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诗祈祷

发布时间:2024-08-30 01:22:05

呵词语破碎处,要用什么来对治?

是本能仿生?是写作修复?

或者说,现代魔咒,靠抒情传统来解除?

疼或者抽象与本能,能够召唤理想化状态?

这就是“道始于情”。也就是“诗发于中(内心)”。

只因词语破碎处,人既滑向非人,诗也滑向非诗。

一线生机,一声醍醐,名为怀待,实是一种埋伏。

而抒情信仰,包括抽象抒情,将是破碎之处的传奇。

仿若梦想的蜘蛛丝,仿若抒情的回音壁,制造了美感震惊。

这美感震惊,像蛹一样,若不能走完破茧的逻辑规定,又如何靠近。

而内心的知了,若不契合抒情信仰,叫出来的也就不是什么好声音。

抒情信仰与美感震惊,在词语破碎处,在生态困扰中,就这样相依为命。

但诗离不开非诗,正如信仰与本能互补,传统与现代共生,堪比诗性圆顿。

诗性圆顿源于生态守护。因此,支撑诗性信仰的完整,将导向更好的生存。

阅读更多经典散文,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散文频道。
喜欢散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