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着炖土豆味的聊天记录
还有半个小时孩子就放学了,我正在火炉边削土豆皮,打算炖土豆,今天必须得炖土豆,不然儿子回来又要用绝食写作业来对抗我了。就在这时,电脑上弹出一个QQ对话框。我已经隐身沉默很久了,QQ好友基本都没再联系,会是谁呢?
走近一看消息是文友:“恭祝您和家人岁岁平安,新的一年有更多佳作给我们分享。”
真是惭愧,我QQ空间已经关闭很久了,没再给大家分享什么。这个文友也不知是什么时候加的,也没聊过,只是我在11月5日上传了一篇日记体散文《候鸟(上)》后,TA评论并转载了。之所以写成TA是因为不知道TA的性别,没法确定是该用他或她。
TA当时这样评论《候鸟(上)》:“上午在手机上看了你的《候鸟(上)》,下午又看了一遍。真好——写得真好,有这样的生活阅历真好。我的城市在长江边上,没有西北的生活经历,记得2012年5月去了一趟延安,后去壶口,能感觉到那种昴野苍茫的高亢。可惜没能去洛川。江南没有苹果,摘苹果的农活,市场交易的诡秘,和西北人的朴实,让我羡慕你的生活,你的文笔,和笔耕不辍的富集。感谢你,多写这样的好文章,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西北生活! ”
我当时立刻回复道:“我看见你转载了, 有些惭愧没有写得足够好,谢谢赞同鼓励。 ”
后来我又上传了《候鸟(下)》,TA看后这样评论道:“终于读到《候鸟(下)》了,说好可能太没有力量。大西北的生活,过去在文艺作品中看得多,像这样平实的记录还是第一次读到。那种乡村公路的夜行颠簸让我想到《羊脂球》,也联想到长途旅行的日子。尤其西北人的淳厚朴实跃然眼前,只有用韩浩月的一句话——文学精神中应该包括力道、劲头、朴素、厚实。《候鸟》都有。
我当时想了想,回复道:“谢谢来访留评转载,承蒙过赞,非常惭愧,特别珍惜这份鼓励,谢谢。另外,您先前转载的《候鸟(上)》,后来有所修改补充,如果您真的喜欢,还望删了重新转载,以最新的为准。”
后来我看到TA重新转载了《候鸟(上)》,之后与这位文友就再也没有联系过。但是一般遇到这样认真看文章的文友,我再忙也会及时回复。
我:“你好,正好我最近有些想把《候鸟》改编成剧本,您是最看好《候鸟》的人,想征求您的意见,不知可行不?具体改编时里面肯定要加入若干主人公和一条主线,比如情感或者别的什么。”
文友:“非常好!恕我冒昧,我已经把《候鸟》下载了,想整理一下,但侵犯你的版权……《侯鸟》的素材太丰富了。”
我:“你署我名字就行啊。但是我还不知道你是?你是想……”
文友:“不要怀疑,我的目的仅仅是欣赏。太喜欢这篇作品了。”
我:“那就好,谢谢您看好它。我这两天在加紧创作一个中篇,正在修改完善,同时也在写它的剧本。一时半会儿还不能发表出来。所以《候鸟》只能以后再改编,改好后会发给你斧正。”
文友:“写成剧本要有很好的人物和剧情基础,主线和人物形象需要下力气刻划,要是放在以前,一定有编辑喜欢她。”
我:“请您把对我的具体意见和建议发过来,我现在得做饭去,孩子马上放学了。11:00放学,乡镇作息时间。”
文友:“对于《侯鸟》我会有时间琢磨的,但一定会给你,是你的劳动成果,非常希望这篇作品成功。但不用对我有过高期望,根据你目前的作品成熟程度,我自信能帮助你。”
我:“先谢谢您,还望多提宝贵意见,不吝赐教。”
文友:“你的日志我看过一些,记录一些随感而发的东西是很好的习惯,但更多精力要花在打磨一两篇作品上,这是我的经验。你的生活丰富,文笔也很好,只是在谋篇布局上还不够成熟。你一定会成功!!!”
我:“是的,我已经注意到了,所以现在不再急于发表了,而是在不断地写写写,改改改。但是我仅仅是业余的写作者,很少有机会露脸,成功实在不敢奢望。顺便问一下,你是编辑?哪个刊物或者网站的?您怎么会在我的编辑列表中?一直也没机会交流请教。另外,在哪里可以看到您的作品?”
文友:“相互间暂先不需要有过多了解,浪费时间。待我对《侯鸟》有关健构思后再向你敬言。记得你的日志写过:埋头耕耘,不问收获。所以板凳需坐十年冷。”
我:“明白。”
文友:“再见,按自己的计划走路,希望此时的对话不会影响你的创作计划。”
我:“不会的,反而觉得是一种鼓舞,好比严冬的暖阳,我会继续努力。最近QQ空间关闭着,回头有空设置开放。再见。”
正好听见孩子的脚步声故意跺得重重的象压路机开过来了一样,温暖的火炉上炖土豆“突、突、突”地冒着热气,满屋飘香。
作者:颖骄/QQ:1670403438/2014-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