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是一部由吴永刚执导,金焰 / 章志直主演的一部犯罪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浪淘沙》观后感(一):混沌中的呐喊
浪淘沙讲述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水手阿龙从一条死里逃生的船登上岸,满心欢喜的准备回家拥抱妻子和可爱的女儿,回到家却发现妻子跟另外一个男人在一块,阿龙怒火中烧,失手打死了这个陌生男人并仓惶逃走,一个狡猾的侦探负责追捕阿龙,阿龙苦于逃脱心中又始终放不下唯一的女儿,最后终于找到了在船上当火夫的机会逃离追捕。冤家路窄,侦探乘上了同一条船并识破了阿龙,谁知船撞上暗礁沉没,二人流离到一个荒岛上,靠着唯一的一桶淡水为生,荒岛的日子漫长难熬,二人在临死之际互相吐露心声,忘却了前仇,变成了朋友,但就在看到船只经过时,阿龙上去呼救却被此时奄奄一息但心中却萌生抓捕他归案的侦探袭击而晕倒,二人丧失了最后一线机会。多年后,一座小岛的海滩上,两具白色的骸骨厉然在目。
这个故事十分简单,关于人欲和斗争的主题也是后来的无数电影都讨论过的,但即便这样,这部影片放在今天看来却有着非凡的真诚和和力量感,许多手法到今天看来仍值得学习和借鉴。
比如,首先是只有阿龙双腿走路的运动镜头—穿着两只破烂鞋子的双腿,无力的在镜头前迈开步子,表现出人物的精疲力尽,此时一行"格赏四百元"的字样出现在荧幕上,这样的镜头语言放在当时,实属先进,似乎加剧了这个人物命运的沉重和苦难。
紧接着是当阿龙独坐在酒馆借酒消愁的片段,光线柔和的打在了阿龙一人身上,似乎表现着他的流离和孤独。此时阿龙抬头看着墙壁,勾起了他的回忆,镜头前淡入他可爱的女儿开心笑着的样子,这时配乐节奏悠扬而欢快的响起,紧接着又淡入侦探—他狡猾的笑着,金焰所饰演的阿龙此时更加伤心和无措,摄影机给了金焰的脸部一个大特写:充满泪水和迷茫的双眼看着镜头,象征了人物本身此时内心的状态,这一段无论是表演、配乐还是镜头语言,都十分细腻而深情。阿龙伤心的灌了一口酒,用手撑着头,脸上是苦闷的表情,他用手抓紧抓着自己的头,紧接着头倒在双手上,此时配乐变得悠扬却悲伤,摄影机给了一盏悬挂在墙上的马灯一个空镜头,火光在稳定中带着闪烁,伴着音乐,表现了此时人物阿龙的内心游离孤独的精神状态,这种手法寓意性强,也十分进步。随着一只手从阿龙背后拍打叫醒他,音乐停止,阿龙的悲伤情感立刻回到故事的主线上来,整段表现手法精彩至极,现在电影的也很罕见。
而当吴永刚这部1930年导演的《浪淘沙》进行到59:48时,摄影师洪伟烈将镜头对准烈日长空——他却不知他拍下了这个也许是中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镜头:黑压压的云层在太阳的照射下逐渐散开,光明从乌云的缝隙中露出,似乎象征着荒岛上二人无尽的等待终于迎来了希望的光明,也似乎象征着一切从前的仇怨在人类崇高的求生欲望面前都烟消云散。
这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了不起的进步,也是一个极具诗意和美感的镜头,在那个影像技术还停留在粗砺的时代,这样做太阳光是极易烧坏镜头和胶片的,吴永刚用这样一个镜头完成其电影语言的表达,不得不感叹其勇气和先锋性。这在后来的1950年—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的片头——樵夫走过树林的片段——镜头对准太阳,阳光透过树叶照射到樵夫的身上——也是使用的类似表现手法,因而被世界影评人评价是电影史上了不起的尝试而广为传颂,但是,却没有电影人注意到,在1930年电影还处于萌芽状的的中国—领先黑泽明和世界将近20年,就已经有中国电影人如同盘古开天辟地一样,发出了混沌中的呐喊了,而那个时候的好莱坞还在摄影棚里拍摄。
当影片整体故事结束后,摄影机以一个移镜头从海滩边由右至左移动,海浪拍打着海滩,镜头里出现了两具躺在一起的白骨,与影片开始时的镜头一样,首尾呼应,完成了最后的叙事。
这部电影里没有人是坏人—无论阿龙还是那个侦探,就如同影片片头的字幕:一个善良的人在偶然不幸的遭遇中会犯罪,一个奉公职守的侦探追逐着他所要逮捕的侦探…影片揭示的是人类欲望中的利害斗争的一面,崇高的友谊也阻挡不了人的利害冲突,其实揭示的是人究竟还是动物的本质,就像老舍<猫城记>中阐释的主题一样:人类也许到最后只剩两个人时,也不忘记斗争,而自取灭亡,这个警示到今天仍然有着教育意义,因为这一类悲剧总在人与人之间上演着,至今也仍未停息。
无论历史还是人世都像浪与沙之间的道理:一切都发生着,一切又要重新来过,一浪接着一浪。吴永刚的这部电影便是前浪,他的电影理念完全超越了那个时代的技术限制,甚至放至今日,仍然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
《浪淘沙》观后感(二):敌人
忽然想到 “敌人”一词。自然想到这部影片。
“敌人”是褒?是贬?
