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对写作的看法》_原创首发

  

  我对于写作想得不多.虽然也很看过一些理论方面的东西.但当真开始写文章,似乎又从未用过.理论总是大多数中的普遍真理,与实际的关系,打个譬喻吧:如同蛋与鸡.大多数情况下我是认同鸡的,鸡是鸟的变种,然后乃有鸡蛋.虽然,后来蛋又会成为鸡的出生不可或缺的媒介,然而,终究无法易换.10我所追求的写作是说真话写真情,这是为文的基本原则.为什么有些文章总是令人难以接受?就是因为未说真话,没写真情.仅仅隔靴搔痒罢了.很喜欢张爱玲讲过的那句话:写作不过是发表意见,说话也同样是发表意见,不见得写文章就比说话难.这是一句大实话.张爱玲做到了.她的文章就像说话一样亲切自然,给读者娓娓道来.
  
  很有一些人觉得写作极难,以为那只是专业文人的事情.我于是常常拿张爱玲的话来做纠正:写作就象讲话一样.讲些杂感,便是散文;讲个故事,便是小说.关键是你要把口头的话语变为笔头的文字.譬如:孔子的《论语》,便是极好的语录体散文.这听起来极简单.但很有一些人是:生活中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一提起笔,便哑然失语,半天挤不出一个字.
  
  最近,《中国青年报》登载了一位农民女作家的事迹.她叫任俊娥,现年72岁.著有一部长达27万字的回忆寻,名为《咱女人这辈子》.我没看过她的作品,但根据报上刊登的一些文章片段,足见其感情的真挚.她说:
  
  “一辈子可能就是一场戏.年轻时不知道想这些个长远的事,每天就知道不停地去干活,图个温饱,得个好名,有几间房子,一家人热热乎乎地过日子.这辈子就是带着这么个念想走过来的,碰到过磕磕绊绊的事和生生死死的事多了,也就不知道发愁和伤心了,总想着人活一世就要活出点志气来.”
  
  就这么几句,便令我感动.文字中的质朴有如乡村小路上,早间草叶上的晨露--莹洁剔透.作协主席铁凝在前言中评价:“我们感受到她心中的人生滋味,感受到日子的艰辛与美好,以及一颗纯朴、向善,热爱和劳动的心.这一切都令人心存敬意.”
  
  铁凝的评价不无中肯.任俊娥正是凭着那浓浓的质朴的乡村底韵和那种水润的踩着泥土的感觉感动了这位作协主席.也只有浸*生活的人才能写出这般水灵灵的文字.
  
  看过时下一些人的文章.文笔够得上老练,辞澡够得上华美,但往往形式大于内容,花架子太多.文章的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倘使没有真情实感,纵然是好皮囊,也难令人感动,成为毫无意义的“辞章之文”.
  
  文章要写得好写得真首先要浸*生活.古玩界浸*久了,耳濡目染,对文物也能说出个所以然.不信,有志于写作的有心人通过融入生活会没个感悟!
  
  有了感悟,很好.就像你极想向朋友一吐为快那样,提起笔,把口中的话语化成笔头的文字.因为不是道听途说,而是自己的所思所想,便就有了真;因为文字是伴着你心中口中的激情而出,读完还会让人觉得有朋友在他耳边呢喃一样,便就有了情;如同搜寻合适的措辞那样多加修改,便就成了文章.
  
  其实,写作也就这么简单.

(责任编辑:流浪的军刀)

生活日记网 用日记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等老了,我们一起来把它回味

所有回复(0)
暂时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喽...
我想说两句(您的回复是对作者莫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