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画家王维忠
艺术曾经与名利无关。在梵高笔下,绘画只是艺术,既不会给画家带来物质利益,更不会带来社会荣誉,梵高的固执与理想成为艺术家曾经追求的最高境界。摆脱世俗的诱惑,才是真正的艺术家所走的辉煌道路。德州市展览馆、美术馆的画家王维忠先生,正在这条路上跋涉。
王维忠先生在美术界是一位特立独行的画家。他的作品《农忙时节》代表夏津文化馆创作室参加了德州地区1976年度“拥军爱民”画展后,选送到济南参加全省画展并获得三等奖;他的作品《瞰考三峡》1994年在全国美展荣获优秀奖,全国美展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广西厅隆重举行,华国锋、王光英、马文瑞出席了颁奖大会,《文化报》报道了颁奖大会盛况。然而,王维忠先生至今既不是全国美协会员,也不是山东省美协会员,甚至不是德州市美协会员,你不感到奇怪吗?其实,认识王维忠的人都知道,他的追求不在这里,他追求的是艺术,是向艺术高峰的跋涉。
王维忠先生的跋涉是从1972年开始的。在“文革”年代他在夏津县文化馆跟孟宪法老师学画画,他耐住寂寞在一笔一画里苦熬,一颗追求艺术的种子在他心灵深处已经萌发。1977年恢复高考是他生命中的福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轻工美术学校,师从国画大家李波、曾宪国先生,主攻写意花鸟。
跋涉之难在与迷茫。在九十年代进入了迷茫期。他感到越画越不满意,原来的神来之笔没有了,是江郎才尽?他对自己几乎失去了信心,名师指点是他这时期的最迫切的需求。王维忠与国画大师李苦禅先生有同乡之谊,他带着自己的作品三次求教于李苦禅大师,大师就他的作品的得失一一作了点评,王维忠觉得就像久旱逢甘霖一般。大师曾问王维忠,“你天天都在画画吗?”王维忠回答说:“天天画,不敢懈怠”。大师说:“那怎么能行呢,画不可以天天画,但是书法却不能一天不写。”王维忠牢记于心。
王维忠记着苦禅先生中堂上挂着一副对联“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唐代大画家张彦远说过:“夫象物必在寸,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他认为找到了走进艺术圣殿的金钥匙。王维忠开始学习王羲之、黄庭坚的书法,从中揣摩书法的笔势在绘画中的应用,这一写就是七年,他越写心里越亮堂,越写绘画的线条越有张力。王羲之《笔势论》云:“每作一画,如列阵之排云。每作一戈,如百钧之弩发。每作一点,如危峰之坠石。每作一牵,如万岁之古藤。”他如饥似渴地吮吸着书法大师的艺术乳汁,一笔一划都在营造一种“势”,这种“势”在整幅画的构思布局是如“排云”重在灵动;一勾一撇犹如强弩“弓张”,欠一分则不满,多一分则弓折;“点”如危卵从摇摇欲坠的悬崖上坠下,情急之状要人伸手去接。种种情结表达于笔端,传达画家的喜怒哀乐和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对丑恶人性的鞭挞。2003年他已如新生,线条的曲直、用墨干湿、浓淡挥洒自如。从此,他的作品充盈着一种骨气,德州市美协主席田瑞看了王维忠的画后说:“这是谁的画?书法功力不浅啊”。( 文章阅读网:www.telnote.cn )
王维忠的画有齐白石大师的清秀喜悦,表现在枝枝叶叶的清新自然和设色的鲜艳,一股清香不时从画面中溢出让人赏心悦目又心旷神怡。他的鸟或冷眼观世,或神情孤傲,把李苦禅的厚重表达得淋漓尽致,两种风格融合出现在同一画面的时候,强烈的对比感,成为王维忠独特的艺术风格,使他的画作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看懂王维忠的画,就看透了人生: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