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面

发布时间:2021-09-05 18:49:00

那天儿子的一位朋友给我家里送来一大袋子面粉,说是自家硙的。我迟疑,这会哪儿还会有硙子?

农村现在还有一种叫做钢棍的硙子,是由两根钢棍滚压而出面粉得名的,实际上是小型面粉机。记得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那会,小麦丰收,我这个城里的“双职工”也沾老家的光,时不时给我送来石榴颗似的麦子,说少吃那洋面,比不得自己硙的面纯,吃起来也香呢!好多年再没见过硙子,有了麦子不知咋弄,我便到附近的南韩村去打听,于是便知道了钢棍硙子。也许是心理原因,觉得钢棍硙的面粉,吃起来筋道,口感绵滑。尤其是吃面条,能“擀成纸,切成线,下到锅里莲花转”,一顿想吃三大碗。可是给我硙面的那人却说,钢棍硙面是机械化,比不得石硙子硙的面。不管弄啥,还是自自然然的好。

我忽然想了起来,不知道谁什么时候把石硙子硙的面叫土面,那即确是纯自然的。

硙房一般设在门道旁边,便于出入,因为是要用牲畜拽硙的。有硙房的是殷实人家。在我1963年离开家乡之前,村里从东到西只有三盘硙子。硙房里有一点很少的收入,农家人都做得很认真。谁家硙面都会将硙盘里最先流出来的那点叫做硙底的麸皮扫净交给主家,而自家硙毕面又重新留足硙底,这样循环往复,主家一年下来也不过收入三五斗麸皮。二伯为人不太厚道,那回他家硙的是苞谷面,完了是要把硙底换成麦面麸皮的,他却没换。村里人背后议论了好多日子。硙面是要有一颗纯朴之心的。

硙房有两间平房那么大,中间是硙盘。硙盘上座着上下两个用砂石崭成的硙扇。下扇中间有根铁柱,把上扇连接起来。上扇顶上有两只硙眼,硙眼中间又有个小眼,支撑着硙拨子的旋转,把粮食不停地拨进硙眼。硙扇周围勒着一圈儿旋转形的细槽,随着硙盘的不停转动,麸面就从小槽里慢慢的往出流。硙子里发出细细的隆隆之声,麩面就像是花一样飘呀飘的,很有一番雅静的味道。有则关于硙子的谜语很生动:雷声隆隆而不,雪花飘飘而不寒!

硙面这活儿是个享受生态变化的过程,眼睁睁看着一种物质形态变成另一种物质形态,颇有一种意趣在里头。把牲畜牵进硙道,让牲畜的屁股顺着硙杠往后退,挨住了杠,就给它搭上革头,戴上鞍眼,它就循着硙道转圈圈。说来也怪,不给它蒙上眼睛它死活不肯走。所以农村人硙面,一般是男人把牲畜套好,然后由女人去硙面。说硙面是个细活,女人心细。1963年春天我们那所师范学校下马,我一时回乡务农,啥活还不会干,家里却让我学着硙面。我以为轻松有趣,不料挺麻烦费心的。一套粮食(一斗或者二斗)硙下来,得一两个时辰,真够磨人性子的。我这才明白了男人们为什么怕硙面。我却找到了硙面的客观规律。生麦子一点儿一点儿倒进硙盘,全部硙完算是一茬,面粉还没出尽,需立即回上去再磨二茬。这时候才可以一簸箕一簸箕倒进罗面柜里去罗。那罗面柜是长方形的,里头有个放罗子的架,捉住那架子通往柜外的手把那么使劲儿咣当咣当的摇,柜里边就像下雨一样,唰唰唰的。又有一则谜语说:四四方方一睹城,城里下雨城外晴。就那么着一茬罗下来柜里就满了,然后收进斗里,就是成品面粉。二茬和三茬面粉最精最细,通常用来擀面或者做些希茬饭食。蒸馍用的是四五茬粗面,吃起来既爨又有营养,所以农村人常年吃的是黑馍。我在搬动那摇把时感觉到了一种节奏,于是就跟上节奏唱起来:老了老了实老了,十八年老了王宝钏……啊哈,招来了一伙娃看热闹,接着也有大人来看稀奇。他们都说硙面唱戏,既能乱心慌又添了一种文化。还说啥叫新文化,这就是新文化。其实硙面本身挺具文化的。

我就傻想,在农村找一块地方,安几盘石硙子磨面,贴上生态面粉的标签,既有益于人身健康,又保证是桩好生意。有人为吗?

(2012年11月10日)

阅读更多经典散文,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散文频道。
喜欢散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