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一部由帕斯卡尔·费兰执导,Marina Hands / Jean-Louis Coullo’ch / 埃莱娜·菲利埃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观后感(一):若再碰上了 还会再看一遍
有一天电视上在播看到的,是法语对白的电影。印象很深。 女主角是个可爱,纯情,善良,又漂亮的贵族夫人。 她对自然的东西比较有热情。
记得她的几条裙子都挺漂亮。好像是灯芯绒的材质。
男主角是个狩猎人,应该有些年纪了,浓眉大眼,身材不高,严肃,沉稳,自尊心颇强。住在很美的农场里面的一个小木屋里。
有几个场景夫人小跑去约会时,插播的音乐很不错。 完全诠释她的心情,诙谐快乐典雅
影片很精致细腻,非常的真实。 确实是部非常优秀的影片。
很有点文艺片的节奏感。情节不快。 适合在沉闷的状态下欣赏。 关于主题和意义,觉得没什么好评价的,有点返璞归真的意思。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观后感(二):新《查泰莱夫人》,出人意料的精彩
看到《查泰莱夫人》这个熟悉的名字,开始并没有太大兴趣。但作为今年法国金星奖和恺撒奖的双料最佳影片,这个殊荣确实也充满诱惑,而看了不到二十分钟,我就被深深折服,这实在是一部精彩的电影。
关于故事
康斯坦丝伴着半身瘫痪的丈夫克里夫,住在一个大庄园里,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每天她都要照顾丈夫的起居。这样日复一日的单调枯燥的生活,让康斯坦丝没了生气,逐渐抑郁而病倒了。她的姐姐找了个人来替代她照顾克里夫,让她可以摆脱目前的困境,多些闲暇去重新寻找自己的快乐。
在这个交代背景、人物的开始段落中,还穿插了三组不同人体的特写,非常醒目。第一个是康斯坦丝第一次遇到守林人帕尔金的时候,帕尔金正在擦身,露出健壮的上身。接着是康斯坦丝,一天夜里她对着镜子除去衣物,看着自己寂寞的身体,难免有顾影自怜的感叹。最后一个是克里夫,他也在擦身,不过完全是康斯坦丝在帮他擦。这可看作是这三个人第一次交锋,当然这是对康斯坦丝而言的(这三个身体她都看到了)。一个陌生却健康而充满活力,一个每日相伴却死气沉沉,而自己呢,孤单的似乎都快忘记了。这时人物之间还没有产生特别的强烈的情感和欲望,但通过这样的对比和相遇,为后面的发展打下了一个清晰的铺垫。
卸下的负担后,康斯坦丝每天都到树林中漫步。花草动物,蓝天流水,这大自然中的一切正是康斯坦丝所需要的,她可以重新找回生命的活力。那一刻,她握着刚孵化的小鸡激动的喜极而泣。而她也常常来到帕尔金的小木屋休息,和帕尔金也接触增多。在他那里,可以让她的生命绽放的更加灿烂。
康斯坦丝和帕尔金的关系,随着他们一次次的偷情逐渐发展。从第一次的匆忙和尴尬,到同时达到高潮;从来去匆匆的幽会,到留宿过夜,再到彻底释放的雨中狂欢。伴随着性爱的和谐,是他们俩情感的呼应和增强。康斯坦丝从这个男人身上,不仅得到了性爱的欢娱,更找到了久违的爱情。
除了康斯坦丝和帕尔金之间关系发展的主线,影片中还穿插了康斯坦丝和身为资本家的丈夫关于煤矿工人的对话。她对丈夫自居主人的态度很不满,认为同样生来就是人,就应该平等对待。除了说明当时的社会问题,也表现了康斯坦丝思想的开放和独立,为她不甘沉默而努力追寻自己的生活和爱情提供另一面的注解。
(有一次,克里夫陪康斯坦丝一起去散步,途中克里夫坐的车子坏了,叫来帕尔金帮忙。于是,这三个人难得的出现在了一起。丈夫要维持和坚持自己的尊严,可无论是当时的寸步难行,还是平时对待妻子,都显得无能为力)
关于风格
固定机位,远景展现风景和环境,中近景表现人物,特写表达情绪。影片用的都是非常传统和基本的技法,但通过灵活恰当的运用和组合,除了叙事,气氛、情绪以及主题的表达也都很到位,很显导演的功力,这也是这部电影的一大魅力所在。
树林,草地,溪流,在镜头中显得清新、柔和、宁静(这也是整部影片的基本风格),花草美丽又充满生机。这正是康斯坦丝的理想之地,她的心情因其而改变,获得的快乐又透过环境来表达和蔓延。
