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清明节”
陈宣章
时下,与清明节有关的事情热门。民政部门已经预测:4月4日清明节那天祭扫人流和车辆分别达到250万人次和23万辆次。媒体报道了三年前毕业于上海理工大学的龙华殡仪馆葬礼策划师郑雯静,这位25岁的“80后”女孩“执导逝者最后的人生电影”。媒体还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场最好的葬礼”。媒体还报道了“不让逝者‘落伍’,清明祭品iPhone4热卖”。媒体还报道了:三年前殡葬业招聘会吸引了数千人应聘,最终108名大学生入行成为殡葬员,其中竟然有一名硕士以上学历者。“3年内,仅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又陆续招聘大学生50余名,其中包括博士生1名,本科生15名”滨海古园相关负责人透露:“我们当时招聘的大学生基本没有人走,以前有忌讳,但这两年越来越多人要进来。”媒体上说:“新人年收入约5-8万,较同龄人属于中等偏上。稳定的收入是殡葬业吸引高素质新人的一个原因。”看来,殡葬业很是红火。
中国人讲究“红白喜事”:婚礼和葬礼。两者都必须在一特定场所举行,必须有亲友团到场,一定有人发表现场谈话,特定的服装,特定的音乐,事情办完之后,大家伙还得聚众搓上一顿,诸如此类等等。“红白喜事”名义上是喜事,却家家为难。此事古已有之,清·杨静亭《都门杂咏·时尚门·知单》:“居家不易是长安,俭约持躬稍自宽;最怕人情红白事,知单一到便为难。”
一个人的人生有三个节点:出生、婚礼和葬礼。出生要年年过生日,逢5逢10及50,还要大办。终究生日数量多,不如婚礼和葬礼办得悬乎。现今已经不提倡“婚礼节俭”了,结个婚,除了婚房、全套家庭设备、用具,婚礼的规格越来越高。许多新人及其父母都要负债运行。这里就免谈了。
毛泽东在1958年5月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专门讲了红白喜事的辩证法:“中国人把结婚叫红喜事,死人叫白喜事,合起来叫红白喜事,我看很有道理。中国人民是懂得辩证法的。结婚可以生小孩,母体分裂出孩子来,是个突变,是个喜事。至于死,老百姓也叫喜事。一方面开追悼会,哭鼻子,要送葬,人之常情;另一方面是喜事,也确实是喜事。你们设想,如果孔夫子还在,也在怀仁堂开会,他二千多岁了,就很不妙。”
根据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的调查显示:上海市就有260万老人,其中73万老人与子女分开居住,而单身独居者已经超过了16万人,子女都不在上海的单身独居老人0。43万;子女都不在上海、年龄均在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夫妇达到1。61万人。看来,殡葬业还会红火下去,钱途无量。
可是,对于老百姓来说,现在有一句话:“死不起!”先看看上海及其周边的墓地价格,最低2-3万,还有6万以上的,更豪华的16。8万。我想:大概还有超豪华的。上海九天陵园墓地2008年最低价格30588元。以后,随着CPI、工资增高,墓地价格只会升高,而且涨幅更快,因为土地越来越少了,死人越来越多了。死人与活人争地皮,要不,为什么大楼越造越高?墓地资源匮乏、殡葬费用过高、生态环保葬变味等问题,导致“‘死不起’成普遍性社会问题”。
上世纪末,以苏州民政部门为典型的大发塔陵财就延续闹了十年。他们早就说过:“10年后小房产可以翻十倍。”结果呢?一场闹剧,老百姓受骗,骗子们暴富,少数贪官当了替死鬼。
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说:“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但是,自古以来的“白喜事”都是老百姓的“难事”。现今,“死不起”成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成为文明社会的大丑陋,折射出了民生艰难的“四大悲哀”:
1。活人的悲哀。“‘死不起’成普遍性社会问题”的背后就是金钱的浪费,就是奢侈的铺张。现今别说葬礼,每年清明节祭祀用品除了“金元宝”、“锡箔”、“高档烟酒”、“冥币”等等传统祭品,竟然有“微波炉”、“柜式空调”、“数码相机”、“平板电脑”、“奔驰车”、“别墅”、“香奈尔女包”,“iPhone4”,甚至荒唐到纸质“美女”。祭品店家号称:“要让永别的亲人也能跟上潮流。”当然,这些祭品的利润巨大,例如:一个“iPhone4”27元,而且热销。上述高档祭品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这是活人生存的悲哀。这种悲哀无法躲避,难以摆脱,是悲哀之中的大悲哀。这是人民生存幸福的最大障碍之一。
2。文明的悲哀。文明的社会应该是厚养薄葬、丧事简办。这是对死者最大的尊重,是对人类繁衍最好的保障。人类最重要的文明传递是“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而不是把精力、金钱浪费在已消亡的生命身上。这种风气是对现代文明的最大破坏。
3。自然的悲哀。人从自然中光光走来,就应该干净地返回自然。这是对自然的尊重,对自然的回报。如果带上昂贵的金钱、豪华的墓地,成为自然的负荷,实在是对自然的大不敬。这种大不敬必然导致大自然对活人的惩罚。
4。法律的悲哀。我国早就有殡葬法律法规,各种殡葬管理有严格的规定。社会上那些大发死人财的人兴风作浪,竟然没有人去阻止。媒体上没有正义的呼声,却有跟风的报道。这难道不是助长歪风邪气吗?我们的民政部门对死人经济的危害认识不清,所以最终导致了今天的“死不起”现象。这是法律的悲哀,这是和谐社会的悲哀,更是文明社会的耻辱!
政府不是规定提供便民基本服务吗?全套式殡仪基本服务330元。可是,实际上先人去世后,亲友一般都希望办得体面一点,这就必然导致额外的支出。记者调查发现:遗体进入殡仪馆后,如果要完成一个较为体面的葬礼,额外的支出不菲。在殡仪馆公开的数十项收费目录中,近2/3被列为特殊服务收费。例如:殡仪拍照收费30元/张,而电脑制作一张含相架的8寸遗像要收100元。如果要办告别会,告别厅门口和里面的围幕横幅收费2800元/套,挽联300-600元/对,鲜花圈使用费100-600元/个,鲜花篮118-188元/个,如果要使用守灵室,1000元/天,不足一天按一天计算,要用来拜祭灵柩、祭酒的另议,鲜花灵车则更高达3800-8800/辆/次。即使是基本服务330元,加上接运遗体、火化费用、领回骨灰,实际上是3000-5000元,而且连个简单的告别仪式和花圈都没有。
据了解,目前殡葬服务执行属地处理的原则,殡葬服务品也限定在馆内购买,因此殡葬行业也被打上“垄断”、“暴利”的烙印。殡仪馆属于“自收自支”公益三类行业,意味着政府财政不投入,“靠自己生存”。殡葬基本服务项目属政府定价,其余特殊服务采用备案制度。特殊服务项目收费奇高,而且很多环节依然暴露出各种收费陷阱。
《新民晚報》报道: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也在叹苦经:油价上涨,遗体火化“烧不起”,火化一具遗体亏260元。业内人士透露,火化环节亏损严重,也曾向相关部门反映。但因为殡葬暴利已经饱受诟病,此事后来就不再提起。
现在,老调重弹,究竟是涨价还是又是“不再提起”,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