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姓氏
人皆有名,姓名是识别人类个体的符号,是人在社会交往时的身份标志,没有名字,人就不知道自己是谁,无法确定自己在家庭以致在社会中的地位,无法参与任何社会活动。我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它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
从考古的角度讲,商朝是最可能获得姓氏起源物证的朝代。那个时代是典型的奴隶制时期,国家机构已经形成,帝王的嫡子有王位继承权,某些庶子被分封。这些爵国的后裔可能以国或封地的名字逐渐形成姓氏。
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张新斌说:“分封就是分家,分家就是分氏,所以氏也就越来越多。”于是姓氏在那个时代大爆发了。以国为氏最为普通,后世再衍生出无数姓氏;另外还有以官名为氏的,如以太史、司马、司空、司徒等为氏;以先人别号为氏的,如唐、夏、殷;以封地为氏的,如鲁、米、卫;以先人谥号为氏的,如庄、武、穆、宣;以居住地名为氏的,如郭、池;以从事职业为氏的,如陶、屠、巫、卜等等。
在姓氏大爆发的周代,并非全中国人人都有姓。到了实行郡县制的秦,标别贵贱的“氏”才变得没有意义,反而同代表血统关系的姓逐渐合一。再后来一道编户齐民的旨意,仿佛一阵春风佛来,姓氏才吹开了平民的家门。弄清楚这层历史,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上古帝王的世袭族谱可以那么清楚地一笔画到周,因为那时姓氏还是很高贵和稀罕的,几乎凡是姓氏的拥有者都能够名留青史。
姓氏是以一种非常传统的方式进入寻常百姓家的。《百家姓》一书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最早出现在五代十国期间。北宋初年,江南吴越国的国王钱弘俶归降北宋王朝,北宋的皇帝宋太祖赵匡胤非常高兴,特意为钱弘俶重新编修了《百家姓》。人们大多眷念故国故土,使很多小王国消失后国名变为姓氏,还有一些以自己部族的宗长姓氏为姓,或者被赐姓等等。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共有608个姓氏的家谱流传至今,涵盖了宋代《百家姓》中的371个姓氏,占84%。其中单姓552个、复姓56个。
宋代《百家姓》中共有65个姓氏没有家谱流传下来,主要是偏冷稀少姓氏,如滑、家、咸、阴、能、空、公羊、长孙等。
在存世家谱的608个姓氏中,陈姓家谱种数最多,达2990种;其次为张姓,2597种;王姓2512种;李姓2157种;刘姓2029种;这5种的家谱均超过2000种。家谱种数在1001~2000种之间的姓氏有:黄、吴、周、杨、徐、林;家谱种数在501~1000种之间的姓氏有:宋、胡、郑、爱新觉罗、许、叶、何、谢、赵、萧、罗。
翻开历史,发现我国姓源浩繁庞杂,在中国众多姓氏中有五个姓既非常罕见,又令人“望而生畏”:
死,是倒数第二“小姓”,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北部,是由北魏时期少数民族的四字复姓发展而来。死,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是非常避讳的事情。以此为姓,自然令人产生不吉利的印象。
难,是中国倒数第一姓。这里的“难”读去声,分布在河南四座小村里,世代居住在此的男女老少,全姓“难”。这让外界联想到灾难、困难等不愉快的事情。
黑,任何文化都祟尚光明正大,黑,往往有不祥的预感。而这个字作为姓氏,读作“贺”,只是落到纸上,较为尴尬。
老,一降生,就要被称为“老……”,“老”字跟你一辈子。比如“老宝宝”、“老小姐”。
毒,叫起来、听起来都非常吓人。谁愿意和“毒先生”、“毒太太”打交道?哪怕这些姓氏的人,再古道热肠,也让陌生人滋生几分畏惧。最近进行的全国人口普查发现,有些人的姓氏像大熊猫般珍稀,如“啊”“哦”“个”“十”“百”“千”等。还有以动物命名的姓氏,如“鹤”“猴”“虎”“凰”“雀”等,以及颇具刀光剑影色彩的姓氏,如“棍”“鞭”“兵”“戟”等。这些鲜为人知的姓氏,被网友称作为“熊猫姓氏”。据一些地方的普查员反映,类似“些”“交”“仙”“串”“别”“哭”“看”等极其稀有的姓氏有上百个。
由于中国姓氏繁杂多变,常出现改“姓”的故事。上边一个“彡”,下边一个 “且”,这个念shǎn的字,正是山东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高庄村村民冼长友原本的姓氏。8月13日,在他家的小院里,他告诉记者,老祖宗留下的这个姓太生僻,高庄村共有3500人,其中“shǎn”姓的大约有200人。这些村民在2006年办理二代身份证时,陆续都将姓氏更改,大部分选择“冼”姓,也有少数选择“显”字。
