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南谯
文/魏来安
美丽南谯,历史悠久。但,就南谯而言,我真正对它的了解还是这次的采风活动。历时三天的采风活动使我对南谯才有了真正的了解。
据史料记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南谯属楚之地,秦汉三国时期,称南谯州。明初省县入滁州,1912年废州为滁县。1983年撤销滁县,改设滁州市。1992年12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地建市,原县级滁州市分设南谯、琅琊两区。1993年元月南谯区政府正式挂牌成立。
南谯区位于苏皖两省交界处,东南隔江与南京仅50公里,西距省会合肥仅百余公里,是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的桥头堡,且腹地广阔承载力强。是融入南京都市圈,联络浦口区的前沿地带。以风景秀丽的琅琊山系为分界线,紧紧环抱皖东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滁州市。地处沿海向内地的过渡区域,是开发皖江、呼应“长三角”、联络大西部的前沿地带,是城乡互融的重要地区,是投资兴业的理想场所。美丽的南谯生态优美,人杰地灵。
本次采风活动,让参与采风的文艺家们饱览了南谯的山川秀色,品评了人文景观,每遇景点个个流连忘返。四十余人的采风团在 风景如画的乌衣镇姑塘新农村集结后,第一站就是施集茶场。施集素有“皖东茶乡”之美誉。当日,阳光明媚,天高云淡。在视野之中,秋日的施集茶场依旧生气盎然,绿油油的茶园四溢着茶的芳香。诗人、画家、摄影家频频走进茶园,他们欣赏着品味着这秋的美景。他们一边捉弄着茶的嫩芽,一边拍照尚在开放中的茶花和茶园新貌,仿佛置身于温暖而又烂漫的春天。此时的我喜悦之情难以言表,心中默默的念道,施集——我爱你。
离开施集茶场,我们一行又来到孙刚新村,孙刚新村坐落在青山绿水之中,原始村落经过打造新建,如今已焕然一新。村中有一泉,叫“葡萄泉”,它古老而神奇。美丽的村庄地处山谷,四周群山环抱古木参天。几株千年古树立于泉旁,仿佛在守卫着这块圣地。大家围拢在泉边,欣赏着从水中冒出的一串串气泡,气泡象一串串葡萄,很是神奇。“葡萄泉”也因此而得名。目睹此景,艺术家门声声称绝:真是天工造物,妙哉!妙哉!
车载人行,峰回路转,不觉又到了九天峰度假村。美丽的度假村山水环绕,好一派休闲佳境。大家漫步在绿草茵茵的堤岸和垂柳依依的小道上,只听摄影家门的相机快门“咔嚓、咔嚓”响个不停,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留下美丽的靓影,也留下了度假村的山湖风光。诗人放歌,画家描像。一路风光又来到大柳草场,原始的草场绵亘起伏,一望无际。天公作美,恰逢此时它送来了细绵的秋雨,使中华结缕草挂着水珠,使草坪湿润而翠绿。艺术家们三五成群,有的呼喊着心声;有的呼吸着清新的草香;他们激情的狂奔在草原上。诗人蒋林眺望着蒙蒙的远山在吟唱;著名作家贾鸿彬看着山水在构思;摄影家孙波却留下他瞬间的美景。杂乱的人群有的越过草丘,走进草场深处,有的在寻找角度为草场留下精美的画面。我也用手机留下了远方的山和盘旋的鸟------
美丽的南谯,使我心旷神怡。次日,我们在区委宣传部长尹虹女士的安排下,观光了华东处女之地——皇甫山。皇甫山素有华东西双版纳之美称。虽是深秋时节,但这里依然山深林密,溪流潺潺,高耸入云的水杉木、葱茏的松树肃立风雨之中,绿意不减。采风团一行,沿着曲径的山道跻攀而上,一路风景,一路畅谈。行至弥陀寺,民俗专家汪宗文畅谈南谯贡茶的历史。美哉皇甫山,奇哉黄甫山。这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所在。我看过泰山的雄伟,也欣赏过黄山的秀美,但我更爱南谯的黄甫山。秀美的南谯山水,使我对她产生眷恋之情。一种赞美南谯山水的激情便涌入脑际,也许是蕴藏在心底已久的情缘,我便大声疾呼——我爱南谯。
