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诗玛》影评10篇

发布时间:2022-09-14 16:43:53

  《阿诗玛》是一部由刘琼执导,杨丽坤 / 包斯尔 / 韩非主演的一部爱情 / 歌舞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阿诗玛》影评(一):一代天人的幻灭

  那时候的杨丽坤美的无瑕,惊为天人!五朵金花更是在46个国家公映,创下了我国第一次海外发行记录。可就是所有美好的人和事更容易遭受摧残和毁灭,阿诗玛摄制后期,她已开始忍受各种迫害,文革的十年,是多少文艺工作者屈辱的十年!纯净如她,也选择用精神毁灭来艰难活着,或者说,生如死的活着!我们该庆幸再也不会有那样的十年??

  《阿诗玛》影评(二):童年记忆

  很小的时候看过,不只是“动人”两个字了。

  记得上小学时,我们学校的课间操是跳民族舞,年级服也是民族服,除此以外还要跳扇子舞、烟盒舞。那时候觉得很烦,现在想一想,这些歌舞背后,传达的是来自人本身一种原始的对生命的向往与喜悦。阿诗玛说她不嫁,就狠狠地呼阿支一巴掌。就算大水冲散了她和阿黑,她没有流泪,化成了石头,永远守护着阿黑哥,和她的家乡。

  可恨自己不是少数民族,不会唱歌不会跳舞,连去阿诗玛的家乡,石林,买的那件撒尼族裙子,也才穿了两次就小了。

  《阿诗玛》影评(三):阿诗玛

  上海电影制片厂1964年的彩色歌舞故事片。 根据彝族撒尼人的经典传说改编。刘琼导演执导,杨丽坤、韩非等主演。 第三届国际音乐舞蹈节最佳舞蹈片。

  《阿诗玛》是流传于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支系撒尼人的叙事长诗。它使用口传诗体语言,讲述或演唱阿诗玛不屈不挠地同强权势力作斗争的故事,反映了彝族撒尼人“断得弯不得”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

  2006年,阿诗玛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部舞剧大胆地运用了交响编舞法和某些意识流手段,保持了鲜明的民族性。获1994年文华大奖,并被确认为"20世纪经典"。

  《阿诗玛》影评(四):电影《阿诗玛》的影评

  电影《阿诗玛》确实是难得的经典老片,这样的影片之所以成为经典,我觉得主要是因为电影文本中内蕴着一种沉淀下来的文化精髓一种直观的深刻的文化表达。影片中非常成功的演员形象和演技、歌舞音乐等,都极大地扩大了阿诗玛在国内外的影响。阿诗玛成为云南少数民族美丽女性的象征,阿诗玛成为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和幸福生活的代名词。以《阿诗玛》为主题的工艺品、旅游广告、民族服饰乃至“阿诗玛”名牌香烟的应运而生,使“阿诗玛”在中国广为人知。更使“阿诗玛”跨越了民族、地域、国家的限制, 让世界上众多的人得以了解, 阿诗玛从此成为家喻户晓的艺术形象。阿诗玛已经渗透到撒尼人及其社会生活中的很多方面,形成了一种影响广泛的“阿诗玛文化”。

  《阿诗玛》影评(五):令人失望的歌曲

  早就听说过这部电影了,今天才有机会欣赏一番;不过除了女主角的美令人难忘外,其它的,实在令人失望……

  影片中的多首歌曲,简直是胡编乱造,不堪入耳;创作人员可能已经很用心了,但是这旋律、这歌词,实在没有任何美感,甚至令人反感,要不是女主角很养眼,我实在就看不下去了……到了最后,终于由主题曲挽回了一点面子,不过那词也太粗糙了,没一点诗意……我这样评价,真的对不住那些创作人员,其实他们已经很认真了,不过……

  除了女主角的美外,电影中的背景,也是一大亮点,多优美、多纯朴的自然景观啊,人们常说“风景如画”,说的就是这个样子了,西湖虽美,但多少也带一点人为的色彩,电影中的这种古朴之美,却是毫无雕琢浑然天成的世外之美,我心向往……

  《阿诗玛》影评(六):永不磨灭的阿诗玛

  今天,居然有客户拿着这个电影跑来说希望能帮他把里面的音乐全部录制一下做MP3。小弟说“这个电影没什么意思呀”。他个傻鸟,我给他一记天马流星拳以做纪念。

  再次看《阿诗玛》,也许没有人懂得我们少数民族对歌唱的热爱,这部电影至今在云南依然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

  更让人感慨的,是阿诗玛的扮演着杨丽坤,她是如此的美,没有整容,没化浓妆,美得那么原生态,那么经典;而她的一生,就好像阿诗玛一样,那么凄苦,最后化身为永恒不变的磐石——似乎在影片最后,也暗示了她的结局,她没有过多的幸福,她的艺术形象却永不磨灭……

