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乡侧记

发布时间:2022-11-05 15:25:46

客乡侧记

秋高气爽、天朗气清,丽日东升,风轻云淡,碧空万里,进入客乡茂林山域,曲折迂回的林荫山道,车疏人虚,汽车在蜿蜒丛林,如游蛇般穿梭。

国宝朱老总,业界女强人,虽为女儿身,难蔗三粗体。国脸显霸气,度步有方形,为人常怀感恩心,营销练达够执着。带着果树专家,著名教授黄东来,前往广东梅州作蜜柚种植施肥管理技术的传教授课指导,高大魁梧的黄老师,虽古稀之年却容光焕发,气质高雅,宛若花甲年华;授课解业,条理清晰,通俗易懂,果农赞不绝口。

我们的首站是百侯镇,百侯旧称“白堠”,民国以后改为百侯,取“多出人才”之意;是“华侨之乡”,全镇海外乡亲有3万多人;是“干部之乡”,百侯人才遍布全国及世界各地;百侯镇民风淳朴、风景优美,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镇。古往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诗书世家”、“一腹三翰院、一同怀四魁”的典故流传九州。有“侯山十二景”、“马寺晨钟”、“古榕阴下”、“西岩朝翠”、“东廓晚霞”等景点,素有“文化之乡”。

当晚我们下榻大埔县城,吃完晚饭我们沿溪堤路徒步走五公里到西湖公园,参观大埔蜜柚节布置场景,却意外巧遇大埔县委书记晚间巡查蜜柚节布景;朱总自然少不了和书记热切交流。

第二天我们的目标是蕉岭县,虽秋风徐徐,却热气不减,行驶在绿树成荫的山路上,听闻蝉鸣鸟叫,深呼允吸天然氧吧般的清新空气。走进三江交汇的三河坝,远远就望见了气势如虹的朱德纪念大桥;大桥上行人如织,车水马龙。与朱德纪念大桥遥相呼应的是矗立在江畔的三河坝烈士纪念碑,纪念碑无声诉说着发生在84年前那一场激烈的三河坝战役。让我感慨万千,三河坝战役是八一南昌起义后,朱德元帅独立指挥的第一场战役,虽然这场战役失利,但朱德元帅审时度势,主动撤退,为后来组建红四军保存了力量。梅州大埔因在三河镇留下了开国功勋朱德元帅的足迹和战斗事迹,被认定为广东首个中央苏区县。

匆匆从蕉岭办完事,经梅州又返回大埔下榻。

第三天,此次行程的最后一站松口镇,有千年历史的松口古镇,是客家先民南迁的始居地之一,经千百年孕育,保存着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昔日粤东商贸重镇有着“自古不认州”的盛名,它是明末以后客家人出南洋的第一站,也是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的策源地之一,其客家山歌更驰名中外,文物古迹天然风景比比皆是。现在这个岭南古镇正在新城镇规划建设的推进中重铸辉煌。梅州千年古镇松口是客家先民由闽迁粤的始居地之一。

松口有句震慑人的话:“自古松口不认(嘉应)州”。弹丸小镇,竟然如此厉害?松口地处闽粤赣三省交汇处,水陆方便,历史上便是商贸重镇。查阅松口各姓族谱,唐代便有汉人陆续迁入松口,宋末元初,来自福建的汉人大量迁入。由于百姓杂居,松口居民姓氏超过120个,为全国罕见。明末清初后,松口人口爆满又纷纷迁移外地谋生。

古火船码头历百年沧桑,穿过明清时期的世德新街,记者来到松口古火船码头。老松口人邱建光介绍说,这里依然是百年前的旧貌。江西、福建及蕉岭、平远一带人出南洋均从松口火船码头搭乘电轮,由汕头港转乘大轮。这里成了历史上华侨飘洋过海生离死别的第一站。正携妻子在此留影的印尼华侨黄定波感叹说,码头是他回国寻祖的重要地点,看看祖辈背井离乡的起点,才解心中情结。

学者谭元亨称,松口之所以不认州,更重要是松口人对海外通邮、通航、通商均不用经过嘉应州城,海外信件的信封上只要写明“中国汕头松口转某村某人”,便经汕头港直转松口,可见当时的松口之繁华。

在松口讲课前,我们走马观花似的游览了叶帅故居,叶剑英故居在梅州市雁洋镇虎形村。不少到过叶帅故居的客人都惊叹地说:雁洋是块“藏龙卧虎”宝地。不错,你站在雁洋最高的五指峰上往下看,便可望见两条白练般的长河环抱着一座椭圆的个山,而山形似一伏卧体憩的巨虎,而这“巨虎”就是虎形村。故居是泥砖砌筑的农舍,属粤东地区客家围屋。坐东朝西偏南。整座围屋共有15间房屋,进故居左侧后角边两间是叶剑英少年时的卧房。院内整洁清静,远处青山含黛,四野田园青翠,卧石听涛满山松色,开门看一片蕉声,环境优美。1897年4月28日,叶剑英诞生在此,并度过童年。叶剑英元帅纪念馆位于故居左侧。馆前竖立2米高叶剑英戎装铜像,门楼上镶嵌杨尚昆题写的 “叶剑英元帅纪念馆”烫金大字。门楼两边装饰浮雕,反映叶剑英革命生涯。

梅州之行基本圆满成功,但启程归途听信他人馊主意,异道返回,突遭遇塌方,更有滂沱大雨之凶险,所幸平安抵家,犹惊魂未定。

阅读更多经典散文,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散文频道。
喜欢散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