参观古流关是我多年的夙愿。在去古清流关的路上市文联主席路传新先生向我介绍了古清流关的现存历史。他说,古清流关是我省重点保护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南谯的见证。古清流关在滁州市城西25公里,南唐建关至今已有1000多年。其古战场、古关隘、古驿道,为全国罕见的三古遗址。今人行走其中,感到清流关兼有历史的厚重感和自然的清新感。清流关古时作为地势险峻的关口,易守难攻的据点,清流关成就“金陵锁钥”的佳话。清流关地处要害,南望长江、北控江淮,是出入金陵(南京)的必经之地,被誉为“金陵锁钥”。这里地形险要、悬崖峭壁,山高谷深,在此设关真是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我踏着古人足迹,揣着古人的心愿,呐喊着:我来了------
如今,清流关的后人凭借其茂密的森林和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打造了一条户外徒步、游览山水的佳选之地,也成为珠龙镇一个潜力无限的旅游景点。所以,与我同行的作家说,清流关相当于古代的国道。当攀至清流关的关隘,阅碑石上残留的铭文,就知清流关是滁州历史的一个精彩片段,也是滁州人文勃兴的渊薮之一。《滁州日报》副总编王连侠女士与省文学院副院长许春樵先生就清流关的源流,饶有兴致地谈论起欧阳修《丰乐亭记》所记姚凤、皇甫晖和那场历史深处远的战争。美丽壮哉的清流关,使我更爱南谯,这里是自然与人文交相融汇的所在。
采风来到了覆盖百亩土地的大柳镇、曲亭村凤胜食用菌种植基地。据悉,该菌菇基地以麻栗为培养料,是一家以香菇、木耳、灵芝制种,种植、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胡老板介绍,目前大棚内种植的主要是香菇,每年能有60万斤的产量,产值达360万元,主要销往滁州、合肥、南京等地,占据滁州本地香菇市场的百分之八九十的份额。目前香菇的产、研、销一体化发展模式运行良好,生产规模也在进一步扩大,现已建香菇大棚100余栋,有效地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我说我爱谯,因她是生态型的南谯。
在滁菊生产基地,我们走走停停,观赏这里美丽的景色,当我看到一处的漂亮的滁菊时,我不由地停下了脚步,用手捧起它的花瓣嗅着它的清香。这里的景色实在是迷人,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有生机且充满活力的美景。它美的另人陶醉,美的另人痴迷,美的另人赞叹不已!瞧那山坡上的滁菊花,正开得轰轰烈烈。有的是黄色;有的是白色;有的是粉红色的。它们有的象一个个害羞姑娘的脸颊,也有的象睡梦中的少女。一片白菊象一树梨花,雪似的白,纯洁而美丽。此时我想起了黄巢的诗:“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我闻着花香,细细的欣赏着这驰名中外的滁菊。在加工厂,我看到每片花瓣都白白的,隐隐约约的还能透出一丝绿色来。看一朵,有独特的美;看一支,有开放的美。花朵烂漫似白雪,花香四溢满天涯。滁菊有着令人佩服的勤勉、热枕、刚毅、执着的独特风格。它们一簇一簇的群放,一簇一簇的花儿散发出清香,更是令人着迷。花儿们就像是一群群可爱的娃娃,争先恐后的让人们来观赏自己的艳丽风采!啊!美丽的南谯,你物产丰富资源广博,我爱你——南谯。
南谯的山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给我现在的岁月里产生了丰富的想象,给我今后的岁月里增添了美好的向往,它始终寄托着我的无限情思,产生了美好的遐想。
魏来安
于2014年11月26日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