或许黑暗骑士已经给了一种看法,我想谈谈另一种想法。
给自己立一个假想敌,那么在某种意义上自己合理的存在即已得到了某种隐性的证明。
善,借助对所谓“恶”的否定肯定了自己的立场,从而将内心可能潜在的“恶”祛除,得到某种类似“净化”的心理状态;而至于恶,善,本身,即是伴随生长环境由心始然的一种可能性。
而今,善,正在沦为一种廉洁的价值观,在所谓“同情即原罪”的说法下,“善”亦在崩塌,而取而代之的,会是某种带以恶意的“恶”,亦或是某种不含褒贬的自由选择?
不知所以,暂记。
《浪淘沙》观后感(三):浪总会淘着沙,人亦如此。
捉奸、双雄对决、猫鼠游戏、孤岛求生、勾心斗角,这一系列的当今电影热门元素你没想到都汇集在一部1936年出品的中国电影里吧。
本片故事非常简约,善良的船员回家发现妻子出轨,失手打死奸夫后逃亡至船上,追捕他的警探跟踪而至,不幸二人落海流亡荒岛,靠一桶淡水过活,随后二人敞开心扉,化敌为友,但当生的希望出现时,利害冲突占据了一切,让二人丧失了最后的生存机会,最终在二人相视大笑下结束。
我们也随着镜头的左移看到了多年之后海滩上的两具尸骨…看老电影有三个要素,先看拍摄手法,再看故事立意,最后看隐喻,这部电影从这三个方面来讲都是先锋派的代表——首先,在手法上运用上,有很多象征性的镜头来表达人物的内心和故事的走向;其次,在立意上探讨了当年电影不具备的意识流,也就是社会道德和个人主观行为之间的关系,例如,出轨的妻子是违背社会道德的,但打死奸夫又是个人主观行为,又如,警探抓罪犯是恪尽职守,也属于道德范畴,但罪犯本性善良,又是因为这种事情而失手犯罪,是不是可以网开一面呢?这又是道德和人性之间的意识博弈;最后在隐喻方面,我没有看出太明显的,总觉得是利用这种意识探讨而讽刺当政者,毕竟在二人化敌为友后面对利益再次敌对的情节让人不得不充满遐想。
看完本片,我想起我父亲对我说过的一句话——人类即使剩下两个人也会相互斗争到死方尽,只有一个人才是英雄好汉…这一事例直到今日仍然可以作为警示而告知后人,永远值得我们铭记,好像最后两人丧失生存的最后机会而相视大笑,这真是对人性丑恶的最佳嘲讽。人与人之间就像大浪与沙子,永远不会和睦相处,因为浪总会淘着沙,而人亦如此。
《浪淘沙》观后感(四):要是贝爷,至少能有一个活下去。
刷新我心中早期中国电影史观的作品,原来三十年代就可以拍出这样的意识流电影。课上看的基本都是左翼国防片,但浪淘沙的政治隐喻在我看来并不明显,吴永刚的先锋之处恰恰在于,作品的指向超越了民族和政治派别,直接指向了人本身,其实和当时世界的哲学思潮是同步的。上课的时候老师问我看出了什么,当时回答的是:生存和斗争是人的本性。回来想了下又觉得,应该是道德与社会意识之间的关系。片子里推动情节发展的看似是金焰和侦探之间的斗争,实则是社会意识的驱动。金焰杀了奸夫(不排除他的行为也受到了社会意识的影响,老婆偷人,这是违背社会纲常的,必须得打,但是打死了,那就是本性占了上风),侦探追捕,这属于依法办案。但是一个原本无辜的人却被迫犯了罪,我们的审判就无法不变得迟钝了。金焰向来饰演的是正直好青年,这次他的身份是杀人犯,导演却选择让汉奸坏蛋专业户章志直来扮演一个恪尽职责的侦探,可以说是有意用这种刻板印象影响我们的判断的。观众潜意识里,希望侦探打破社会伦理规则,和金焰和解,当他在最后使用了那个手铐,重新拾起他的社会身份和义务时,却让我们觉得这是不义的。吴永刚抛给我们的问题是:什么是真正的道德?难道真的像马克思说的那样,没有什么永恒的道德,一切随经济利益阶级地位而变动么。如果道德等同于社会伦理的话,死到临头了侦探还不放过犯人,这个侦探的形象是符合马克思的观点的,他的存在完全是社会意义上的存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他的行为出自于社会责任的驱动。