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从攀比的高楼大厦中,连绵的车阵中,拥挤的人群中以及繁杂的噪音中突围出来,回到了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我童年成长的地方—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那里,还有我的老父亲,以及忘不掉也不想忘掉的浓浓乡情。
走在熟悉的乡间路上,儿时的玩伴也难觅踪影;原来的土路,已经铺上了柏油;熟悉的邻家房屋,有的也已人去屋空;山村静的出奇,静的让我找不到以前的感觉。
步履蹒跚的老父亲,为了能够和我尽可能的多呆一会,也和我一起漫步在他老人家走了一辈子再也熟悉不过的村间小路上。
从父亲的家常话里,得知了许多家乡以及家乡人的变化。
后街李家的女孩几年前也考上了大学,今年毕业留在了学校所在的城市;隔壁的虎子这几年一直在城里建筑工地做钢筋工班长,居然也学会了看图纸;前院周家的姑娘在城里当上了糕点师傅,攒了点钱,和男朋友在一个小区里租房开了个小超市。
不知不觉,来到了村西头的小学。放寒假的缘故吧,学校里一个人影也看不见。小时候,这里不但有小学,还有初中,高中呢。陆陆续续,随着生源的减少,高中、初中相继撤掉,就连小学,也是和临村合办的。父亲说,现在,全校也只有五十多个学生,最少的班级里只有三个学生,学前班里只有一个孩子。
怪不得,村里的人越来越少呢。
没想到,我家乡的人们也参与了全国的移民大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城里的居民在逐年增多,农村的居民在逐渐减少;百分之十几的经济发展速度,自然也离不开这些移民;同时,城市的房价逐年提高,自然也是增加居民的刚性需求。
城市在发展,农村也在聚变;山还是原来的山,村庄却已变了模样。
再回故乡,不知会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