影片中有很多康斯坦丝的手部和腿脚的特写。她第一次因事去找帕尔金的时候,先在门口踮起脚张望,显得有些好奇。后来发现他在洗澡后,是又刺激有紧张又害羞,康斯坦丝双手随意又僵硬的搭拉在胸前。还有在树林里,她用手触摸长满青苔的树干,脚踏过地上的枯树发出动响,她感受着,同时又与其融为一体。当然最多的是和帕尔金在一起的时候,抚摩或被抚摩,静止或疯狂,是渴望也是诱惑。
于是,在稳重、唯美的叙述中,也不缺乏灵动与激情的闪现。
关于性爱
原著诞生后就饱受争议,而作为电影,以前的几个版本,无论品质好坏,都逃不了被贴上贩卖情色甚至色情的标签。新版中自然也少不了性爱和裸露场面,有的画面也算大胆,比如男性的正面全裸。但男女肉体的交欢绝不是本片表现的重点,性爱的场景也多以脸部的表情为主,来表现双方的状态和情感的变化。
和影片的整体风格一样,虽然不缺乏激情,但性爱还是以唯美为主,另外还带着生活感的那种自然和亲切(幽默)。比如两个人第一次的时候,帕尔金哼哼几下就结束了,然后起身站到门口整理好裤子,良久说出一句:“我出来的太快了”,康斯坦丝笑了,说:“是啊,我也这么觉得”。还有他们早上一起醒来的时候,康斯坦丝说“真可爱,它现在变的好小”。呵呵,少儿不宜的成人式“童趣”。
影片的高潮,他们俩脱光了在阳光灿烂的大雨中嬉戏狂欢。外面下着大雨,却非常的亮,完全没有压抑,那一刻也不用去思考过去和未来。他们奔跑追逐然后倒在泥地里做爱,释放和证明着爱情与生命的快乐和激情。他们又采了花草来装点身体,相互凝视又紧紧相拥,性与爱,灵与肉相融,他们渴望着能相伴到永久。
结尾
帕尔金被迫要离开庄园,分别时,康斯坦丝问“当我们无法在忍受的时候,你会来找我吗?”帕尔金:“会!”
相对开放式的结尾,却是对爱情的绝对肯定。将带着情色标签的“查泰莱夫人”,演绎出新的古典情怀,是自我的肯定,也是对现在泛滥着爱情和色情的电影的不屑。
当然,《查泰莱夫人》是精彩,不是热闹,要看完这个两个多小时的完美诠释的故事,需要你的一点耐心。另外,女主角虽然长的不算漂亮,但表演实在很精彩,那种由生命散发出来的美丽,才是最光彩照人的。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观后感(三):你就是我的家
2个小时45分钟。舒缓 从容。刚开始看还觉得女主角脸部线条太硬,男主角太老太丑。情人总该是英俊风流的。
但是看完片子,我爱上他们。她的纯真的眼神,他羞涩卑微的情感,他们自然真切的爱。他们在雨中裸身追逐,为自己的爱人戴上野花。那个时候觉得他们就像希腊神话中的爱神,就像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
当她旅行,在飞驰的车上,才意识到已经无法离开他。
跳下车子,在林子里飞奔,终于看到他熟悉的身影渐渐走近,她哭着说:“你还在。”他环抱她,在耳边低声说:“别哭,没事的,放心去旅行吧。”
最后,他们计划着两个人的未来,他说:“你就是我的家。”
别的版本我没有看过,原著也没有看过。豆瓣上好多人批评这个版本。我不管,这部电影,我很喜欢。我还会看。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观后感(四):三个版本,三个game keeper
今天看苏黎世日报上也推荐了这一部,看来英雄所见略同。
Lady Chatterley’s Lover(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和我相熟的n多同学都是把81版的《查》当作毛片来看的。现在看来其实露得实在有限——男主角从头到尾到没有正面三点全露诶!但是配乐尤其是小提琴的部分实在很震撼,拿来直接接到鬼片里面也很搭的。
93版的可以说是金童玉女的组合。lady是三版之中比较美的。就是sean bean当年还稍显年轻。书上说mellors要比connie大十岁的光景。这个组合里面分明女大三。。。 sean同学当年就是小黑脸了。要是票选估计他肯定会胜出,还没听说阵线中谁不肖想他的身材d。简直就是红杏的标准出墙对象哇!只是为什么当年没有叫素菲·马索姐姐来演connie呢?看看《爱比恋更冷》里,他们两个多般配!!
