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提过去别问将来》影评精选10篇

发布时间:2022-10-03 18:15:13

  《别提过去别问将来》是一部由王安执导,安顿 / 鲁昕 / 沈慧芬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提过去别问将来》影评(一):爱遗留给往日 幸福还在路上

  《别提过去 别问将来》是部很生活化很随意的电影,演员选的普通平常,场景总是从一个房间里跳到另一个房间去,光线和视角都是淡淡的忧郁,就算是在户外散步依然没有阳光灿烂视野清旷的感觉,主导电影的是内心情感的浮移,爱的迷惘 身心挣扎的疲惫,退不出,也看不到前路。

  电影没有给我留下什么感觉,但却引导我想起了另一部关于错爱 记忆和遗忘的片子---《与往事干杯》,印象里当时是先看了陈染的小说再去看的电影,随后因为极其喜欢蒙蒙而又拿小说当电影剧本重温了一遍情节:阴郁的四合院 雾雨蒙蒙的小巷 聪慧早熟的少女 中年知性的医生 单纯阳光的海外华侨老巴..... 总知,当时的那份喜欢,就算隔了十一二年,现在想起来,依旧模糊而感动。

  事实上,这两部片子给人的感觉很相似,很多桥断和情节原素大体一致:相同的灰瓦沉寂的四合院,样同的单亲家庭里早熟的少女,相同的女孩儿对中年男人怀抱一种锉在心底无法说出口的模糊爱恋,相同的感情逃避与出国成婚,相同的因为孤寂而只有一个无话不说的女朋友,相同的与同龄男孩儿相爱却因不伦而放弃,相同的因为往事情感烙下太深痕迹而无法正视生活的真相.....

  只是,两个编剧的心态走向是不一样的,陈染传递给我的感觉是,不是所有的爱都能说出口,不是所有的人都有力量,一辈子只爱一个人。而安顿,只是想让我知道,爱遗留给往日,幸福还在路上......

  《别提过去别问将来》影评(二):我无意评价他人的人生,却频频在别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一直以为安顿的《绝对隐私》是一部十足哗众取宠的文字作品,它的标题字字扣人心弦,很多人就是冲着这个名字去翻开那本书的,我亦然。而里面的故事也的确好看,因为它们弥补了绝大多数读者寻求刺激与好奇的心理,由此想起十几年前订阅的一本叫做《故事会》的杂志,每次拿到手先是看目录,名字越新奇的也自然越早跃入丝线。从心理学的角度解释这是一种极其正常的心理补偿效应,因为我们的生活多半平淡无奇,而别人的故事纵然伤感离奇却不至于伤害到现实中我们的一分一毫。说实话原作本身的文字素养实在没有太多恭维的余地,而之所以改编成电视电影之后还能取得如此之高的褒奖最大程度上还是要感谢故事本身的情节和导演化平面于立体的神奇,有几部电影的演员与取景也着实普普通通,好在暇不掩玉,就作品本身而言,它们给予观众的反思与审视远远超出了电影本身。

  《别提过去,别问将来》是这个系列中我看的第一部作品。先评价一下演员,女主角鲁昕的五官从其左侧45度看怎么都是个小巩俐,也许是造型师的失败,鲁昕在扮演少女晶晶时外贸气质都还贴切,可是后来结婚生子又远渡重洋,人的气质和着装是会发生很大改变的,可惜这一点让造型师给搞砸了。剧中饰演晶晶丈夫的外籍演员应该是个洋群众演员吧,反正怎么看怎么别扭,不自然也就罢了,一点演员的味道都没有,很难诠释出他与晶晶之间深厚又复杂的夫妻情感。

  再说故事本身,原先看书的时候我只是走马观花匆匆一翻就到了末页,想不到看了电影版还是有了很多心得感悟。少女晶晶迷恋上了自己的继父,如果不是名分上的长幼有序那么充其量也就是一段离经叛道的忘年恋,可是他毕竟是母亲的丈夫,母女共侍一夫是道德观念上的乱伦,尽管他们本身并没有血缘关系存在,而我们的主流文化还不足以宽泛包容。多半观众会同情晶晶是因为我们身体里善良的人性被触动,这远比文化本身更深远璀璨。

