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秋的从前

发布时间:2024-07-07 06:14:20

时常想起从前,想起从前的地方从前的时间从前的浪漫----小村庄小时候均归于从前。灶膛中燃烧成灰的余烬,是高粱秸杆和玉米秸秆的化身,它们乃炊烟的“从前”。凉风下瑟瑟悸动和低低摇曳的茅草,遁入洞穴与泥土的螟虫,是秋天匍匐行经的从前的美妙。

你看----从前在从前的秋风中低语。从前与从前叠合在一起,使我们恍若进入一段熟悉的时光

你看----儿时的伙伴、草坡和牛羊重新出现,邂逅重逢相遇在一条条羊肠小道上,我们身后一个个小背篓里装着新鲜的村庄。

袅袅的炊烟是一首诗,在乡土的绿野上抒情

悠悠的童年是一盏灯,离开村庄越远,阻隔越多,它会照得越高越亮。它能驱走人心头的阴霾,抚慰遭遇的坎坷,时刻提醒和谨防你误入歧途。

弯弯的明月下,蟋蟀遁入场院的泥土和石墙中,吱吱唧唧的嘶鸣,陪伴不羁的孩提时代----那静静的黎明,那红红的炉火,那喷喷香的大米粥和玉米面大饼子,把孩子们从香甜沉睡的梦中唤醒……

走过岁月的坎坷,脑海里总是对村庄有一种固有的情愫----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浪漫清纯,明媚夏日蝉嘶蚂叫的乱花迷离,硕果金秋寥廓清寂的风高云淡,数九寒冬皑皑白的冰清玉洁。一切的一切均在昭示着我们:人生的每一步,都没能逃出过秋风的吹拂。谁什么时间启程,来来去去的人和事,秋风都记得明白。就像我们无论走多远,都离不开慈母爱的视线,总是深情地牵扯着你呼唤着你漂泊的灵魂回家。

不是吗?无论身在何处行至何时,不能忘却的依然是童年那刻骨铭心的苍白贫瘠,那难以忘怀的趣意无穷,那依依不舍的浩荡舒长。在轮回的季节里,反反复复地演绎着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故事。

不是吗?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被绑在秋风里,慢慢地与时光一起休戚。

穿越都市一条条繁华的街道,走出人群一阵阵热闹的喧嚣,就可以回到我梦里的村庄和历历在目的童年。

那里是一个水的世界,那里到处都是沟沟坎坎坑坑洼洼鱼虾欢跃,那里有金色的稻浪,那里有美丽的红海滩,那里有神奇的芦苇荡,那里是吉祥的丹顶鹤栖息的地方。每当惬意地乘坐在爸爸“驾驶”的小船上,吱吱呀呀穿行在芦苇的迷宫中,就觉得心情是那样的爽朗----摘一片苇叶,卷成小小的哨子,放在嘴边,能吹出各种悦耳的乐音;再用几片苇叶三折两叠,就能叠成小小的“风车”。于是,那一个又一个湿漉漉的梦想转呀转……深秋,金灿灿的苇杆上,摇曳着一团团芦花。远远望去,就像一片波涛起伏的海洋,苇絮飘飘,白雾茫茫……

很久都没有漫不经心的感觉了,甚至看到一种漫不经心都会愕然而唐突的去想象那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明明触手可及但却触之不及,太多太多的东西就像孤烟似的形象而具体,笔直笔直的,连个弯都不绕地横陈在面前。但是每每想伸手去把握的时候却又都飘走了,而且走的那么清逸和洒脱,仿佛它知道了一切,知道我把握不住,知道我会去抓拿一样,就那样若即若离地飘散了。

其实真正想弥补的东西一开始往往都是被嗤之以鼻的对待。也只有这样,冥冥中才能衬托出弥补的无助和徒劳的可笑。

其实仔细想想也是这样,对过往的眷恋只是舍不得一种习惯罢了。既然是习惯,就一定会随着环境而变化,所以弥补就成了一种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似的纯粹精神层面的仪式了,它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其实际意义,说白话一点就是瞎掰----不过人的悲剧和无奈就在这里,明明知道是瞎掰却偏偏还要去掰。在现实中参透,在思想里寄托。

一首歌可以寄托怀思,一个不经意的画面可能是对某一年的唯一一个能称之为诠释的诠释了。这一年除了这一个画面几乎没有任何可以追寻的东西了,这样想来不免会伤感起来。不过,人有几个这一年?而这一年的唯一注解却仅仅是一个不经意而又似曾相识的画面罢了……

某个天色蓝蓝的午后,某个微风沙沙的秋夜,某一阵衣襟飘然的留香……也许就这样渐渐地老了,时间渐渐地没了,生命渐渐地末了。老了,习惯又变了,总是情不自禁地去甄选到底哪些值得自己去珍惜?又有哪些甘愿自己去挥霍?不知道,也没人知道。也许只有这样才能有凄美的往事值得自己在孤独时去低声吟唱----至少我的岁月真心如歌,至少还喜欢从前,喜欢从前蓝蓝的天。

2014年10月17日

阅读更多经典散文,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散文频道。
喜欢散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