06版,法语版的《庄园别恋》应该是比上述两版都忠实于原著的。但是从印度服役归来的gamekeeper应该是瘦削苗条的才对吧?法国版的守林人帕金根本就是小胖了。真怕骨瘦如柴的connie会被他一不小心压死。 总体来说帕金是超越两个oliver的。81版的o同学属于从头到尾倒在"r-o-o-m",不知道纳达尔是不是从他处得到真传?配上那个鬼片配乐,我甘拜下风。。魂飞啊!魄散啊!吓得说。06版不但有正面全裸出镜,而且不愧是法国人,怎么搞都满艺术的。。。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观后感(五):如果裸奔的画面插入《What a wonderful world》.......
我想很多人是冲着那个情色电影标签去看的吧,抱着这种心态看的人一定会大失所望。因为,男女主角长得实在太一般了,一般到像是从大街上随便找个路人甲、路人乙来演。我说,虽然是文艺片,但也要男女主角好看才文艺得起来啊有木有!!!
我是因为《外国文学史》这门课要我做劳伦斯的解说,所以才接触到这部电影的,我截取了雨中裸奔的画面,当时正在听《What a wonderful world》(陈奕迅版本),觉得很搭,便给把那段音乐插了进去。结果发现是神匹配!!!一开始,女主开始裸奔时音乐响起,刚好是“I see trees of green“,男主在仰天绕圈乐呵时,刚好是“I see skies of blue and clouds of white”,最后他们跑完躺地上时,音乐刚好到了最后,“They’re really saying :I love you”,简直是神匹配!!!加了这段音乐之后,连我也觉得那原本平淡无奇的片段简直美翻天了!!!
音乐太神奇了~!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观后感(六):查泰莱夫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唯美的性,纯洁的爱
最喜欢它的结局,值得回味的告别:
现在你什么都不用说了,但我得告诉你,当我们分开的时候,当我们不在一起的时候,我并不在乎你去找其他女人。
我不需要。
永远不会?
你不需要告诉我,这是你的秘密,重要的是你的心属于我们两个的,只有我们两个,我就不会失去了。
我从来没有见过像你这样的女人。
我会等你,一直等你。
当有一天我需要你的时候,当我厌倦了这里的生活,决定离开克利夫时
你会来找我?
如果你需要我的话我就来。如果你觉得这样对我们更好的话。
我会在农场找份工作,然后,
然后当我们无法再忍受下去时回来找我?
是的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观后感(七):天使的笑影
人真的是会转性。我居然开始看外国电影了。
昨天赴宴去早了,下了车开始到处溜达。在杨公井的一家碟屋里,发现了一系列经典的名字,其实说经典,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从哪听过。
于是选购了《查德莱夫人》(06法国版),《出租车司机》,《纽约深秋》。最后一部是被图片吸引了,很美。隐约中觉得它跟陈冲有点关系,找了半天没发现。今天才知道原来陈冲是导演,真厉害!居然能导理查基尔。
晚上回去,老公说,你怎么买了部三级片。原来是《查德莱夫人》。我只是听说过它的名字,也是隐约觉得似乎是有争论的一部电影或小说,并不知道内容以及争论的源头。
买回来就看呗。
法文发音。情节很简单。人物很少。场景很田园,很美。性爱是我看过的电影里最露骨的,可是居然被刻画的那么纯洁唯美。当他们在雨里赤身欢笑着,奔跑着的时候,我觉得我看到了亚当和夏娃。他们的身体并不美,甚至有些尴尬的丑,但是他们的姿态多么快乐,多么纯朴。最原始的美丽的快乐的人性,就这样淋漓尽致的展露在我的眼前。
真是很羡慕!望着电视屏幕,就是这样的感觉,那分明就是伊甸园。彻底的欢愉,彻底的松弛,彻底的、纯洁的人。
那才是属于人本身的快乐可离我们那么遥远。我似乎只能寄希望于初生的婴儿,只有在他们那儿,能看到天使的笑影。
影片很长。我一直看到眼睛睁不开来。最后一秒钟,在我预感到它将嘎然而止的时候它没有让我失望。
影片的结尾处,他们的谈话,很动人。女主角那么纯真的眼神和思想一直跟我到夜里的梦境中。而男主角,那么孤独无助忧郁,甚至沮丧,可是依然勇敢的承诺。超脱于俗世情感纠纷之外的处理方式,看得我满心清朗。
果然是艺术气息非常浓厚的电影,女主角游历欧洲的过程中的剪影处理的真好,黄胶片一样,浮光掠影。
有很多想说,可是我知道我说不完。
由它想起了色戒。完整版还是要想法看的。这两部电影,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