村民shǎn海建的驾驶证上只有“海建”两个字,原因是电脑上的各种输入法都打不出这个姓。这个驾驶证多次被交警认定为“假证”。
孩子上学填写学籍、出门打工办保险、办理银行存折……所有这些都让他们挠头。“电脑这玩意,你说到底是添方便还是添麻烦?”一位村民说,以前这个字可以手写,而现在却只能在电脑上用各种同意字代替,然后再到村里、派出所开具证明。
村民们改了姓,内心里却还是有些疙瘩,“我们不希望老祖宗给我们的姓氏在这一辈失传。”菏泽历史文化与中华古代文明研究会长潘建荣说:“现在出版的《辞源》、《辞海》这两本大型工具书都没有收录。《汉语大字典》“彡”部收录了这个字,注音为shǎn。《康熙字典》解释说,西羌有这个姓。《汉书》记载了羌族的复姓“彡姐”。很有可能是唐高宗为一位御林军统领大将军赐姓而专门造的字。汉字凝聚了悠久的文化,不能因为一些技术原因就取消了。
在诸多姓氏中,也有许多巧趣之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这是一句咏秋诗,据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显示,以这句诗为姓的人分别有:
海:47729人;上:4539人;升:529人;明:289859人;
月:6202人;天:3617人;涯:61人;共93人;此:67人;时:632159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姓氏也不断发生新的变化。近日,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李、王、张姓虽然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有所下降,但是继续位列姓氏前三甲。
这项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袁义达研究员主持完成的调查,涉及全国1110个县和市,得到了2.96亿人口的数据,共获得姓氏4100个。通过县、地区、省三级人口比例的统计,从而得到了当今中国新百家姓的排序:
李,王,张,刘,陈,杨,黄,赵,周,吴,徐,孙,朱,马,胡,郭,林,何,高,梁,郑,罗,宋,谢,唐,韩,曹,许,邓,萧,冯,曾,程,蔡,彭,潘,袁,于,董,余,苏,叶,吕,魏,蒋,田,杜,丁,沈,姜,范,江,傅,钟,卢,汪,戴,崔,任,陆,廖,姚,方,金,邱,夏,谭,韦,贾,邹,石,熊,孟,秦,阎,薛,侯,雷,白,龙,段,郝,孔,邵,史,毛,常,万,顾,赖,武,康,贺,严,尹,钱,施,牛,洪,龚。
中国的复姓是中华姓氏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透过这一个个复姓,我们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的历史知识。
复姓的来历有几种情况:
由封邑而来。如令狐氏,《百家姓》中记述为:周朝时有个名叫魏颗的人屡立战功,受封于令狐邑,后人遂以“令狐”为姓;又如段干氏,老子裔孙李宗受封于段干,其后人遂以“段干”为姓;此外,还有梁丘、上官、羊舌、钟离等复姓,都属这种情况。
因居地而来。如东郭氏,周朝时齐国公族大夫有居住在国都临淄东郭的,后人遂以“东郭”为姓;又如闾丘、南门、西门、南宫、濮阳等复姓,也是因居地而得。
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来。如司马、司空、司寇、司徒、太史、即墨、亓官、巫马、乐正、左丘等复姓都由官名而来;公孙、仲孙等复姓由爵系而来;叔孙等复姓由族系而来。
认真揣摩这些复姓,很有意思。比如,司马迁因为“李陵案”而受宫刑,他的两个儿子司马临与司马观怕被株连,就改名换姓,隐居乡里。兄弟俩各取“司马”中的一个字,哥哥在“马”字左边加两点,改姓“冯”;弟弟在“司”字左边加一竖,改姓“同”。又如欧阳这个复姓,有的简化为姓欧,有的简化为姓阳。钟离简化为钟,公孙简化为孙,等等,这可能是一种复姓单音化的趋势吧。
我国在世界上具有最久远的姓氏传统,它经历了一个形成、演变、融合的发展过程,它涉及历史学、地名学 、人名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种学科知识。随着人文活动的不断深入和加快,我国的姓氏文化一定有更大的提升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