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节吃月饼,就像是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五月当午包粽子,早已成为我国约定成俗的传统。
深秋时分,三五月圆之际,皓月当空。这时,在幕风夕月之下,在庭花阶柳之间,有竹影参差,有苔痕斑驳,在满洒清辉的小院中,置一张小桌,摆上精美的月饼,放上几样新鲜的水果,佳酿斟满酒杯,一家人坐在院中,一边赏月,一边细品自酿的琼浆玉液,细嚼飘着清香的月饼,大有把酒问天,对月吟诗的情怀,正如苏东坡所说的那样:“嚼饼如嚼月”,其乐融融,那种自在的浪漫,那种悠闲的情愫自在不言中。
其实,我是不大吃月饼的。
在我记忆深处,小时候是个比较贫穷的年代。那时,虽说市场经济已经开始崭露头角,但是吃喝拉撒睡等生活用品仍然需要凭票购买,物质相当匮乏,人们囊中自然羞涩,特别是在农村,土里刨食的农民除了维持基本的温饱,在逢年过节时能蒸几个白馍,喝点小酒吃顿肉,便是人生最大的享受,月饼当然也是奢侈品之一了,也是每年孩子们望眼欲穿的佳肴珍品。
那时,我们家的邻居是个小小的生意人。每年进入八月间,他们全家便开始忙活,做一些所谓的月饼去卖。说实话,他们所做的月饼实在不敢恭维,在那个穷困的年代,卫生条件自不必说,半生不熟的月饼里面少有香油、冰糖、更谈不上葡萄干、花生等,就连常见的青红丝也吝啬的若有若无,一口一个白牙印,面疙瘩一块,感觉不爽。他们的月饼由于价廉,生意很好,买月饼的人们可以排成长队,他们全家人也忙的不亦乐乎。那时年幼的我对中秋皓月独有情钟,小小的脑海里藏满了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传奇故事,所以,我偏执的认为他们是对明月的亵渎,对他们的厌恶之情可想而知。现在想来,那时穷困而又贪图便宜的人们把走亲访友的赠品看成了负担,在月圆时分,让人看到生活的辛酸和凄凉。我不大爱吃月饼也许缘起于我儿时的邻居。
邻居家的月饼我们是不买的,他们偶尔送几个来尝尝,我家通常也是束之高阁。每年的中秋,父亲就会到镇上的食品加工厂,委托好友特意加工一些优质月饼。大大的月饼足有一斤,清香四溢,月饼面上的芝麻沾上厚厚的一层,里面有大块的冰糖,咬起来咯嘣咯嘣响的花生米,酸酸甜甜的葡萄干,咬上一口,满口生津,余味无穷。只是吃这种月饼的几率很少。我们家为数不多的好月饼除了送给较为尊贵的客人,就是在中秋之夜祭月而用。
我清晰的记得,中秋的晚上,明月高挂,母亲摆上月饼水果等贡品,虔诚的磕头拜月。我们几个孩子眼巴巴的看着母亲把一系列的祭月动作做完,用刀把月饼切成几小块分给我们。这时的我们早已馋涎欲滴,三下五除二,还没找到甜丝丝、香酥酥的感觉,月饼却早已下肚。
随着年龄的增长,时代的变迁,月饼从单一的老式月饼演变出许多种,有枣泥、有豆沙、有果蓉、有蛋黄……个头也是不断有大变小,再由小变大,甜味好像是月饼永恒不变的滋味。我一向不吃甜食,对以甜为主的月饼我虽喜爱,但却不多吃。
我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八月十五单位发了几斤枣泥馅的小月饼,我迫不及待的拿回家,看着父母、祖母慢慢的吃,细细的品,脸上溢满了笑容,我的心很知足,觉得自己是世界上的大孝子。自此,不爱吃月饼的我又多了一个爱好:买月饼。每年,从月饼刚刚开始上市,我便会经常到市面上看看各式各样的月饼,时不时的买些不同品种,不同花样的月饼,送给父母和年事已高的祖母(吃惯老式大月饼的母亲和祖母坚持认为小小的软质月饼是珍品,特别喜爱)。圆圆的月饼,代表我的孝心,我爱月饼,我爱我们家的老人,我爱我的家!
时至今日,月饼不再是人们心中的稀罕物,月饼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什么老式的,广式的……什么甜的,咸的,水果的,牛肉的……什么特大型的展览品,什么精致的艺术品,还有什么玲珑袖珍型的……琳琅满目,数不胜数,包装越来越精,价位越来越高。现在,回家探望父母,各式各样的营养品、保健品代替了月饼,偶尔买几个月饼,也只是一种象征。今年的中秋节,父母看着亲友们拿来的一堆月饼犯起了愁,让我们几个孩子这家掂两提,那家拿几盒,用母亲的话说:月饼太多吃不了,可惜。昔日的美味佳肴现在变成了吃不完的、多余的东西,成了负担,让人啼笑皆非。
常听很多人抱怨,现在的中秋节越来越没有原来的气氛,月饼也吃不出以前的味道。是的,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节奏变快了,生活压力相应的也增加了,忙碌的人们早已淡忘了很多传统的生活方式、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节日气氛的变淡,不是圆月的错,更不是月饼的错,而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好东西见的多,也吃的多,口味变刁了,对东西挑剔了。如果时间倒退几十年,在那个缺衣少穿的年代,面对这么多品种繁多的月饼,人们又该做何感想呢?
我常设想,忙忙碌碌的人们,在中秋佳节的夜晚,忙中偷闲,静下心来,“琼浆满泛玻璃盏,玉液浓斟琥珀杯”,一家人面对皓月,围坐一起,其乐也融融。所以,不爱吃月饼的我仍然喜爱月饼,自私地认为,现在的月饼,不单是走亲串友的馈赠之品,更是一种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
久居闹市,家住高楼套房,没有了翠竹青苔的庭院,没有了瓜棚李架,但是每到中秋,我仍钟情于祭月,虽不像母亲那样虔诚的叩拜,但也会放几样果品,摆几个精致的小月饼,依夫拥子,一家三口坐在阳台,嘴里吃着月饼,仰望苍穹,沐浴着秋风和月光,感受着中秋的气氛,回味着儿时的感觉,嫦娥仙子、桂花树、小玉兔顷刻间呈现于脑海,思绪便开始在漫无边际的幻想中飘游、飘游、飘游。
这时,吃月饼早已超越了“吃”字,而是在品月,在品生活,在品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