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美,古来共谈,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然而,人们谈的最多的,还是山的灵性和水的神韵。
于是,突然,就想行走,独自到灵台山去走走。
行走灵台的意义,在于读山,读远山的沉稳苍茫,近山的内敛青幽;在于读水,读潭溪的奔腾浩荡,读山涧的纯净幽咽;在于读寺,读古寺的沧桑质朴,读新庙的俊伟雄奇;在于读禅,读禅意的空灵迷濛,读佛经的隐晦苦涩……
独自行走于灵台,行色不必匆匆,思想是解放的,身子是自由的。想走就走,想停就停。随时可以改变行程计划,随时可以调整行走方向,随时都会转变游历心情。或是为了见一面住寺高僧,聆听讲道?或是为了再品尝一次佛家素食美味,瞅一眼灵台美丽的小尼?
上山的路被人工一次次修理,路是更好走了,却没了拙朴的韵味。于是,脚下轻松,一路走,一路停;一路行,一路走。见到相识的高兴地打个招呼,见到不相识的也不必理睬,只顾自个走路。
美,不只是靠眼睛来发现,更是需要用心来解读。佛教称自然界的一切外在体貌和形态为色相,美好的色相自然会让人产生强烈的欲望。特别当我再一次置身于神奇瑰丽的灵台山,远望雨后初霁的浅山微黛、青峰巍峨,这份感受尤其强烈。佛说万境由心造,灵台山的美丽皆由行者自己感受。灵台无处不风景,那天那云,那山那水,那木那草,那路那石,连独行的我也是一道风景。行走灵台,只见茂林修竹,芳草凄凄,秀峰突兀,形态可掬。徜徉于林间小径,我观山,山睹我。行走山间,山野不再寂寞,便有了生机,有了活力。行走中,美丽的瞬间都是来自于心灵的感受与体验。
读灵台,得先读懂灵台的寺宇,而读懂灵台的寺宇,得先悉心领略灵台神奇仙韵。远远地从山下仰头望去,便见得在山谷间,一片壮观的寺群傲然耸立于山间谷地,这便是名闻遐迩的圆通寺了,因了当地一位神仙欧阳真人云游至此,也因南海观音座前神龟在此受得心法,还因了现代种种各样离奇传说,溢满了灵气的故事,徒增了许多神秘,构成了灵动的世界,助长了造访者的游兴。圆通、福源、醉峰、翠峰,一山四寺,究竟供奉了几尊菩萨神仙,行者不必计数,但山间寺庙兴兴废废,却是不争事实。
大雄宝殿门前的一首诗:“荣辱纷纷满眼前,不如安分且随缘。身贫少虑为清福,名重山丘增业冤。淡饭尽堪充一饱,锦衣哪得几千年。世间最大惟生死,白玉黄金尽枉然。”又想向行者说明什么呢?灵台是博大精深、耐人寻味的,千年孤独却从容不迫,看世事浮沉、人间冷暖,淡定自如。行走灵台,怎不因它那份对命运和世事的从容油然而生敬意呢!
还没有开始攀登,漫山遍岭的翠竹便已映入眼帘,而置身于灵台山的时候,便会被不期然而出现的浓密的竹海包围,暖融融地,让你沉醉于其间。古寺旁边的竹丛,更让人惊异于它浅浅的禅意,有的从石罅里奋力地探出身来,以旺盛的生命力,不畏辛苦不惧风霜;有的如同痴心的奇女子毫无怨言地依偎着大山强健的胸膛,在几无依靠的山崖间,绿叶扶疏,但却零乱而有力地伸展着根系。但阳光是慷慨的,它饱蘸深情地渗透了片片竹叶,于是缕缕幽香随风飘散,巍峨的灵台多了一份妩媚,多了一份娇艳,让人感悟出生命的顽强,为生存而拼搏的勇气。
行走灵台,万不可遗漏灵台山谷中的瀑布。密林中涧水潺潺,或舒缓如愁肠百转千回,或湍急如骏马奔腾,而或凌空一跃,飘飘洒洒,纵身跳入山谷,轻灵而飘逸,真乃一道绝妙的景致……
行走灵台,好似一次心灵的跋涉和生命的反省参禅。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阅读灵台山,是否也有三重境界?
才上灵台,怀着对灵台的山山水水的好奇与新鲜,对一切事物都用一种童真的眼光来看待,万事万物在我们的眼里都还原成本原,山就是山,水就是水。然而,红尘之中有太多诱惑,在灵动的山水之间,仔细体会了才猛然发觉,虚伪的面具后是一具行走的躯壳,有太多的欲望难以满足,有太多的潜规则难以理解,一切如雾里看花,似真似幻,似真还假,山不是山,水不是水。但是,如果能真用心地去体会,就会多一份理性与现实的思考,山不再是纯粹的山,水也不是单纯的水了。这时,看山还是山,水还是水,只是这山这水,看在眼里,已有另一种内涵了。
在灵台行走,会有着许多在非行走状态下永远不会产生的思索,会使触目所及的时光和回忆变成黑暗与星空。也许,行走就是生命的火把,燃起思想的烽火;也许,行走就是思想烽火上,那最耀眼的火焰!
行走,永远都是对生命真知的不断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