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袈裟》观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22-06-12 03:46:20

  《木棉袈裟》是一部由徐小明执导,徐向东 / 于荣光 / 俞大陆主演的一部动作 / 爱情 / 武侠 / 古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木棉袈裟》观后感(一):小时候的记忆

  小时候特别喜欢看这类的电影。那时候家里只有一个14寸的黑白电视机,为了看一部武打片,我和表哥两个人从两个小时前就开始等,看到之后就很开心。现在再看这类电影就没有那种感觉了。很怀念那时候的日子。

  《木棉袈裟》观后感(二):何必当初相识

  是啊!何必当初相识,问题是彼此还都动情了,却又不能做一对普通夫妻,尝得人间七情六欲,难以割舍估计是人生的境界。他确实欺骗了她,没表明自己是和尚,否则人家也在没要心动时止住了。所以在他披上袈裟回头时,人家已经扭头走了,该追悔的是他,他让人家爱上了自己,又生生的抛弃了人家,自己去当方丈了。

  《木棉袈裟》观后感(三):至今记得电影里不得已的感情

  小时候看过的电影,至今还能记得里面那两个不能在一起的人,那种情绪我至今还能感觉到,很难受,但是,我在徐向东的另一部电影里稍稍舒缓了这种难受,电影叫她来自台北,里面有个好结局,我当是再续吧,自我安慰而已……

  里面的徐向东和于荣光近期再度合作了,还是演对手,多年后再聚首。

  《木棉袈裟》观后感(四):当年在大光明看的第一场电影!

  这是我小时候在大光明看的第一场电影

  现在每看一遍重播

  都有别样回味

  那首“烈火练真经......袈裟木棉做”的主题曲

  直到如今

  还一样能激荡我心灵深处

  同样怀念那时的《岳家小将》

  怀念银玲公主的“小百合花”

  可惜这部经典却很少很少重播

  就如当年的《飞虎》一样

  幼之钟情,历久弥新

  《木棉袈裟》观后感(五):我那可爱的八十年代!

  我那可爱的八十年代!技术有差距,咱有想象力!本片的精奥就在于时空穿越,欧美电影里被炒烂的课题俺们八十年代也研究过了,且看:慧能被逼近悬崖,走投无路,纵身一跃,遂从河南少林寺穿越至蒙古草原(我们姑且认为是内蒙古),不久坏蛋大boss跟进,一阵搏杀之后,慧能携美女(和尚的爱情也绝对是前卫因素)策马狂奔,须臾之间,再次穿越,转眼已到湖北武当山脚下!佩服!最煽情和尚美女那错位的一回眸,情深款款、顾盼流连,原本时空之中遥远平行的两条丝线被命运绞缠在一起却又无情扯断,阿弥陀佛,善哉悲哉,呜呼哀哉!

  《木棉袈裟》观后感(六):功夫经典

  多么经典的80年代功夫片。伴随80后成长的国产大片!《少林寺》、《南北少林》、《少林达摩》、《无敌鸳鸯腿》。。。这些怀旧的功夫片,相信80后都看过。时至今日,你还能记得哪几部的情节呢?CHC动作影院带来数码修复版与大家重温当年的童年时代,重温曾经的英雄梦。原来于荣光年轻时身手如此了得。一招一式都是拳拳到肉的硬朗功夫,手眼身法步不次于巅峰时期的李连杰。而他亦正亦邪的独特气质,更丰富了其演艺生涯的多面性。时至今日,新版《三国》电视剧的关二爷一角更是钦定他出演。相比《木棉袈裟》的男一号徐向东,于荣光在25后年依旧风采不减当年啊。给出四星的评价,更多是出于怀念吧。

  《木棉袈裟》观后感(七):赞叹当时的特技

  这部影片是小学时候学校组织看电影看的。记得那时看电影要从车家村全校排队浩浩荡荡的走到香炉礁的友谊电影院,现在那座影院好像是变成二人转剧场什么的了。85年那会正是改革开放后国产或者合拍电影合拍的一次高峰,电影市场那时空前繁荣啊。伴随少林寺,一大批武打电影纷纷登场,除了南北少林,这一部木棉袈裟印象是相当深刻了。就像后来的演员轨迹一样,主角后来好像没有红,相反,出演大反派并且演的非常出彩的于荣光后来成了这部电影最大的大牌。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地方,就是围剿少林时,两名僧人在火中坐化的场面,在1985年看来,那种震撼程度绝对不亚于阿凡达的3D特效。真是赞叹当时的特技啊。

  《木棉袈裟》观后感(八):何必当初相识。。。

  也是一部小时候反反复复看的片子,到如今还记得不少细节,尤其主题曲,很佩服自己现在还能毫无困难地唱出来:

  难说我无情

  难怪你伤心

  难得三生有幸

  难忘一往情深

  心中有谁同行

  相依相知相亲

  何必当初相识

  你我原本是路人

  不断须断该断

  不尽须尽该尽

  不了须了该了

  不分须分该分

  茫茫天涯路

  处处是浮云

  只因辛劳伴往

  你何苦枉自痴情

  贻误锦绣前程

  太喜欢小和尚了,对慧能这名字本来一直没什么感觉,后来才知道是六祖法号,传奇人生啊,那时的电影怎么都那么经典呢。。。

  《木棉袈裟》观后感(九):就是看一种情怀,只关少儿时代的旧记忆

  最喜欢那首插曲《难说我无情》,虽然徐小明的港式普通话有点烂,但小时候听着很带感,想起一个叫何思漫的小伙伴,他也很爱这歌。同样喜欢的还有《少林寺》的插曲《牧羊曲》。

  话说这部电影就是《少林寺》变化而来,一样的男主是和尚,一样的因此男女主无法在一起,一样的最后女主看着男主在佛像前黯然神伤。

  少儿时代,最喜欢《南拳王》、《自古英雄出少年》、《少林寺弟子》、《少林小子》和这个,满满都是80年代的回忆啊。如今看起来虽然动作场面以致情节都不怎样,太套路,但就是看几眼感受一下,回想那些远去的岁月,也总比看当下的垃圾国产片强。

  主演徐向东放弃做功夫明星的机会,安于武术领域,后来还去了法国。不过他的外型也很难像李连杰那样成为当红一线的明星。反倒是阳刚猛汉于荣光走出了另一条功夫明星路——多是反派。顺便提一下另一位功夫明星邱建国,以《南拳王》成名,曾蝉联六届全国比赛中的南拳冠军,这一成绩直到今天也无人能够超越,可惜英年早逝。那个年代全国的武术高手经常出现在电影里,比起今天的武行,他们显然更专业。今天已经很少武术运动员能演戏演出来了,袁晓超算是其中佼佼者,却被故事无趣的《太极1、2》给毁了,恐怕要红也得像张晋一样要等些时日。

  《木棉袈裟》观后感(十):特技时代的清凉小菜——浅谈电影《木棉袈裟》

  特技时代的清凉小菜

  ——浅谈电影《木棉袈裟》

  香港著名导演徐小明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的作品《木棉袈裟》一直被广大影迷奉为是“后少林时代”的武侠扛鼎之作,即使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当观众欣赏完这部经典作品走出影院的时候仍然对本片赞叹不已。在这个靠奇幻特技支撑的华丽大片时代,回味像《木棉袈裟》这样的电影,就如同品尝过满汉全席后一道清凉小菜般的爽口,而且电影中的一些场面效果和动作设计虽然没有加入任何特技元素,但其质感和张力却丝毫不逊于现在任何一部大制作的影片。

  电影《木棉袈裟》拍摄的时候电影特技技术还没有今天这么发达,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也不过是吊个威亚而已,而这部电影在场面上所透出的气势却着实不俗。初次经过草原正遇马群失控的慧能面对着受惊了的马群面不改色,凭自己高超的武艺制服了头马。这场戏是本片的一大亮点,据徐小明自己讲,当时的马群是从多个部落凑来的,而且当时由于一些母马怀孕等条件限制马群只能跑三圈,也就是说最多重拍两次,不成功的话这场戏就完了。而当时的设备也仅是一架直升机和几台摄影机而已,拍摄难度相当大,无论对主演徐向东还是导演徐小明来说都是个极大的挑战,但就在这种创作条件下这场戏被拍成了经典。这场戏在今天看来虽然没有《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宫廷兵变那么声势浩大,也没有《赤壁》中八卦阵困敌那么精致夺目,但正因为本片这种真实而带点粗糙的质感和紧凑有力的节奏让观众感受到了场面真正的震撼。

  动作设计是这部电影的另一大亮点,徐小明设计的优美动作加上多位武术冠军身份的演员,精彩程度可想而知。既表现出了少林拳外家拳的生猛和大气,也将武当内家拳绵里藏针的柔巧展现得恰当好处,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武术的真实美感。徐向东和于荣光的马上大战更是可圈可点,两人骑马追逐打斗,徐向东饰演的慧能在马上翻转挪移、身法灵活,巧妙地躲避对手的攻击。漂亮的骑术和激烈的打斗融为一体,这种精彩动作的张力要远胜于那些靠特技支撑的“大场面”。那时候的动作片比的是动作场面的创意和难度,而现在比的却是特效的灿烂程度。

  电影特技技术的进步是无可厚非的,这也是电影发展的必要条件。但对于特技的过分依赖使得我们早就看够了那些刺眼的光效和虚假的大战场面。一时的感官刺激只能带给观众短暂的快感,而《木棉袈裟》这样不包含多少特技成分但精彩非常的电影,带给观众的却是久久的回味与赞叹,就如一道清凉小菜带给吃惯了荤腥的观众们久违的清爽口感。希望随着中国商业大片的逐步发展,电影人能在特技与真实之间寻找到一个合理的支点,能让每一道菜都油而不腻、耐人回味。

阅读更多电影影评,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