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十年代,看过一部朝鲜电影叫《摘苹果的时候》,记得那里面除了有一个绰号叫“600工分”的胖姑娘,最难忘的还是银幕上人们在那片生机勃勃的果树林里欢快热烈的劳动场面,使本来很繁重的劳作变得简单轻松充满诗意。于是,就总是想如果有那么一天也能够亲自体验一下那种“战天斗地”的快乐。现如今,那些美好的“传说”早已变为现实。在收获的季节,开着自己的爱车,约上几个哥们,带上夫人们,一起去农家乐山庄消遣一把,真的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远离城市的喧嚣、浮躁,心情放松地走进郁郁葱葱的山林里痛痛快快地玩一场CS“阻击战”。然后,品尝一下地地道道的农家美食,大块吃肉大腕喝酒,畅快淋漓地“煮酒论英雄”,绝对能找到那种“桃源结义”的感觉。当然,让女人们最期待的还是坐上毛驴车唱着小曲上山采摘。天高云淡,漫山遍野的果树,苹果、犁、葡萄、李子挂满枝头,还有那一串串紫红色的五味子,五彩斑斓,摇摇欲坠,绝对会令人心情豁然开朗,没有了“矜持”,兴高采烈地忙碌收获,用不上一袋烟的功夫,人人手中的袋子都会是满满的喜悦。即将离开山庄的时候,女人们绝对不能满足,还要不顾一切地跑到菜园子里进行快速“搜刮”,茄子、辣椒、西红柿、南瓜、葫芦,一样不少地装满袋。这时也可以联想到影视剧里经常出现的一个场面:鬼子进村了。然后,胜利返程,向亲朋好友们分发“战利品”。这种简单的快乐体现出的是一种现代人浓浓的情意。
我虽然出生在朝阳山区凌源,但在还不记事的时候就离开了,那里也没有任何亲属,基本算是纯平原地带盘山县长大的“城里人”。那一年,我们家被定为“五七大军”下放户,才真真切切地有了近3年的农村生活,自然也有了一些“采摘”的经历。我们家下放的地方远离县城,也没有山,到处都是芦苇,只有一条泥泞的小路通往外界。刚到村里那阵子,我们家的日子相对还好些,有自带的粮食,可没有过多久,户口就落户到村里,父母都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由于身体不佳,工分赚得不多,口粮分的也少,由于住在老乡家又没有房前屋后园子的补贴,几个月过去,就青黄不接了。还好,那里除了芦苇,到处是沟沟沿沿,靠打渔摸虾能填补一些。再有就是挖野菜了,什么婆婆丁蚂蚁菜野芹菜,将它们砌碎和在玉米面里做菜团子。秋天,稻子抽穗的时候,还要去采稗草,其实稗草是一种害草,主要混迹于稻田,且手段无赖,稍不留神,就霸满稻田,极大压制水稻的生长。于是,打稗除草是那时候份量最重的农活。不过,稗草的穗也是能吃的,碾碎后和在玉米面里一样可以填饱肚子。当然,我们孩子们有时会忍不住钻进玉米地里偷摘玉米棒子,也会去摘毛豆、挖地瓜等,那些东西烧着吃都是当年令人垂涎三尺的“美食”,但是,如果让“看青”的民兵发现抓住了,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重了还要扣大人的工分。
返城后,我在盘山一中上学,那时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还十分匮乏,家家户户的条件都差不多,不过,基本能吃饱,仅此而已。学校里“批林批孔”、“反师道尊严”、“罢课闹革命”、“反潮流”等接连不断的运动使得教学秩序混乱。我们就经常逃课去电影院看那几部革命样板戏影片,翻来覆去看腻了,就去城边子菜园偷摘黄瓜、茄子、西红柿等打零食,离学校较近的是高家菜园子和八一菜园子,我们行动时一般都要研究好“战术”,分成几个组,采取“声东击西”的方法屡屡得手,让菜农们基本无可奈何,后来,不得不养了几条狼狗护园。那时的盘锦到处都有榆树,榆树巧可是不可多得的“美食”,榆树巧就是榆树的果实,比黄豆粒大些,因其形如铜钱,也叫榆树钱。当大地还没完全吐绿,榆树巧就最先开花了,一片片的叠放在一起,翠绿色,就像是用线串的铜钱一样美丽。爬上榆树头,想办法把枝条折断,尔后,大家席地而坐迫不及待地把榆树巧从树枝上撸下来,不管是树叶还是榆树巧就往嘴里塞,也许连树叶上的小虫子也装进了肚子里。那种甜甜的清香打发着苦涩的岁月……
刚参加工作那几年,单位每年都要去临近的山区买苹果发给职工做福利,我们年轻人理所当然要首当其冲,只是到了地方后,果农们已经将苹果打好包,我们只能是先尝个鲜儿,然后假模假样地品头论足讨价还价,尔后装车返程,眼睁睁地看着漫山遍野的果树,想想人家“600工分”们采摘收获时的快乐。有一年初秋,我去盖县一个叫青石岭的地方参加朋友的婚礼,那是个山清水秀的小村,农户家们的房前屋后都是果树,大多是苹果树,枝叶繁茂,枝头缀满了沉甸甸的果实,令人叹为观止,聪明的主人还在苹果青色的时候就在上面贴上“福、禄、寿”等字样,收获的时候,那普通的苹果就成了精美的“艺术品”,馈赠的佳品。最有意思的是朋友的婚礼就在他父母家的院子里举行,喜宴就摆在那些排列的错落有致的苹果树下,与碧蓝的天空温暖的阳光清新的空气融为一体,在本地最大的“领导”村长“一本正经”地主持下,传统的民风民俗伴着时尚的流行音乐,如此神奇地结合起来,是何等的温馨与浪漫。我想如果此时再配上诗人闻捷的那首《苹果树下》,体会“说出那句真心的话吧!种下的爱情已该收获”的美好意境,更是何等的畅快淋漓。那是我参加的最纯朴最“原生态”的婚礼。当然,临走的时候我绝对不会忘记摘下一个“福”。
这些年来,利用出差旅游的机会,也去过海南的椰林、云南的“芒果之乡”和武夷山的“大红袍”故乡等等,走马观花地体验了“高价采摘”的快乐,只是每次身在其中,总有一种忙忙碌碌孤孤单单的感觉,回来后还要翻来覆去地与人讲“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其实,精彩无处不在。如今的生活好了,没有人为柴米油盐而发愁,到农家院时尚采摘成为城里人缓解工作压力、浮躁情绪,满足精神需求的好去处。谁都希望给自己采摘一份愉悦的心境,离梦想的幸福更近些。世界越来越大,地球越来越小,所谓“城里人”“农村人”已经没有了本质上的区别。不是吗?过去的那些辛辛苦苦的菜农果农们,如今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庄园主”,大把大把地“采摘”城里人的快乐,坦坦荡荡地开着小汽车到城里买房子购物寻乐。就像当年钱钟书老先生在《围城》里描绘的那样“城中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来”。
生活就是这样简单,你可能永远逃不出“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却很容易地找到各种各样的理由得以解脱。只要用心去采摘每一份友情,每一丝快乐,每一片希望,每一缕阳光……
平淡生活,快乐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