可是我们觉得这不能够啊,这个形象一点也不高大。我们内心深处有个声音,希望他放过这个原本无辜的可怜人,这个声音是什么,良知?本性?真正的道德?我有点儿不敢肯定。如果导演再说一句,被打死的其实是表哥,不是奸夫,他们什么都没做,我们还能肯定吗?总而言之,真正的道德,应该在社会意识和潜意识中是融洽的,使人的行为合乎秩序又不产生对自然本性的背离。但是它究竟存不存在,吴永刚抛了个大难题,我没想通。吴永刚要是解放前跑了,说不定会成为哲学家。
《浪淘沙》观后感(五):《神女》之后,是《浪淘沙》
中国在19世纪30年代拍出的意识流的作品。影片融入的元素丰富,捉奸,双雄对决,猫鼠游戏,孤岛求生,勾心斗角等等都出现在了影片之中。开头运用闪回的艺术表现手法,将结局的两具尸骨拉到最前面,吸引观众的好奇心,为后面影片的剧情发展埋下了悬念。
在当时流行的影片应大多为左翼国防片,但浪淘沙的政治隐喻在我看来却并不明显,导演的先锋之处在于他把矛头直指人的本性,超越了当时社会存在的普遍矛盾。
从剧情上讲:影片讲的道德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妻子偷人违背了社会纲常理应受到惩罚,但最不至死,丈夫打死了情夫而旁人看这件事大多都是先分对错而后情理,所以才产生了后头的追捕情节。当侦探和丈夫都流落到一个荒岛,两人成为了“朋友”,丈夫把多余的淡水资源都留给了侦探。影片这样的剧情发展使得在观众心中形成了这样的一个潜意识即希望他们两个和解并且获救。但当侦探最后使用了那个手铐,重新拾起他的社会身份和义务时,这却是让我们觉得不仁义的。
所以影片中导演亦然给了我们一个问题:什么才是真正的社会道德?
从艺术表现手法上讲:影片的新在于它打破了技术理论对内容和形式惯常的主次地位之分。影片将重点都放在了水手在警察的追捕下逃亡的这一个过程。几乎不在细节上费力,重心压在水手阿龙成为在逃杀人犯的心理感受和观众的视觉冲击上。淡化了之前水手回家和水手杀人的故事情节,主次分明。他留了一大段时间给观众思考以及他们的心理感受,留给他们以思考的空间,这与之前的左翼电影相比,是一大进步。
影片揭示的是人类欲望中的利害斗争的一面,崇高的友谊也阻挡不了人的利害冲突,其实揭示的是人究竟还是动物的本质,就像老舍<猫城记>中阐释的主题一样:人类也许到最后只剩两个人时,也不忘记斗争,而自取灭亡,这个警示到今天仍然有着教育意义,因为这一类悲剧总在人与人之间上演着,至今也仍未停息。
影片带给我们的思考意义是巨大的。大浪淘沙,浪总会淘洗泥沙。人也一样,人类即使剩下两个人也会相互斗争到死方尽,只有一个人才是英雄好汉。这一事例直到今日仍然可以作为警示而告知后人,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浪淘沙》观后感(六):吴永刚来自80多年前对电影对人性的探索和拷问
今天很有幸赶上了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吴永刚作品展,更为难得的是胶片放映。
对于一部1936年的作品,本身能在影院看到就已经是件幸事,更难得可贵的是胶片放映会带来一种仪式感。影片结束后,很多文艺青年们边走出影院,边拿出手机发着状态,想必也是觉得是难得的庆幸吧。
