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原来住的那套住房,闲置了已近两年。女儿一直催促我出租,说是房子不住人会很快衰败的。而我则因懒得清理那些虽然八辈子也不一定会用得上,却又不舍得丢掉的东西,而久拖未决。这回女儿不打招呼就找人上门看了房子,对方很满意,租金也还合适,我没有理由再不答应。于是用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时间,钻在杂物堆里一样样甄别、鉴定,决定弃留。虽然每天都累得不想动弹,但却有意外的收获,那就是发现了二十几本历年的日记。如获至宝似的打开尘封已久的旧日记,如烟往事一幕幕展现眼前。自然是甜酸苦辣五味杂陈,说不清的感慨涌上心头。
和很多有记日记习惯的人们一样,从年轻时我就一日不辍坚持着每天晚上就寝前写上一篇。但由于日记的绝对私密性,可能各人记的内容,角度、样式不尽相同。不过就一般而言,除了初衷就是创作型的以外,一般都应是记录当日之事的吧。依稀还记得鲁迅先生说过,他的日记就是流水账似的,记着当天见过谁,收到谁的信,复了谁的信(大意如此),类似备忘录。我看过《鲁迅日记》,确是如此。因此他的日记想必对鲁迅研究者查考史实是很具权威作用的。我记日记则依时间,心情而异。时间充裕,心情有需要,则会就当日发生的事夹议夹叙,说得多些。反之则也就是记点流水账。有时甚至将哪天理发也标记在日期旁边,供提醒自己下次什么时候该理发了。
但是每次启用新的日记本,一般我都会发一点感慨。这回在清理时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换用新日记本的2000年元旦的日记,不惴浅陋,也不惮泄漏隐私,将近年启用新日记本的那天的日记,抄录如下让朋友们知道大致上我是这样记日记的。
2000年元月1日 晴 周六
新世纪、新千年肇始--一个非凡的日子。这些天各种媒体把这个日子炒得火热,虽然这一天也是历史长河中平平常常的一天,一样的日出日落,一样的24小时,一样的起居生活。然而却因记年中的编排,她成了一个新世纪,新千年的起点,于是而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令我浮想联翩的是,再一个百年,再一个千年,我们将成为古人。犹如往前推一个百年,一个千年,感觉中是多么遥远的过去,想必下一个百年,下一个千年的人们,推及2000年也会感到是多么遥远的从前。每一念及至此,便会有缥缈虚无之感,然而却又是实实在在的的必然!
昨晚守岁,今早起得晚些。在送XX(注:太太矣)去市场后(注:那时我每天用摩托车接送她),去白云市场买洗衣粉(注:也是为着备忘而记)。晚上去金柳酒家参加XXX与XX的婚宴。后去接XX回来。睡前打电话给ZZ(注:上海的挚友),祝福新年,祝福以后、、、
2002年7月14日 多云 星期天
今天启用新的日记本。上一本是自2001年9 月1日记至2002年7月13日,不到一年时间。没有检查过是否有漏记的日子,但想来不会有多少天没记。
今天是个好日子:一,早晨给母亲(注:时在上海的母亲)打电话,得知经新用了什么激光药后,病情有了好转。并让我不要急着回去,这令我欣喜不已。二,慧慧(注:我女儿)来电话告知,昨天的自考感觉上必会通过,并感谢老爸对她的督促和激励。本来嘛,在这个以文凭取人的年代,她又在那种以文凭任职的岗位,要想立足,不落后于人,不拼搏取得本科甚至以上的学历,何以自立于高学历人群之中?况且通过自考也确实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注:令人欣喜的是,她已于2006年取得自考本科文凭)。
但今天的身体状况更不好,咳嗽加剧,每咳则头脑必被震痛,甚不好受,昏昏沉沉睡了大半天。晚与XX(注:太太矣)去那边河(注:指柳江河北)一家类似毛家饭店布局的,叫什么《味之斋》的吃饭。徒有其名而已,味道不咋的,倒是一瓶啤酒把肚子灌得涨得够呛。餐后散步并逛商店,在工贸买了件心仪已久的白色毛背心。
2006年6月19日 多云间阴 周一 卫二(注:这是为给家政每周一次来家搞卫生记付工资的次数)
又到了换新日记本的时候。上一本是从2004年12月13日开始,记到今天已是一年半时间。再不想感叹时光之如白驹过隙,因为在这段时间里,也就是2005年的10月28日,那个世界上最疼我的人——我最至爱的母亲离我而去了另一个世界。从此我便如同坠入深渊,再也不觉得人生有什么希冀,有什么值得留恋的了。恰巧今天看到白居易的一首诗曰:“生若不足恋,老也何足悲”。我现在只感到自己已失去了最可靠的亲情,这本是是令我生而足恋的感情。环顾上下左右,谁还对我有什么亲情?昨天是父亲节,也没有一个女儿给我发个问候,这也许是我自己造成的,不怨天、不怨地,自己承担。(注:这段话后来证明是偏激了,事实上我的女儿都很孝顺我)。若变换一下那首诗,则我现在真的是:“生既无所恋,死亦何足悲”了。
过去母亲在时,我总怕自己若有什么不是,让母亲操心,担心,便很自然地告戒自己要自律,不得做让母亲不快的事。现在母亲不在了,即使我万劫不复,沉疴重病,不会有谁会为此心疼,焦虑。我确实是无“亲”一身轻了,对老,对生死也是看得很轻的了。
今天院里开始《ISO9001》贯标的内审工作,每年一次的例行审查。上午内审首次会议,接着审了生产部,下午审岩土工程处。感到十分的乏味无趣,由于不是真正从思想上认识这项工作的意义,且反正出钱请人审,总是可以通过的。因此大多抱着“应付”的态度,都是在混,而且总是混得过的。惰性,让人不能严格要求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