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入中年,特别是亲身经历了“5.12”特大地震的巨变,不再满足于物质层面的需求,而是转向精神世界的拓展。人生的意义到底何在?苦苦地思索,总算有些甘之如饴的收获。一切都源自斯普兰格“价值类型说”的启迪。
想在大众传媒上看到“斯普兰格”的名字,恐怕只是个梦想,反正笔者是从未在报刊上见过。这个名字仅限于学术圈里流传,并且极不遥远。然而,他的真实贡献却大大超越自己的声望。
初次接触到斯普兰格的“价值类型说”,是在大学时期,所读文字介绍非常简单,语义泛泛。生平知之甚少,只晓得是个德国人,学术生涯的高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斯普兰格算不上是位心理学家,他的专业是哲学,师从著名哲学家狄尔泰。他那最有代表性的研究工作并不为世人所知,属于埋没在书斋里的黄金级,甚至钻石级理论,就是“价值类型说”。因为,他提出了不同人生的意义,决定于价值取向的相同、类似或者迥异。
斯普兰格广泛收集资料,旁征博引,把世界上存在的各种价值取向归纳为六大类,恰好形成彼此对立的三组:理论价值VS审美价值,宗教价值VS实用价值,政治价值VS社会价值。一些心理学家把斯普兰格的“价值类型说”又称作“性格类型说”,认为他是在描述偏执于各种价值类型的人。笔者以为这样理解不妥当。斯普兰格首先是归纳了客观存在的价值类型。价值并不是人赋予的,是客观事物与人的关系,人只能去挖掘客观事物的价值。
同件事物可以同时包含几种价值。比如,早晨天空中的红霞很美丽,具有审美价值,但它又是下雨的征兆,观察它有实用价值。一所著名寺院首先有宗教价值,同时作为旅游点肯定又有实用(经济)价值。在西方社会里,教会经常创办福利机构,它们既体现社会价值,又体现宗教价值。一个企业首先要创造利润,同时吸纳社会劳动力,解决失业问题,又具有社会价值。“蒙娜丽莎”是伟大的艺术品,同时又是保值增值的投资品。科学以求知为最大价值,然而在今天它又是“第一生产力”。单纯只有一种价值的客观事物几乎不存在。
对于一个具体的人来说亦是如此。每个人都要面对许多价值选择,偏执于某个价值的只是极少数人。比如,牛顿既是伟大的科学家,又是虔诚的宗教徒,还是造币厂厂长。斯皮尔伯格作为世界级导演,肯定极其重视审美价值,然而他的传记作者又称,他还是谈生意的高手。索罗斯被舆论视为“金融杀手”、“投资巨鳄”,但是通过他的言论可知,他其实还想实现许多的政治和社会理想。把某个人活生生地归作一个价值类型是不妥当的。
值得注意的是,斯普兰格把六种价值是并列介绍的,意味着他本人不准备在它们中间分出高低。它们都是整个价值体系的一部分。但是,社会上却不乏抬高一种贬低其他价值的言论。比如,在一些文学作品里,企业家和政治家往往成为反面角色,正面描写企业家和政治家的极少极少。与其说天底下奸商或者政客太多,莫如说是文人们在内心里贬低实用价值和政治价值。相反,艺术家推崇审美价值的言论则屡见不鲜。
正是因为客观上有这种极扬极贬的做法,形成了人们普遍倾向一种价值,忽视其他价值的习惯。比如,在中世纪欧洲,宗教价值压倒了其他价值。在中国古代,甚至到中国的近现代,社会价值与政治价值压倒了一切。在今天,则是实用价值压倒了其他一切价值,以至于凡事都要用金钱来衡量价值。这已经造成了社会整体的不协调。
不得不特别触及宗教价值了。其他五种价值的涵义不言而喻,宗教价值的提法,是斯普兰格生前活在浓厚宗教氛围,故此命名的缘故。因而,后人将“超验价值”的概念等同之,更有跨文化色彩,更有普遍意义。什么是“超验价值”呢?我们平时都埋首于具体的人和事中,每天接触一个个具体的人,处理一件件具体的事。然而,我们免不了会想:自己天天忙这些有什么意义?这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个答案无法在日常经验中寻找,因为日常经验无非就是这些琐碎的人与事,只能超越日常经验去寻找答案。这就是“超验”的意思。追求宗教价值,实际上就是追求精神寄托,渴望某种超凡脱俗的感受。
超验价值在人的一生中有种轮回的意义,却并非每个人能够领会到。学生时代,普遍有追求超验价值的倾向,喜欢高谈阔论、玄思冥想,因为大多不接触实际工作,很少体验到实用价值。进入社会以后,人们一方面迅速融入实际工作中,另一方面不再有经常讨论“形而上”问题的机会。大家从普遍追求超验价值,转过来追求实用价值,同时不免自嘲当年的的荒诞不稽。
但是,这个转型并非最后结果,人到中年,特别是功成名就以后,往往容易又转回去,再次对超验价值感兴趣。因为实用来实用去,处理的无非都是一些琐事。通过完成这些实际工作,人们该拥有的这时候都已经拥有,不能拥有的也不再抱幻想。
这个时候,恰恰是再次转向超验价值的契机。意识到了,把握住了,人生便会真正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