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梦醒来是乡愁

发布时间:2022-10-19 10:58:58

是因为看了民俗专题片《梦回台儿庄》的缘故吧,如今已是盛夏时节,繁花满眼,心头却常常想起文天祥的两句诗:“江湖行客梦,风故乡情。”而今自身也算是江湖行客,纵无风无雨,乡愁也会不时袭来。不同的是,古人思乡常常是“欲归归不得”,而今我却是归得看不得;古人“近乡情更怯”,是怕看见物是人非的伤悲,而今怕还乡,是难以承受人非物也非的伤痛。

我的故乡兰陵镇桥头村,紧挨着台儿庄的边缘,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前期依然是茅檐竹篱,鸡鸣犬吠。童年的老屋里,除了奶奶咿咿呀呀的纺车声外,还会有爷爷静静地编织草鞋,编好的草鞋一双双整齐地挂在墙上,满屋子都挂着齐刷刷的草鞋。

老屋的墙被烟火熏得漆黑,屋顶上挂满了蜘蛛网,奶奶说网子越厚,日子过得就越红火。腊月二十四扫尘时,奶奶常常踮着小脚,指指划划地这不让动那不让动。所以老屋的梁上黑里透亮,奶奶每次看着屋顶上那些横七竖八的蜘蛛网,总是会心地一笑。

老屋的门外有棵老槐树,每年的二月二,爷爷用粪箕子装了草木灰,在老树下的场地上一圈圈地画圆,爷爷说是打囤子。奶奶准备好了五谷杂粮,等爷爷把圆圈画满,奶奶就会把五谷杂粮郑重地埋入“囤子”中间。这时候,爷爷奶奶都不约而同地长出一口气:今年又是好收成。

天气稍暖一些了,孩子们常常会聚在槐树下听冒爷爷拉呱,冒爷爷总有拉不完的故事,一边拉呱一边用手比划着,有时候脚也不闲着,说到精彩处,便手脚忙乱。当冒爷爷讲到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时,他用右手打着自己的下巴,发出关公的赤兔马“哒哒哒”的马蹄声,大伙笑得前仰后合,直笑得肚子疼。

老冒爷爷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磕掉旱烟锅里的烟灰,来一句“欲听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然后起身就走,惹得小伙伴们死磨硬缠,不让他离去。冒爷爷欲走还留,其实这是他吊孩子们胃口惯用的招数。于是伙伴们手拉着手把冒爷爷围起来,不厌其烦地唱起那首童谣:

一二三,

下窑湾;

一二三四五,

金木水火土;

一二三四五六七,

刀来米法扫来西。

冒爷爷被缠够了,只好接着讲故事。

老槐树不远处有一棵楝子树,那时孩子们喜欢传唱一首儿歌:

小家雀儿,

扑楞楞,

俺上姥娘家过一冬。

姥娘疼,

妗子瞅,

妗子妗子你别瞅,

楝树开花俺就走。

其实童年的记忆里,妗子是十分疼我的,唱完歌谣回家见到妗子时还胆怯怯的样子,好像妗子听见似的。但每逢看到那棵楝树开出一串串紫色的花时,我那幼小的心里依然会弥漫起无端的忧伤。多少年过去了,我至今看不得楝树开花,每到春暖花开时,我就躲着楝树走,生怕再勾起那苦涩的回忆。于是,楝树开花成了我一生的痛,成为那个特殊岁月里苍凉的花朵。

“楝树开花俺就走”,是因为楝树一开花,春天那漫长的饥饿就要结束了,遍野金黄的小麦可以直接用手搓来吃了,村头打麦场的碌碡声和“喝喽(号子)”声也即将响起来了,小孩子也都离开姥姥家帮着大人忙麦收了。

至今还记得,村前那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飘来的那哀婉嘹亮的耙地号子,声声入耳,荡气回肠;听着打麦场上咿咿呀呀的碌碡声,声声入魂,如醉如痴。

如今,青黄不接的春荒已不存在,饥饿早已远去,可我的故乡,我故乡的孩子们,真的因此而比我的童年更加幸福了吗?

所以,看《梦回台儿庄》,最让我心中阵阵作痛的是那句:“我魂牵梦绕的故乡,我温柔而又狂放的故乡,你是否还是旧时模样?”

我的故乡,你如今是否还是旧时模样呢?

我的梦里曾千百次出现过的那颗老槐树呢?还有老屋门前爷爷一圈一圈的“打囤”子,那一声声叫人掉魂的“耙地号子”,如今是否还能眼见耳闻?

我的乡愁不是古人的“千里关山千里念”,我住的这座城市去故乡自驾车不过三十分钟的路程,可除了十二分思念父母之外,我真的不愿回去。对家乡的感情除了想念与牵挂,怯的成分占据着我的心理,且愈来愈浓,并渐渐弥漫。那种迷失与恐惧慢慢升腾,叫我拿不起,放不下,忘不掉。

因为那个今天的桥头村,早已经不是我梦里的故乡。那里早已没有了清清的河水,静静的小巷;早已没有了悦耳的蝉鸣,扑鼻的花香;农药的滥用让孩子们很难再看到美丽的蝴蝶;除草剂的使用让满溪洁白的荠菜花和遍地清香的“野蒜”了无影踪。更不用说那家家户户冰冷坚硬的水泥宅院,不仅仅失去了茅檐竹篱的清雅,同时失去的还有邻里之间的互通有无和嘘寒问暖……

花自飘零水自流,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故乡和所有的异乡一样,谁也挡不住她义无反顾地向前走,只是在前行的路上,是否应该时时回首,看一眼有没有丢下了不该丢下的行囊。

所以,一次次归乡梦,归梦醒来是乡愁。

阅读更多经典散文,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散文频道。
喜欢散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