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站咏叹调

发布时间:2019-09-04 15:36:12

到底是光阴似箭,32年弹指一挥间,改革开放以后参加工作的我,那时还热血沸腾朝气蓬勃,如今却已入知天命之年。32年间,我亲历了太多的小站故事,也目睹了太多小站的沧桑巨变。

今天,小站职工惬意、怡然。每当夜幕降临,紧张工作一天的职工,或在风景优美的庭院内打牌下棋;或在满园的葡萄架下读书看报;或围坐在学习室的电视机旁,收看丰富多彩的节目;或独自走进卧室,敲打键盘激扬文字;或在月光下尽情聊天――好一派“田园风光”的景象。

时针拨回到湘黔线运营初期,那时,沿线小站多是满目荒凉,杂草丛生。多数职工住的是工棚式平房,从屋顶漏下来,风从四壁钻进来,蛇虫从缝隙爬进来。工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时,每当夜幕降临,小站人不是围坐在火炉边抽闷烟,就是早早睡觉。大家心里想的是上满全勤,一个月挣足几十元工资,婆娘娃娃生活、学习才有着落。

有这样两件事,一直深深映在我的脑海里。第一件事发生在小站水花。一位年过六旬的老职工,弥留之际,向守候在身边的老伴、孩子说:“工作了一辈子,没有住过楼房、没坐过卧铺车,还不知道电视是个啥样子,里面的人是怎么进去的?”这第二件事发生在大石板。80年代初期,社会上流行手提式收录机,有一位职工,好不容易积攒了300元钱,趁周末休息赶到玉屏,买好机子,高高兴兴来到火车站,准备返回小站。候车时,遭遇小偷,剩下的钱和工作证没了。由于无法证明自己的身份,没能够坐上慢车。囊中空空的他只能提着机子,暴走60多公里,第二天下午,他才饥肠辘辘地回到工区。

地区俱乐部巡回放映的露天电影是那时小站文化的大事件。每遇这一天,便是小站最闹热的一天,大家早早把饭吃好,搬上板凳,喜滋滋来到站台,小孩忙着占位子,坐在那里,遥望天空等天黑。那个时候,许多小站不通公路,山路泥泞,又滑又陡。但凡有电影,邻站的职工却是携妻带子,爬山涉水,步行10来公里,也要一饱眼福。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段采取群众集资、投劳的办法,第一个庭院化样板工区建成。紧接着,这条线上又有24个小站工区进行了绿化、美化。进入2000年后,路局谋篇布局,大刀阔斧对小站进行改造。如今,小站职工生活环境明显改变,许多小站都有了公路。坐车进城变得方便起来。

富起来的职工,不愿再为看电影吃苦头,他们进城买回电视机,影碟机。如今,电视机、音响、冰箱、微波炉、消毒柜,也都在小站安了家。或许这在城里算不了什么新闻,但于小站而言,却是让人惊喜的大事!

32年间,小站以不同的身姿,走进不同的历史,我期待,小站身姿未来更靓丽!

阅读更多经典散文,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散文频道。
喜欢散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