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千军论死亡

一字千军论死亡(原创)

2018.12.30

死亡的诱因之一是疾病。普通人而言很怕死,但有的人送医院时人没死,治几个月人却死了,说明看病习惯可能不是个好习惯!有些医生喜欢恐吓患者,这样才能有大量金钱收入。对于癌症,有人总结为一半是吓死的,一半是治死的!癌症有的可不治而愈,过度治疗反而死得更快。我若有病了,宁死也不会去做放化疗!化疗就是嫌自己死得慢。治好疾病的一个关键是把忧愁转变成开心快乐,即解决内心的冲突和恐惧才是正道。有的医院会把病人生命的最后一刻仍在进行创伤性治疗,这种过度治疗最让人遭罪。我希望我未来的死亡可以有很高的质量,安详、自然、无痛苦,而不是在插满各种管子的情况下无尊严的死去。面对死亡压迫时,我们该如何表现?越怕死,死得越快;越不怕死越死不了。一个人由于太爱惜自己的身体就担惊受怕,患得患失,这样心神不定是养生的大忌!

现在死亡的诱因之二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造成加班常态化、工作压力大,有的工人甚至说:加班会累死,不加班会穷死。据说中国每年过劳死60万人,要想走出过劳死时代,只有恢复社会主义制度,重新确立劳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还安全事故频发,天津大爆炸死了那么多消防官兵,为救灾难而死!他们是英雄!但为资改私化帮擦屁股而死,网友们认为他们死得的确太冤!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下,毛泽东时代因为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以及建立了良好的卫生体制,使3亿人口避免了死亡,而不是象谣言所说的那样饿死了几千万人。如今推行资本主义制度,中国人健康状态恶化,实际使中国人回到了东亚病夫的解放前状态。

为什么毛主席领导下的中国军人不怕死?这来自于保家卫国的情感因素。毛主席曾引用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只要是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死得有意义。刘胡兰说:“怕死不当共产党!”毛主席亲笔为刘胡兰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并号召全国人民学习刘胡兰的英雄事迹。在中国历史上为民请命、慷慨赴死的人比比皆是,吉鸿昌有诗云: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他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没打算活着回去。这些人是民族的脊梁,所以岳飞有句话:文臣不爱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到了今天烈士们可能会问:还有人像我们一样为信仰而死吗?我发现了一个,崔永元说:我动了这帮王八蛋的利益,他们就照死了折腾我。有的人活着是为了等待死亡,有的人死亡是为了迎接新生。李大钊同志被反动军阀杀害前说:“不能因为你们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花的种子,撒遍各地!”可以死亡,但是决不变节,这是政治家和共产主义者的伟大品质。

在为人处世上,吕布怕死反而活不成,该死的张辽不怕死反而死不了,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种奇妙的心理规律。战场上越怕死越死得多,越不怕死越死得少,退却意味着死亡,只有“进攻”才能新生。在国际斗争中,没有血性的民族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在生死的考验面前,凤凰是浴火重生,而乌鸦将被烈火埋葬。贪生怕死的人无法理解英雄主义的牺牲精神。西方的观点是:“那杀身体不能杀灵魂的,不要怕他们;惟有能把身体和灵魂都灭在地狱里的,正要怕他。”因为魔鬼只能杀身体,却无法杀灵魂,所以通常通过引诱人堕落的方式(如窃窃私语)来让灵魂自灭。日本人的世界观是什么都是神。死去的人,只要尽到忠心,死后就会成为神。尽忠是第一位的,生命什么的并不重要,所以历史上的日本兵不兴苟且偷生。

一些贪官,频繁的查哪个死哪个,为什么浑水这么浊,因为有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情。还有那些卖国求荣的东西,只是主子一时的工具,结局都是可悲的。汪精卫是中国的“天字第一号汉奸”,可就算他为日本如此卖命,仍然不得好死。当今,美国在高科技方面对中国封锁,唯独一再地推行转基因,这种灭绝中国人口的罪恶昭然若揭,但汉奸还在进口转基因,真是西方强盗的好狗。这些汉奸颇有“死不改悔”的意志,但他们的“死不改悔”并不是死了都不改悔,而是要让老百姓去死,自己为了苟且偷生才绝不改悔。再不锄-奸,我们中国人将死无葬身之地!

中国的圣人说:“未知生,焉知死”。意思就是:活人的事情还没有弄清楚,活着的时候应该怎样做人还没有弄懂,哪有时间去研究死人的事情和该为死人做些什么?生的道理没有搞清楚就不会明白死的道理。生死也是统一的,生的一面做得优秀,那死后也不会太差。生的一面都没有做好,死后也就可能误入歧途。糟践或轻视别人生命的人,也就是糟践或轻视自己的生命,热爱别人生命的人,也必将为人们所歌颂。珍惜生命,享受生命,人虽然终有一死,但也要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一字千军QQ957138271微信号yajun857微信公众号:一字千军 微信公众号sunyajun859个人博客http://www.sj19.net/a/47840.htm

【一字千军:国际军棋专栏】

http://bbs.intmilch.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470

生活日记网 用日记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等老了,我们一起来把它回味

所有回复(0)
暂时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喽...
我想说两句(您的回复是对作者莫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