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友砚痕之疑
——小解《幸亏不是苏州人》之题
友看了我四年前的一篇“逛苏州东吴大学旧址和天赐庄历史风貌区”的小随笔后,对我何将文章取名为“幸亏不是苏州人”心生疑惑,现答复如下——
相关的古语有二:
1、苏轼的《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袁枚的《黄生借书说》:书非借而不能读也。
至于友之疑惑,原本小作最后一段的末了是有这样的一句:“所以很庆幸,我不是苏州人。”,想必如果留下这个尾巴,读者便不会兀然生疑了。
首先想到去掉这一句的,并非是我,而是去年我以此文参加一个纪念征文活动有幸入选时的编辑所为。其改动有三:
1、将题目改为了“品读苏州”——于此,我不敢苟同,这篇文章的分量我是知道的,相对于“品读苏州”四字,我的这些文字太薄了;
2、将“红砖、青砖、灰瓦及乱石”中的“乱石”给去掉了——于此,我也不敢苟同,一则是基于实际情形,二则少了“乱石”便少了一层跃动;
3、将结尾的一句“所以很庆幸,我不是苏州人。”去掉了——我觉得很好,只是我最终将前一句的“当然如果我回到我的城市,也会如他们一样地匆匆行色。”的收尾的句号,改为了“……”,以此更加增添了韵味。
关于这“韵味”,作为中国文化的传统特征之一,在作文作画中也都有的:“留白增美”。由于全文循序渐进地表达,特别是“我很难看出那份匆匆里能腾挪出些许的从容,如我一般地享受苏州若等的美妙。”这一句的潜台词已经很明显了,再来一句“如果我回到我的城市,也会如他们一样地匆匆行色”是不是该讲的都讲出来了呀?如果硬要摆个点题的动作,写明了“所以很庆幸,我不是苏州人。”,是不是也就太白了?
犹抱琵琶半遮面,若等羞涩更添怜……
张衡
2012。05。20拱极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