  同样的电影摆放在不同年龄段的人眼里又会是不同的一番评价,年长的人评说晶晶这个丫头真是有点不知足,生活待她真的不薄,从小到大一路都是顺风顺水,要是和穷人家缺衣少食的孩子比比,所有的一切都是她自己咎由自取。年轻的观众反驳说你们大人怎么总是拿一些不可比的事情做比较呢,我们这一代是活得丰衣足食可是我们的精神世界有多少压力你们大人能理解吗?……我很想说,谁都年轻过,哪怕它是一段绝对的隐私,可是它仍然是生活的一部分,既然存在了就有其发生的理由。

  我很难忘记那本叫做《简.爱》的小说,它也是我青春期最爱不释手的读物,罗切斯特是无数少女心中男子汉的化身,爱上一个比自己年长的“老”男人有什么过错。沉浸于自我营造的世界里很容易把事情幼稚的对立化,自己喜欢的就不顾一切的坚持,自己不喜欢的又会不惜一切抵制,所以当晶晶在诅咒她妈妈的时候她也许根本就是一个陷入爱河难以自拔的狂热分子,妈妈此刻不是慈爱的象征她只是情敌,我能理解,晶晶的妈妈当然更加能够宽容的原谅女儿的不成熟,在这一点上我又看到了一个成年人的理智与大度,谁也都曾年轻过,难道不是吗?

  我无意评价他人的人生,却频频在别人的故事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所以一切的批评都不能成立,只是一种反思,这也许就是电影比原作成功的关键所在。

  《别提过去别问将来》影评(三):欢愉与道德

  依然是安顿的《绝对隐私》系列电影,感觉比《生死劫》差远了。首先是女主的声音,我还是比较偏爱周迅,声音很重要,尤其是这一类的心理电影。好吧,先说说晶晶的故事。

  安顿收到晶晶的来信,向她诉说自己的情感生活。晶晶从小就没有父亲(又是缺乏父爱),但她过得很快乐,一直到十五岁那年,母亲带她去见新男友,一个中年气质儒雅的大学教授。她见到他那一瞬间,马上意识到自己的生活到底缺少什么。晶晶年岁渐长,对继父的感情更加炽热,甚至报考继父的学校与专业,妄想“一整天与他呆在一起”。她恨自己迟生几十年,甚至向上帝祈祷诅咒母亲快点死。她的祈祷居然灵验,母亲在她大三的时候去了。母亲死后她再也在这个家呆不下去,这时她邂逅大她27岁的摄影师乔,婚后有了女儿。大着肚子的她见到乔的儿子L,两个年轻人一见钟情,摄影师外出拍摄的时候两人终于突破道德底线。摄影师回家,发现儿子在卧室留下的戒指,他对儿子摊牌,原谅了妻子,并决定带她去非洲。两夫妻重新和好。其中继父去世,晶晶觉得虽然比母亲去世时还难过,但终究还是过去了。最后她在信中表示,她仍在路上,所以别提过去别问将来。

  虽然觉得晶晶的感情一直在错位,但另一方面,却觉得还是有一点炫耀的成分。涉及道德的感情虽然让人痛苦,但另一方面,涉及道德的感情往往给人另一种微妙的欢愉,这种欢愉的微妙之处在于无法向人诉说,即使是痛苦,也是有一种自虐的快感在里面。纵观晶晶的生活历程,虽然缺乏父爱,但生活至少是没有多大问题的,父慈母爱,家庭经济充裕,考大学也是得心应手,一路是顺风顺水。直至后面的出国也只是在洋房里做自己的家庭主妇,每天带带孩子,包下饺子,看下小说,全无必要出来拼杀与蛇鼠争食,果真是贵妇不识愁滋味。再说她的英国丈夫,发现妻子出轨连一句责骂都没有,当然,多半也是他知道自己年龄比妻子大太多,若是年轻二十岁,又是另当别论。

  真正可怕的奸情不是发生在床上,而是彼此念念不忘的心里。

  服装方面,十五岁的晶晶倒是有几分天真可爱在里面,微隆的胸脯,倒是很符合年龄。但到了上大学及至远嫁英国,却依然是个穿自编毛线衣的土包子,实在是浪费了女主的漂亮脸孔。丈夫是摄影师,收入应该不薄,那么唯一的解释就是因为嫁的是个比她大很多的老男人,当初选择嫁给他虽然有喜欢的成分,但更多的不过是希望借此离开继父离开那个让她压抑的家,女为悦己者容,既然是备胎,那也无须介意自己在对方的形象了。有个小细节,晶晶在单独与L在一起的时候故意穿了性感裙装,简直是赤裸裸的暗示。L也算正人君子,只是帮她拉好背后的拉链就再无动作。我最喜欢的一个镜头是L临走时忽然扔掉背包扑过来,压抑许久的激情,终于不顾道德。我喜欢能令人欢愉的情感,即使是道德不允许。