  《阿诗玛》影评(七):十二崖子上

  崔永元离开实话实说之后,就很少看他的节目。今天也是无意中才看到了他主持的电影传奇,说的是杨丽坤,彝族舞蹈演员,《阿诗玛》、《五朵金花》的扮演者。去年去云南石林,无数阿诗玛,后来去了大理,又是无数的金花,想象得到当时的轰动。

  关于电影,没有说得很多,主要还是讲这个女孩。排行第九,人称小九儿。演金花时是十六岁,擦窗户被导演一眼看见,就选上了。性格孤僻,敏感,演电影的事情甚至没有告诉家里,对舞蹈和文艺有天生的、强烈的喜爱。出演阿诗玛之后成了名人,却为此逃回家中,放弃了继续当演员的机会,一心要跳自己的舞蹈。

  然后就是一场浩劫……在地下室里关着,不见天日的非人折磨,只能听到她发出的凄厉惨叫,放出来之后就疯了。在此后漫长余生之中,一直被幻听和恐惧梦魇禁锢在自己的世界里,直到2003年病逝。暮年的照片眼神迟钝呆滞,看着让人心酸。

  片子末尾,照顾了她一生的丈夫说起某次听到《春江花月夜》时,她展开手臂,摆出了一个舞蹈的姿势。对当时的情景他是这样形容的:

  “她手一伸出,眼睛就好像聚光灯那样亮了起来,真的,我没骗你。就是那么亮的两道光,真美,实在是太美了……”话语停顿,满脸都是回忆中的神往。

  十二崖子上,站着一个好姑娘,她是天空一朵花,她是可爱的阿诗玛。从此以后,阿诗玛变成了回声,你怎样喊她,她就怎样回答。  

  ——摘自民间故事《阿诗玛》

  《阿诗玛》影评(八):纯粹吐槽流水账。。

  *有些镜头角度选得真好,画面美得不得了。

  *其实热布巴拉家的阿支也算是好的,长相也还不错,摔跤也只输给了阿黑,唱歌也能跟阿黑耗上三天,而且还是富二代,只可惜没能首先跟阿诗玛在音乐上产生共鸣,一味模仿胜利者是没有用的,更何况还隔着阶级。。

  *当然,跟开了外挂的神箭手阿黑还是没法比的,尤其阿黑跟阿诗玛未曾谋面先已神交,一支笛子先吹开了姑娘的心,还能你织布来我放羊,没有阶级隔阂,对未来生活的规划也一致。

  *由此也可见阿支在追求道路上其实一直跑偏,一个富二代拼力气拼不过劳动人民还不不好好吹笛子搞创作来打动姑娘,只试图靠钱财收买。。女一号如果就这么眼皮子浅还做什么女一号。。

  *但阿诗玛这种女一号说到底还是外强中干的娇花一朵,看着刚性,说给富二代家的公子脸子就上巴掌招呼,但阿支耐心耗尽一横起来立马就怂了;义正辞严说完“压不倒我阿诗玛”,回头坐地上就开始想娘想哥想小伙伴。。歌里倒也说了,做一顶生在哥哥大树旁的菌子么。。

  *小伙伴们也很人才,平时一个个跟阿诗玛好得不分彼此,阿诗玛被抢亲了大家嘴上说着好姑娘不能进火坑却全部一致地没行动,只等阿黑回来为他送行(这是作为配角的自觉么。。)

  *其实热布巴拉家也算是先礼后兵吧,阿黑来要人也没耍横就是不给(当然也是没想到阿黑能开外挂这么强),文也比了武也比了,比不过很识时务地立马先放人。

  *阿黑跟阿诗玛也是too young too naive,有如神助地脱了身还不赶快回家收拾行李远走高飞,居然走一半在河边就玩起来了,又是摘花又是洗脚的。。

  *话说男女主都这么喜欢在河里洗脚是怎么一个回事,尤其女主,才打了水不回家接着就在河边洗起脚来。。而作为一个在河边长大天天在河里打水洗脚的姑娘居然不会游水,实在是浪费资源。。。

  *按说一个有神话色彩且悲剧结尾的爱情故事应该凄美又隽永,可惜这个悲剧结尾神话得近乎喜剧了,“云散我不散日灭我不灭”,看着这两句词真心没忍住默默背诵了一下范缜老先生“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的古训(实在不是我煞风景可是这两句歌词难道不会让你联想到什么日月神教千秋万载之类的口号来么。。)

  *于是最后大家就集体大合唱地立在石林里呼唤阿诗玛了,阿黑的神情居然不是悲愤而是目光炯炯仿佛站在地狱门口的人突然见到了来自天堂的光。。可阿支才是最终埋在石林下面的人啊,要说同生共死其实才是he吧啊啊啊真心头痛。。

  *所以果真我还是最爱那只小花喵啊你能告诉我你一直这么专心致志啃的是什么吗?

