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爱给最爱的你——情诗四首赏析

发布时间:2021-12-08 11:00:47

最美的爱给最爱的你

——情诗四首赏析

(前注:蓝笔是劳燕的评述,绿笔是附录原诗)

读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令人潸然泪下。有一种比生与死更遥远的距离,不是时光隧道上的古今穿越,也不是空间上的囊括宇宙,那是一种最遥远又最接近,最易通畅又最难难逾越的距离——心与心的距离。

生与死,是一种永远无法相融合的距离。

近在咫尺却形同陌路,只是一厢情愿,是单恋者的心与所爱的人的心遥远相距;

相爱却不能相处,有情人难成眷属,是千古遗憾的情人间的距离;

心里爱着,面表却偏偏只能或装着若无其事、不在心上,使心思矛盾而痛苦,是有违真心的距离;

还有更遥远的距离,是心的冷漠,是对爱的淡漠、轻薄、藐视,是在爱的心路上掘出一条鸿沟,把爱拒绝在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距离可以产生美,但如果是爱情造成的距离——就会是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它只有痛苦。

泰戈尔这首诗,以爱为主线,字里行间,流露着痛苦。倾吐着无奈、叹息,令人动容。

全诗简短,句式整齐富音律,在“不是……而是……”的对比排列句式中,反复吟叹,将心中的怅然深情倾吐,把读者带到了那种因为爱情,而难言的痛、苦、忧、思的“最遥远的距离”中,这是一种悲哀。

诗人把自己的情怀感染给了每一位读者。

诗人最后告诉我们: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心与心的距离。

为了爱,心,不要冷漠,心与心,要O距离,就要能够感受、感觉、珍视别人赋予你的爱。

为了爱,不要让心与心之间有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泰戈尔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而是爱到痴迷却不能说我爱你;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爱你,而是想你痛彻心脾,却只能深埋心底;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而是明知道真爱无敌却装作毫不在意;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枝无法相依,而是相互了望的星星,却没有交汇的轨迹;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星星之间的轨迹,而是纵然轨迹交汇,却在转瞬间无处寻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瞬间便无处寻觅,而是尚未相遇,便注定无法相聚;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鱼与飞鸟的距离,一个在天,一个却深潜海底;

亲爱的,如今,你就在我身边,我们却不能在阳光下相爱。

《致橡树》,是一首优美、深沉的抒情诗。

在诗歌中,抒情的主人化作一株木棉,以橡树为对象,用内心独白的抒情方式,坦诚、开朗地倾诉了自己热烈、诚挚、坚贞的爱情,表达了爱的理想和信念。

浓郁的感情色彩诗句中,融和了清晰的理性思考,蕴含着精湛的思想哲理内涵,读来耐人咀嚼,令人回味。

全诗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传统爱情观念做作了否定:以一系列自然物进行象征类比,对攀附(“凌霄花”)和单方面奉迎(“险峰”)这两种爱情观,作了含蓄的讽刺与否定。作者从现代女性觉醒意识出发,利用诗中的意象,呼唤女性尊严、独立地位、人格价值。

第二部分,直抒理想的爱情观、爱情的理想。强调爱必须要独立,有同等的地位和人格。理想的爱,应当有坚实的根基和感情的的交流,理想的爱,应该保有自己独立的个性,理想的爱,应能同甘共苦,终身相依。这种富于人文精神的理想的爱情观,就是现代爱情。

全诗以象征手法构造了橡树、木棉形象,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哲理性很强的思想、意念得以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使作品的主题思想突破了爱情的框架,引申出人与人之间广义的爱心与爱情的理性思考。

《致橡树》是新诗,但其句式吸收了古诗中汉语的韵律美,注重句尾韵脚,句式整齐、有韵律,字、音、义上有照应,行句宽泛对应,既有古典诗歌的整齐音韵美,又有新诗的自由奔放美,表现了诗人继承传统又推陈出新的风格。

《致橡树》

舒婷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来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质朴无华的情感,世事变换无常,只有爱情始终不变,爱情如天上恒星,历尽沧桑,亘古不变。

这就是《见与不见》。从诗中,我们可以遥想美丽的域高原,多情的诗人相思踏雪而夜行会情人,是缘还是劫?

当破晓时分,我们读着一个男人在雪野里留下的清晰的夜奔足迹——这足迹,急促而有力地连接着布达拉宫蜿蜒向高原人居小巷的深处……给人满满的疑惑、惊愕,新鲜、激动,诗人在坦然地以爱情的名义歌唱时,写下了对宗教的背叛!

其实,爱情可以和任何一种宗教对话,因为它同样需要宗教那样圣洁的内心和狂热的情感支撑,需要苦苦的修行、勇敢的牺牲作代价,它是人人向往却永难抵达的彼岸,它像宗教一样宁静又忧伤。爱情是圣洁的,永恒的。

现实社会中,爱情能达到这种至真至纯的境界吗?爱情能够无论人事、世俗变迁此情不移吗?

无论你见与不见、念或不念、爱或不爱、跟或不跟,爱都在那里,不悲不喜、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舍不弃!那是因为,爱已经溶入到每一绺香雾、每一声梵唱、每一次转动的经轮、每一滴朝拜的热泪!

读这种至真至纯的情与诗,可以击中读者的心坎,于是我们心中涌起感动,更有一份冲动。

《见与不见》

仓央嘉措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这首诗是著名的爱尔兰诗人叶芝献给意中人——爱尔兰著名的女演员茅德的。

既然是写给爱人的诗,就要表达真情实感,就应当叙述生活、人生和爱情,否则不会有动人心魄的力量,不能让人心生共鸣。《当你老了》便是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诗。但是这首诗,没有简单描写,并非一目了然,可以完全理解。在字里行间那悲戚、委婉的诗句,是婉转地道出诗人多情而隐秘的诗人的内心。它表达的情感真实动人,使人感觉诗人似乎有某种遗憾和不幸的痛。

爱情往往是深刻的。爱情带给人的不仅仅是深沉而甜蜜的幸福,伴随着这幸福而来的常常是刻骨铭心的巨大的痛苦和酸楚。一往情深的痴恋,收归入心,往往是碎了的果实。

诗人在诗中抱怨,他的一腔柔情“真像是奉献给了帽商橱窗里的模特儿”,我们不难想见他心中的悲伤甚至哀怨。然而诗人仍然一往情深地痴恋着,那个伤了他的心的人。就像《荆棘鸟》中的那只荆棘鸟,唯有荆棘穿透它的血管和心脏时,才能唱出最美妙的歌声。诗人正是用那颗被爱情扎伤的心,为我们献上了一曲深情的歌。

奥地利诗人里尔克说:“只有那种终极的爱,才能使人达到在无望中去爱一个人。”

诗人的爱情,就是那么无望,所以那么忧伤,那么绝望,但是爱,可以在无望和绝望中爆发出感情的风雨雷电,可以美丽,可以绚烂,可以壮烈。

《当你老了》

爱尔兰叶芝

(傅浩译)

当你年老,鬓斑,睡意昏沉,

在炉旁打盹时,取下这本书,

慢慢诵读,梦忆从前你双眸

神色柔和,眼波中倒影深深;

多少人爱你风韵妩媚的时光,

爱你的美丽出自假意或真情,

但唯有一人爱你灵魂的至诚,

爱你渐衰的脸上愁苦的风霜;

弯下身子,在炽红的壁炉边,

忧伤地低诉,爱神如何逃走,

在头顶上的群山巅漫步闲游,

把他的面孔隐没在繁星中间。

阅读更多诗词鉴赏,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诗歌频道。
喜欢诗歌,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