也许这就是来源于生活,但精致、纯粹过生活的人生。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观后感(八):波伏娃眼中的劳伦斯
今天看了06版的法国电影《查泰莱夫人》,根据劳伦斯小说改编。如果之前看到影片剧照--如此大尺度---加上对劳伦斯小说一贯的反感--过于纠结性与爱,不会轻易去碰这部片子,波伏娃专门用一节的笔墨去分析劳伦斯的女性主义观,不想花时间去读他的禁书,但总要了解一下吧,看电影吧。果然,法国人的片子很有味道。
还是很认同波伏娃对劳伦斯的评价。他认为爱情中双方应该互相给予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女人不是传统观念中男人的猎物,也应该放下自己封赏的高贵。于是,查泰莱夫人会为受牧人沏茶倒水,为他劈柴取暖,为他做的一切虽然和她的身份那样格格不入,却是那样自然,因为她爱他。同时,的确如波伏娃所言,劳伦斯为男人的阳具而彻底骄傲,“完美的结合”“丰富了生命”;影片用很唯美的方式,女演员很纯真的演绎,表现出这种伊甸园的美好。
影片展现的美好使得影片很好很到位很彻底地宣扬了劳伦斯的爱情理论:“如果婚姻不是持久和极端阳具崇拜的,如果它不是向着太阳,大地,星辰,月亮和海浪的节拍,向着岁月,世纪和光辉,它就是虚幻的东西。如果婚姻不是基于血的交感,它就是乌有。因为血是灵魂的本质。”
有人称这部电影又名“宁静美好的伊甸园”,很到位。真的没觉得它为什么会打到色情片里去,估计真的因为色情尺度大而看碟的人会被这个节奏哄睡着的。
郁闷,明明觉得这部影片很棒,却选不出任何词语去描述它的美。可能这种话题还是边缘了些。算了,苟且一记吧~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观后感(九):Lady Chatterley (2006)
Lady Chatterley (2006)
国家:法国
导演:Pascale Ferran
主演:Marina Hands, Jean-Louis Coullo’ch
Lady Chatterley (2006)
这部法国人拍摄的查泰莱夫人的故事是改编自 D.H. Lawrence 那部著名小说的一个较早的版本,John Thomas and Lady Jane。电影中故事的地方人物都没有改变,于是我们看到的是1920年代英国的乡村大屋中说着法语的查泰莱夫人和她的丈夫情人,只是不知道剧中男女主角说的法语是不是也带着不同口音,代表着他们不同身份背景。
情节和我们熟悉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很贴近,但是电影强调的更多的是个性的解放。电影中的性爱场面,虽然“大胆暴露”,但其实很“正常”,两人的性爱,少了偷偷摸摸的罪恶感,更象了一对情人在不断做爱中相互加深了解,两情相悦。
在没有了“偷情”带来的不可告人的危险感和看不到将来的绝望感之后,电影的重点不再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如何束缚人性和毁灭幸福,而是两人如何从身体上的相互吸引到真心相爱,从意识到现实的阻碍到试图追求长久的相处。两人关系面临的最大困难,似乎不再是严酷的社会等级制度,而是两人如何克服内心的障碍,达到精神上的平等,以至最终走到一起。这一点上,这个版本是现代人对这个故事的重新演绎,我相信其中也有法国人从外部看英国社会等级对人性的压抑这样一个特定的视角。
电影中的查泰莱夫人和与她的情人、丈夫之间,都会讨论社会与等级制度,但看上去更象是其它法国电影中,常常出现的角色们之间对人生社会爱情与性的讨论。从这一点上看,这是很法国味道的电影。当然除了英国人外,别人恐怕很难演出那个时代人物角色的含蓄与压抑感。
这部电影是在恺撒奖上席卷多个重要奖项,包括最佳电影、最佳改编、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和最佳女主角。女主角 Marina Hands 的演出十分投入和精彩。
Lady Chatterley (2006)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被改编多次,包括Sylvia Kristel主演的软性色情片和BBC拍的电视电影(Joely Richardson 和 Sean Bean),不过我都没有完整地看过。