  《阿诗玛》影评(九):一朵鲜花鲜又鲜

  小时候去云南玩,到了石林,导游提醒大家去找哪一个是阿诗玛。当时没有什么概念,长大些再回味这个故事,也只觉得阿诗玛和许多传说中的姑娘一样:勤劳美丽善良,与自己的情郎心心相印,然后有一个反派横加阻挠。只是她的结局不是标准的大团圆,你可以说她还留在世间,但到底不能和阿黑哥白头偕老、享得平常幸福。

  提起这部电影的歌曲,第一反应无疑是《马铃儿响来玉鸟儿唱》。实际上,自己一直很喜欢的一首歌是《一朵鲜花鲜又鲜》,但以前只觉得应该是某部和少数民族有关的电影插曲,却从没有想到去细究出处。兜兜转转,原来是在这里:月光下探心意,花树间诉衷肠。

  这首歌的歌词看似通俗浅白,但细想颇有可玩味处。阿黑哥这边,“一朵鲜花鲜又鲜,鲜花长在崖石边。有心想把鲜花摘,又怕崖高花不开”——崖石边的鲜花自是指阿诗玛,自己虽有心,但不知对方可有意;故而阿诗玛的那句“只要有心把花采,哪怕崖高花不开”便是回答了。彼此心意明了后,感情的表达越来越直接、越来越浓烈,直到那句“撒尼姑娘千万个,我只爱你一个”——既是告白,又何尝不是誓言。

  故事也和歌曲一样,你可以说它很直白——没有曲折繁复的情节,没有复杂多面的形象,没有假意试探的感情(阿诗玛对阿支的拒绝都毫不拖泥带水,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无论如何都不会屈从和动摇);但你也可以说它很含蓄——爱不需要时刻挂在嘴上,而是化为山水花竹融进歌中,又在细微之处显现。印象最深的是两处:一是定情后,阿诗玛在家中,母亲在旁织布,自己却对做活毫无心思,出去的时候还三步一停,蹭在墙边以为能躲过母亲的眼睛,最后干脆一溜烟跑出去。二是阿诗玛送别阿黑哥,心中自然万般不舍,跑回到桥边后蹲在一旁,既不离开却也不回头。阿黑哥便折下一朵茶花放入溪流,让其随手流到阿诗玛的手边。这朵花后来一直被阿诗玛带着,而当洪水退去后,这朵花再次回到阿黑歌手中,但伊人已不在。

  电影叙事可以说是中规中矩,歌曲方面印象最深的应该就是上面提到的两首。可能是我孤陋寡闻,感觉自《刘三姐》、《五朵金花》和《阿诗玛》这批电影后,国内很少再拍歌舞片类型的电影(可能是因为创作难度比较大吧)。所以还是五星吧。

  《阿诗玛》影评(十):小九

  几年前在东北上学,逃课去图书馆看《五朵金花》,当时外边飘着雪花,屋子里因为暖气而很温暖。

  昨天,工作了3年,在单位看《阿诗玛》,外面飘着零星小雨,屋子里因为空调而很凉爽。

  几年前就想为杨丽坤写点什么,为这位美丽而不幸的彝族姑娘写几句,尽管知道自己文笔不好,但还是想,想写,为她而写,但却拖到了现在,拖到我看了《阿诗玛》才敲动了键盘。

  美丽是一种奇特的气质,多数女子充其量叫漂亮,距离美丽还有十万八千里。而杨丽坤则当之无愧称得上美丽,甚至远远超出这个词的定义。

  在《五朵金花》里,金花的美健康而朴素,大气而端庄,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同时具备民间的真实性。那张面孔,像月亮一样饱满,那双眼睛,像星星一样发光。而在《阿诗玛》里,杨丽坤的美丽更是幻化成仙,上升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上升到全部萨尼族姑娘都不会嫉妒的地步。要知道让所以青年男子爱慕容易,而让所以同龄少女不嫉妒就难了,那需要超出她们N个层次的美丽。

  她的小名叫“小九”,好可爱的名字!又好“可怜”的名字!

  还记得这样一段文字:

  在省歌舞团,王家乙(五朵金花导演)看完所有在场的姑娘后,都不合意。当他们往外走时,一个姑娘正站在排练厅的窗台上擦玻璃,就在他们经过时,有人和姑娘打了个招呼:“杨丽坤”“哎”!姑娘应声抬头,一张纯真、质朴的微笑着的美丽面孔映入王家乙眼中;“就是她,就是她”!王家乙叫了起来。

  正是这偶然的一回头,改变了杨丽坤的一生,从此她被托上幸运的云端,也被推到悲剧的低谷。这一切的一切,皆由这一回头而起。那年她才16岁。

  ..........

  不忍描述那艰难苦涩的日子,就用省略号一笔带过吧,只知道苦难磨灭了美神的生活,更毁灭了她难以估量的艺术创造力,只知道,她的骨灰,上海一半,昆明一半。

  有这样一个疑问,香妃更美,还是杨丽坤更美?

  我想说,小九更美!

阅读更多电影影评,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