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散记

发布时间:2024-03-01 04:37:43

在我有记忆的时候,家乡其实不是美的,而给我的印象是贫穷落后甚至愚昧,所以从那时起就希望努力读书离开这个地方。甚至读高中时老师鼓励我们读书的最低目标就是“冲出巴东口”,因为巴东就是恩施与湖北省其他地区的链接点,而在湖北其他地区的眼里,恩施就是贫穷的代名词。

六岁那年,当我第一次兴高采烈地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大哭了一场,因为我们的教室与我想象的相差太远。在生产队保管室的猪圈边的一间小屋里,几块不规则的石头垫着一块不规则的木板,那就是我们的课桌,在地面上的木头或者石头就是我们的板凳。这样的课桌共有“四张”,我们大大小小的十多个孩子就在这样的教室里上课。一年级和二年级挤在一间教室里边,而且没有课本。老师是一名民办教师,语文、算术、音乐、图画、体育都是他大包大揽,可想而知当时的学习条件。记得当我离开那间教室到大队小学上三年级的时候,我才真正用上了课桌凳,也才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课本。

那时生活十分困难,本就不够的粮食首先是必须把计划的公粮交足,把抽出去修川汉天然气管路和修电站的社员口粮留出后,才按照劳动力、非全劳动力、大人和小孩等不同标准分口粮,全年的口粮到春节前后就吃光了。因此,哪怕我们就是些六七岁的孩子实行的也是半农半读,就是上半天课,然后由老师带着到地里劳动半天,种出的庄稼卖掉后抵学费和本子、笔等所花费的成本。到了冬天,还得在大人的带领下光着脚丫子上山挖折耳根、天花粉等作为代食品,否则就要饿肚子。那时,能每天“打乒乓球”(吃洋芋)就已经是很不错了。而每年生产队杀猪分肉的那天,可就是全生产队的老老少少最高兴的事了,虽然每家每户分的肉最多能够吃两顿,但总是能够见着荤腥的。

对于穿,“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前面是日本,后面是尿素”就是最真实的写照。几乎看不到穿带没补丁衣服的人,即使有也是少数下乡的干部。而衣服的色彩,就甭用说,几乎是男女老少“清一色”。

居家条件还算过的去,毕竟那时山区的木材还比较多,基本都住木板房(也有少量的土坯房),但是都比较窄。一个七八口人的家,顶多三间房,一般都是一个火坑用于做饭取暖,条件好一点的做饭用土灶,烧柴草,做一顿饭,整个屋子都是烟。早上起床,每个人都是黑鼻孔。而房屋的楼上楼下都放着各式各样的劳动工具和其他物件。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我已经初中毕业,从乡下农村的初中考进了县一中。看着与乡下有天壤之别的县城,更加剧了想要离开老家的念头。

其实,在我上高中的三年时间里,老家一天一天地发生着变化。当父亲从老家送我到乡集镇上车赴县城上学的时候,郑重地对我说:“儿子,一个人在外不仅要好好读书,而且要养好自己的身体。现在我们不缺粮食了,一定要吃饱饭,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哟!粮食不够了就写信,我给你送去……。”

而那时虽然不会再饿肚子,但因交通条件差,所以每学期只有等到寒暑假的时候才能回家。而每次回家,都明显地感到家里发生着不一样的变化,整个老家的方方面面都在发生着变化。

记得上高中第一个学期放寒假回家,父亲正与母亲在地里种茶苗,而我也跟随父母一起下到地里种了十天左右的茶苗。同时,我发现家家户户都在种。父亲总对我说:“过不了几年啊,我们这里就要富起来哒的,乡政府在我们村里观音阁把地都选好了,开春就要动工建茶厂,工厂办到家门口哒,还怕今后没好日子过啊!再等个四五年,我们的穷日子就到头了……”我看着已过花甲之年的父亲那充满希望的脸和眼,打心眼里高兴。

之后的两三年时间里,老家的变化着实让我这个在县城读书的寒门学子意想不到。父亲在我进高三的那个冬天来到学校,给我买了一件军绿色的大衣,说半年后就要高考了,不能冷着饿着。还告诉我说过年的时候家里就能照上电灯了,我家正在准备新修吊脚楼的厢房,生产队机耕路也修到了离我家不足百米的原生产队保管室……

