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下班回家,开起灯,一个人躺在床上呆呆的看着天花板上的灯,这时有几只飞蛾往灯上不停的猛撞,一直撞到落下。看到这个画面,脑海中的想起了一些,儿时记忆,记得小时候还住筒子楼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情景,那时候记得家里用的还是白枳灯,也是有几只蛾子往上撞。那个时候,父亲刚教我一些成语,我便立马用上。
我对父亲说这就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吧!我很自豪的说:这时父亲说:飞蛾撞灯,让我想到了东坡居士。的一首诗。我依稀记得那首诗。
钩帘归乳燕,[由www.telnote.cn整理]
穴牑出痴蝇。
爱鼠常留饭,
怜蛾不点灯。
我听到这首诗时,脑海里出现了许多幼年时的回忆,那些影像回放在我眼前。那时我们家住在筒子楼里,许多人家共用一个平台,环境很是喧杂,很脏乱,诗中里的,耗子,苍蝇,蛾子,燕子,这四样动物,是我儿时居住环境中最常见的。巧的是我家阳台上真有一个燕巢,里面有大燕和小燕儿,每天大燕出去觅食回来哺喂小燕,这个场景今天已经无法在看到了现在想想好温馨啊!那个时候,淘气的我拿起棍子想挑下巢捉燕,父亲看见后把我拦下,和我说起了东坡居士的这首诗和他的故事。我今天的国文功底,和历史常识全部得益于父亲,在我童年给我打下的基础。父亲说:苏东坡作这首诗时,他已被流放。流放地的住所有时简陋,恰巧就有这四样生灵。父亲说这首诗看上去简单,但是仔细品味,诗的背后蕴含着一颗伟大而细致的心灵。
钩着窗帘不敢放下,是为了让燕儿归巢,看见蝇虫在屋内飞不出去冲撞就打开窗户让它出去!甚至担心家中老鼠没东西吃,而时而为它留下点儿饭食。夜不点灯,是爱惜飞蛾的生命!
苏学士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回,我们家后来也搬上了新居,家中自然也不会有燕子,苍蝇和飞蛾了,但是古人的心境我们却能体会:那是一种非常微细的爱来观察万物。在他眼里,看见燕儿归巢的欢喜,看见蝇虫困屋的焦急,看见老鼠觅食的急迫,更看见了飞蛾扑火的痛苦。这是多么动人的心境啊!现在有很多人对施恩的人不知感恩,对痛苦生活着的和身边需要帮助的人吝于给于,甚至对人间的欢喜悲辛一无所知,当然也不能体会其他众生的心情。与这首诗对比,当今社会的我们是多么粗鄙呀!
不能进入微细的爱里的人,不只是粗鄙,他也一定不能体会高层次的心灵之爱,所以他只能过平凡单调的日子,而无法在生命中找到一些非凡之美。
我们如果光是对人有情有爱,有关怀,不知道日落月升也有呼吸,不知道虫蚁鸟兽也有欢喜与悲伤,不知道云里风里也有远方的消息,不知道路边走过的每一只狗都有乞求或哀怨的眼神,甚至不知道无声里也有千言万语……那么就不能成为一个圆满的人。
这一刻,我想对北京的父亲说,也许杜牧的一首诗可以与东皮居士的诗相匹配!
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