联华电影公司是短暂实现了从制片、发行、院线和宣传等等全产业垄断的电影巨头,旗下更是拥有编剧田汉、夏衍和演员阮玲玉、金焰这样的黄金配置。这部作品虽然是华联公司这样的托拉斯出品,但是从大背景来看,留给联华和中国电影探索的时间不多了。1936年正值民族危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无情的吞噬着中华民族的国土,应运而生的是民族主义救亡思潮,今天我们看到的30年代的有声电影,更多是左翼思潮的体现。在那个时宜上映的这部电影在当时片头字幕竟然是呼吁反战的标语,先不说电影主题是什么,单说这一点就注定被埋没,至少很难出现在大众教科书中。吴永刚本人在回忆录中也对此很少提及。
在这一时期电影已经由默片转向有声电影了,只是大部分影片的声音多是在音乐、生效上下工夫,很少有电影把声音主题放在人物对话上,此部电影的前卫性很大程度上也是声效所带来的。影片刚开始时巨大海浪的声音,就给人一种直白的沧桑感,仿佛传达这对人性的拷问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随着剧情的起伏,萦绕在男主演身后的低沉的汽船引擎声,沉重而有节奏,好像希区柯克影片中传递出惊悚不安的高频音。这都预示着剧情的悲沉向,传达出黑色的气质。而这样的渲染,无论从技术层面还是构思上都是前所未有的。
今天我们看惯了好莱坞电影的各种叙事方式,影片剧情的发展上来讲,已经很少有技巧能让人为之一惊了,这部电影在开头向观众展现白骨,然后一点点揭开谜底,两个主角始终徘徊在社会性与人本性之间,激烈的冲突又无奈于命运的安排,在孤岛上看似已经消除了对立,转为互相认同和扶持,因此在面临命运的审判时,两个人双双放下了各自的社会立场,选择做一个自然人。 但是在象征着社会性的帆船出现在海天之际时,这种平衡一下子被打破,人物一下子回到了自身被赋予的社会角色中,再次做出了新的选择。最终当帆船消失,求生无望,貌似双方才真的看开,释怀却可怜的笑了,也许这两个人这时看透了自己的滑稽和渺小,感悟透了人性的拷问,但是却无奈走向死亡悲剧。影片并没有交代这两个人最后一刻是怎样度过,如果再来一艘船路过,他们会不会还是这样选择呢? 对于1936年的观众,习惯了左翼、戏剧、歌舞这样的风格,这部影片确实会有点让人难以接受,也正是这样,导演无论从哪方面讲,都是在十分大胆的挑战与尝试。
这样的影片,实属可贵,在今天看来仍然觉得难以置信是80多年前的作品。可以看出中国电影在当时无论从底蕴还是制作上来讲,都是很有爆发力的,而这部影片无疑是给我们中国电影探索与发展研究留下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值得我们学习。
《浪淘沙》观后感(七):人的社会性及自然属性
这样的电影,在中国影史上是一朵绚丽奇异的花朵。
影片立意、拍摄手法、影像构图别具一格,很有创意,超越了国界和时代。
本片人物简单,故事简单,思想意识不简单,并提出了富有思考的哲学命题。
经受海上风暴的水手阿龙,劫后余生出人意料地回到了家。他本是满怀期望和欣喜可以很快见到妻子女儿的,却在家里撞上了妻子与情人在一起。阿龙失去方寸,怒杀奸夫,离家逃亡。敬业的探警老章,绝不放弃跟踪追查,执意要将阿龙捉拿归案。阿龙逃至一条船上做了烧火的,不料又与老章狭路相缝。阿龙跳海,航船失事后的老章也漂流至阿龙流落先期而至的荒岛,并被阿龙解救上岸。可是,仅有一桶水可以维持不久的生命,两个人必须面对即将到来的“公平的”死亡。
本片对人的社会性、自然属性、生存的意义及人性展开了探索性的挖掘和追问。
在社会系统里,警察和犯人虽无个人恩怨,却是一对天敌,这是规则,无可厚非。
而在失去道德规范和法制约束的荒岛,社会化的人又当如何面对自身的自然属性呢?!
影片或许让我们看到,阿龙身上本体属性更多些,而老章至死都没有忘却自己的社会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