什么,只是想,小丫头又遇见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了?
故事讲完了,乐乐又在说:“我明天不来了。”“为什么呀?”我奇怪地问,上午乐乐并没有跟人有冲突呀。乐乐不看我,也不回答我,只是又说了句:“我反正明天不来了。”难道……是因为我拿了她的书?我马上问她:“是不是老师拿了你的书,你不高兴?”乐乐一听,眼眶马上红了,委屈地点点头,眼泪流了下来。
一瞬间,我意识到了自己犯的错误,乐乐用她的不愉快告诉我:在阅读的时候,她不愿意成为唯一手里没有书的孩子。当我不经她同意就拿走书的时候,她的不愉快就开始酝酿了。回想起以前,我一直是这样做的,不禁感慨万分:我所认为自己对孩子的尊重其实还是停留在表面上。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理所当然地犯着同样的错误,而这样的错误很容易避免,只要要求学校多为我们老师配备一套教科书就行了。我感谢乐乐,因为天真,所以她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她的反应如同一面最真实的镜子,让我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存在的教育理念上的误区。
尊重孩子,并不只是蹲下身来和孩子说话,更多的是我们平时言行中对孩子的尊重。如果我在拿孩子书前,问他们一下,谁愿意把书借给老师示范?孩子们也许会纷纷举起小手,乐乐也许会很乐意把书借给我和我一起看。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尊重,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我们和孩子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