  《别提过去别问将来》影评(四):走吧留吧

  当现在的人们越来越为自己而生活的时候,总有可能走上一条死胡同。刚开始,我们会坚定地相信自己走下去,可,当我们发现里面不再有路的时候,却再也不想回头,就在那里吧,对着那道墙,或者回首看曾经走进来的那条路。

  主人翁的坚持,家人的理解,甚至是后来,她走的所有的路,都让我觉得忧伤。对于在一个人身上发生的不可能有结果的爱情,我看到的是自己。

  没有什么爱情是不该发生的。可总有爱情不会有结果。

  有时间,我们分不清楚这样的情感来自什么地方,也搞不明白它是不是真实。它好像无时无刻地在影响着我们,改变着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和对人的看法。

  别提过去,别问将来

  就在这个走不出去的路上

  蹲着

  时间就停在那里吧

  至少现在我

  还存在着

  走上死胡同的人们

  要不回头

  要不就停下

  忧伤

  带给我们的不是痛苦

  《别提过去别问将来》影评(五):被误读的厄勒克特拉

  在题材上,这部影片还是很有意义的。因为此类题材虽然早已不新鲜,但在国内还是太少,可惜这部影片依然被禁。当然,后面会说到它应当被禁。

  在类型上,影片便开始走错了路。大家多把它归于爱情片或伦理片甚至家庭教育片,这是影片的一大失误也是导演的失误。在看完全片后,导演没有表达一个明确的观点和立场或者提出新的视角。如果说让观众来评判作品,影片又给了太多模棱两可的暗示,使观众无法从一个正确的角度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点去分析影片。

  在卖点上,可以预测影片在院线上映票房应该不差。即便不做一丝更改,对于国内观众来说,“父女不伦恋”、“跨国老少恋”、“母子不伦恋”……这些字眼绝对能够激起窥淫的欲望。观影完毕也可以引起一段时间的争论——同情或是指责——中国人习惯的二分法。那么在市场效应上应该是可观的。

  按照影片的现状,结合今天听了几位同学的发言,影片的社会价值显得太过渺小。从正在接受高等教育并且是专门的影视教育的学生口中得到的,还是大多集中在对女主角个人爱情观的认同与否,以及在社会伦理道德规范下对影片故事的批判或“同情的接受”。那么影片只不过是剧场版的《今日说法》、《道德观察》而且还立意不明。那么它的舆论导向又何去何从?我认为以现今国内观众的水平,影片只会带来不正确不理性的舆论导向。因此,此片确实不能在院线与普通观众见面。

  重新回到这个题材上,以下是我个人的意见。

  作为影片重要线索的“恋父情结”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古希腊便有俄狄浦斯与厄勒克特拉。“恋父”与“恋母”是潜藏于每个人的意识中的,只不过后续发展不一样。每个人都会在伴侣的选择上偏向与父(母)接近的类型。所以我们不能说女主角是变态的、不道德的、不正常的。这就像人的生本能——食、性;与死本能——自杀、暴力。就“死本能”来说,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自杀与暴力心里,但是通过文明社会的教育和自身发展,人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有些人一辈子没有想过自杀;有些人曾经萌生过自杀的念头又被自己(或他人)阻止;最终自杀的还是很少一部分人。这些人的“死本能”都是存在的,而对最终自杀的少数人我们不能说他们是不正常的,只是“死本能”让他们的自杀潜意识肆意发展,没有及时被自身或外力控制。对于女主角的“恋父情结”我们首先必须处于认同其普遍存在的态度,不要一开始就得出是变态的、不正常的、不道德的结论。那么从这条线索出发,影片的题材我认为更适合拍成一部心理片,而非爱情、伦理等等。

  从心理片的角度出发讲述故事,能够赋予本片更多的社会价值以及提供正确的舆论导向。从女性角度以“恋父情结”为线索,用同样的片长足够描述女主角的心理状态与变化,反过来诠释她所做的选择,会更合乎人的本性。影片由于类型的不明确使片子缺失了它应有的意义。全片过多表现了女主角成长过程中对“爱情”对象的选择,似乎在引导人们对其惊讶和嗤之以鼻,在最后她与继子的纠缠上也多往肉欲方面表现,完全忽视了人物的精神发展。

  中国的心理片……路漫漫其修远兮……

  http://paobecky.blogbus.com/logs/30472053.html

阅读更多电影影评,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杂文频道。
喜欢杂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