The Chatterley Affair (2006) BBCBBC 在 2006 年拍过一部电视电影 The Chatterley Affair,讲的是1960年企鹅出版社因在英国出版《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而被控有伤风化。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陪审团中一对素不相识的年轻男女相互吸引,并以小说为蓝本开始了一段短暂而激烈的性爱体验。故事是虚构的,但电影中法庭上的证人供词都采自原法庭记录,最出名当然是公诉律师的那句“你想让你的仆人看这部小说吗?”(Do you want your servants to read this book?),无意中总结了小说对当时英国社会等级制度的抨击。
http://taohuawu.net/2007/09/12/lady-chatterley/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观后感(十):回归原始,与自然的水乳交融
这部电影改编自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文学名篇,它的背景是一战后的英国。按照惯常印象,我们知道英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绅士国度,处处彰显着贵族与骑士精神的崇高情操。但在另一层面,帝国文明的背后是一套严格的阶级与礼法的统治制度。传统的英国固然孕育着贵族社会的优雅,而在制度严苛的对立面是逃脱不掉的肉体与精神的压抑。因为工业文明的发展,十九世纪时的英国格外的强盛,然而福祸相依,伴随着自古盛极必衰的自然定律,英国逐步走向衰落,并在一战后开始显现。这部电影的背景就是从这里着手,像这类绘制情色更充满道德禁忌的文本在当时并不开放的社会难免受到诸多的误解与诋毁,然而在今天却也走过了曾经倍受争议的遭遇,逐渐正视了这些作品的价值。
回过头来,在现代世界以人文主义的眼光思忖人类文明,曾经的帝王尚且是为城墙壁垒之内的囚徒,不仅要权衡宏观的政治利弊,顺受于婚姻联谊的功利性,局限性,一度丧失了基本的对自由生活方式的选择,不得不受制于案牍劳形的制约。由此之下,更何况底层阶级的普罗大众,除了要面向阶级制度的三六九等,要承受体制之恶,还要接受社科教条的行为与礼耻的约束,承受身份与情感的多重压迫。情欲作为这部电影的核心驱动,它将阐述的仍然离不开这些自由的诉求。我们知晓欲望是人性的本源,尤其在封建社会里,内在的情欲受到传统价值观的挤压,在那些不合时宜的时间,欲望的越位往往造成了诸多悲剧。却逐渐在今天愈见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性成为了解放人类天性的符号,性是思潮与革命的象征。
既然是以名著改编,必然先得考量作品的现实意义。像《包法利夫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红与黑》这类作品首先在文辞修饰或叙事语言的范畴拥有极高的文学造诣,甚至因为故事的浪漫唯美而广泛的流传坊间。期间,最重要的在于文本内容对时代现实的揭示与对理想主义的追逐对人乃至社会都有很大的启示意义。这些推进社会进步的运动或者文学小说,记录了人类世界从身份社会进入到契约社会的历程,这些历史承载着文明的质变与进阶。而这类经典名篇如莎士比亚笔下的四大悲剧,同时具备强大的艺术魅力与情绪渲染,更因其思想的先锋锐利而酝酿出浑厚的穿透力。
电影中赋予丈夫官僚与资本家的身份,他是上层建筑——权利阶级的代表。丈夫双腿残疾的现状同样是工业文明衰退的预示,也是社会体制的残疾与周转不灵。丈夫靠财富资本与阶级的优越性压迫工人阶级,以此来维护自身奄奄一息的尊严与自信。妻子虽然同为资产阶级的身份,却没有丈夫的傲慢与阶级观念,面对两人徒有形式的婚姻,长期与丈夫不尽鱼水之欢,不仅晾挂为丈夫的身份依附,更一度束缚住身心的自由。直到与守林人相遇,妻子内心的郁结随即被驱散。守林人健壮与自然生机勃勃的形象,渗透出肉体与自由的双重吸引。两人经过有意的磨合,相互冲破世俗道德的偏见与阶级尊卑的枷锁,最终见证了两具胴体天性的结合。
费兰版本突出的特点是属于女性视角的温情细腻与沁人心脾的森林风光。处处洋溢着自然、清新、朴素、古典的气息,并从女性的角度抒写情欲与道德,从而稀释男权意识。以原始森林为背景的主色彩,将题旨灌输于空间的情境当中,用真实的体验深化巩固影像。从目前的口碑看,这部电影被誉为最贴近原著的版本,尾幕并未给予观众一个明确的情感归属,只是将所有表达的信息付诸于整体的过程当中,使之沉浸于每分每刻的包裹中。此外,影片中对自然生态的追逐不仅表现在森林环境的鸟语花香、山青水绿。也是整个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平衡,所谓“自然”是返璞归真的伊甸园。像雨中的奔跑、缠绵、徜徉象征着灵欲与肉体的和谐统一,是贴合自然回归原始,复苏被压抑的心灵,达成身心与生态的水乳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