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黄古道

发布时间:2023-06-04 08:14:47

南黄古道

与山水的耳鬓厮磨间,产生对生活的热度

——————-题记

山是用来看的,人是想当驴的,这是我年少时不曾想到的。

同学云是头资深强驴,她邀请我去爬天台的南黄古道。天台的山都有点仙风道骨,倒令我神往。云还说那是个幽僻之所,是去年才发现的。这更合我的脾性。对于众口一词的美,我已经有点审美疲劳。颇有点“李杜文章万口传,而今已觉不新鲜”。

我们一行156人已觉有点夸张,想不到这么多人想当驴?哪晓得一到那儿,人声鼎沸,沸反盈天。这哪是穷乡僻壤,民间景点,简直是商贸中心,风景名胜。

宁海的古道大多以卵石铺就,精致细巧,缠缠绵绵,宛如欲说还羞的江南女子。南黄古道则以大小不一的黑色山石嵌地,想必是就地取材。这石头酷似许家山的铜板石,也就是黑色的玄武岩。铺的亦不规整,透着粗犷、不羁、豪放,似有远大志向却不拘小节的汉子。古道两旁遍种红枫,虽老却不朽,有一种历经风霜淡定的美。

如果没人的话,那会是怎样的一种美啊!天空高远,秋山寂寂,落叶飞舞,聆听山风穿林而过的脚步声,用目光追逐落叶翩跹的舞姿。美景,宛如爱情,要独享!独自静静地欣赏,回味,咀嚼,涵泳其间。早在元代,这里的美景就已受到文人墨客的热捧,当时的大学者曹文晦曾将此列为天台十景之一—-南山秋色。乾隆皇帝曾特命钱维城绘制天台山十景图,御笔题辞。

可惜的是人潮如涌,狭窄的山道被匆匆的步履填塞。落叶一飘下,瞬间香消玉殒,被践踏得面部全非。

我只得逃也似地往上走,把老驴云远远地甩在后面。什么都不想看,山兔般往上窜,在自虐中获得一丝快慰。窜到半山腰,猛抬头却见正在下山的陈君。我满眼疑惑,惊诧莫名。他仍一脸阳光,露着他招牌式灿烂的笑容。他远在蜀地,怎会游历于此?碰见他,这简直比火星撞地球的概率还低。原来他是回天台开校友会,听说这儿的枫叶极美,跟三五好友来摄影的。没说两句,他就要走了。到处堵车,怕误了晚上的班机。

这样的机缘巧合,此生怕是难以重复。

每个地方,有古道,古桥,也有乐于考证地方文史的人。天台县文史学者陆树栋先生即是。据他考证,南黄古道源于北宋初,兴于南宋,盛于明清,是古时天台县人到临海府第经商办事的主要通道,也是临海人走天台,然后过关岭、会墅岭去杭州的主要通道,主要运送以食盐、绿茶、布匹、丝绸、瓷器等交流极为频繁的大宗商品,可以说是贯穿于浙东纵向行走的一条重要的商贸通道。

想当年在这绵绵密密的山岭之间,山民们赶着骡子,吆喝着一路前行。是否会有很多传奇的故事呢?有劫财的土匪吗?有咬人的野兽吗?有凄美的爱情吗?那一个个小路廊,有前来送行多情的村姑吗?是否亦像隋乐府诗里写的那样?春江水沉沉,上有双竹林。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是否也有这样的民谣?送郎送到一里亭,一里亭上说私情。我总觉得现在的人都已被程序化,格式化,脑子里大都装了三个字:钱、权、利。而老早的人则相对单纯、重情一点。不像现在的爱情,待价而沽。那时的爱情虽朴素却蕴含真情。

山道两旁都是高高的橡子树,我们宁海人俗称柴籽树的小灌木,树上结了很多柴籽。我穿行其间,胡思乱想。一晃走到外面,豁然开朗,好多人纷纷驻足,赞叹不已,掏出相机。难道有美景?饭后有点倦怠的我刹那间精神无比,宛如寂寞的夜空腾空而起的烟花。心也像油锅里滴进一滴水,噼里啪啦起来。

原来这就是被明代大农学家徐光启称之为“世外梯田”的万亩梯田。

站在高山之上,只见无边无际的净蓝,那云白如喷玉,这纯蓝纯白的,刷地一下撕裂我的视网膜,美得叫人透不过气来。难怪人家说,这儿有点像西藏。那山与山之间的幽幽深谷,阡陌纵横,房舍俨然,本来是山的都被开成了梯田。别人一般把一边的山坡开成梯田,他们倒是做到极致,东南西北坡都给开成梯田。依山蜿蜒的梯田,经山不觉,一圈一圈,层层叠叠,或长或窄,聚在一起,构成大山一样的品质,长河一样的气势。有点“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的豁达和豪迈,那是一种生命激越的姿态。

农耕时代,田就是生活的依靠,企盼和希翼。没有平地的水田,只好挖掘山田。那一日日,一代代,经久不息的挖掘,胼手胝足的劳作,以灰飞烟灭的人的肉体和单调执著的精神方式,雕刻了一座座美轮美奂,气势磅礴的大地的雕塑,也谱就了一曲天地人的大交响。

屏息聆听,凝神注目。此刻,且让我细细地观看,深深地沉醉吧!我觉得身体轻轻浮起来,意识轻的干脆消失,犹如到了云端。恍惚中,物我相融,我成了田埂上的一株草,一簇竹,化身万千梯田中的某一级。那穿过云层的一缕阳光,便是我发自内心的一声赞叹。

千年前的马帮,寂寞如影相随,是否也是如画的美景给了他们前行的力量?

伴着夕阳,又回到古道的起点。此时已人声稀少,空山寂寥,山上有几声羊叫,桥上行人,桥下流水汤汤,就有一种远意。那或红或黄的枫叶,在斜阳的照射下,在晚风中艳得步步生辉。

阅读更多优美散文,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散文频道。
喜欢散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