对于这些过去想都不敢想的变化,父亲如数家珍,兴奋异常。看着头发已经差不多掉完了的父亲,我既感到惭愧,又感到欣慰。惭愧的是因为我上学,年迈应享天伦的父亲还在奔波忙碌不止,作为儿子的我却不能替他分忧。欣慰的是父亲虽然辛苦,但他比年轻的时候活得更有滋味、干劲十足,而且显得比退休之前更加年轻了。

当我高中毕业后,如愿以偿地冲出了“巴东口”,到了省城武汉上学。父亲在我上学的时候,生平第二次到了武汉。父亲在我上学之前对我们全家说:“一定得送儿子到去省城看看,现在我们不是过去的农村人了,日子应该不比城里人差多少了,除了生活之外,不晓得和他们城里人不,到底还有么子差距。”

父亲和我在开学前三天就到了武汉。带着我到武昌、汉口、汉阳到处转了两天后,我明显地感觉父亲比在家里多了些忧郁,常皱眉头,笑得比先前也少了。当父亲离开武汉的时候对我说:“儿子,我们农村和城里差距还大得很噢,你得好好学,等毕业了回去好好地为老家建设出点力。”我答应着,其实那时的我何尝想过再回到老家呢?

等到毕业分配,我有些不舍地离开了武汉回到了山区老家,而表面却显得义无反顾。其实,并非是为家乡建设出力做贡献,我没有那么高尚。仅仅是因父母年近七旬,按照传统的观念,我必须回到老家为父母养老,让年迈的父母能够颐养天年,毕竟我是父母唯一的儿子。

回到家乡的日子,每天都在见证着家乡的变化,地覆天翻。我所在的县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年复一年地加大投入,二十年里,不仅面积扩大了近两倍,高楼林立、鳞次栉比,修起了宽五十米的楚蜀大道,而且“三园一都”吸引无数外商来咸投资兴业,带动了工农业、交通运输、旅游业等蓬蓬勃勃发展。县城居民用上了管道燃气,很多还开上了自家的小汽车。坪坝营森林公园、黄金洞成为享誉湖北甚至全国的名胜风景区,随时可能与曾今只能在电影或者电视里看见的黄头发白皮肤、黑脸庞的外国游客不期而遇。

老家的农村,生活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希望小学如后春笋,孩子们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放学后不再用打柴放牛割猪草,有了安心学习条件。再也不会因吃穿而发愁,甚至大多数人和城里人一样过起了粮、菜上街买的日子,原因在于经济林取代了口粮地,现代农业取代了传统农业,现代生活取代了传统生活。仅我老家所在的小村乡,茶叶面积超过两万亩,粮田变成了茶园,茶叶加工企业超过二十家。过去的木板房和土坯房不断地被小洋楼取代,铺上了地板砖、木地板,装上了封闭阳台,屋内干净亮堂宽敞了。做饭已很少用柴草,取而代之的是沼气、电饭煲、电炒锅。家家户户电灯电话电冰箱洗衣机,甚至还有的装上了空调。摩托车成了家家有的代步工具。电脑、手机都已成了如筷子般的日常必备用品。农村百姓文化生活也有滋有味,每个村都建起了文化室,组建了舞蹈队,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喜事新办,移风易俗,红红火火。

年过八旬的父亲常说:“我退休的时候,村子里没有电,所以那年在武汉,我感觉最大的差距是文化生活,电灯电话像神话,冰箱洗衣机像天书,空调电脑没听说过。你看现在,这些东西都成了‘黑毛猪儿’家家都有哒。我们现在农村人比城里人享福哦!你看,过得环保,空气新鲜,吃的蔬菜都是绿色有机的……”

听着父亲的话,我也感觉从没后悔回到了家乡。而我还在见证着家乡的变化,曾经希望离开老家的人,现在确实离不开老家了。如今,我希望的是重新变为一个实实在在的农村人。

阅读更多记事散文,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散文频道。
喜欢散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