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朋友一起去集贸市场,听她说一家的玉米面窝窝头很好吃,就买了一个尝尝。果然好吃。
我小时候是吃过一些窝窝头的,所以一尝就知道这家的窝窝头并不是纯玉米面做的,而是加了白面,且有白糖和食用碱搀在其中,口感自然会很好。吃着这个窝窝头,想起了小时候那些岁月。
母亲是个会过日子的人,打我记事的时候,最艰难的日子已经是吃着玉米面和着白面的窝窝头了。锅上的笼子里永远分了两种干粮:黄黄的窝窝和白白的馒头。吃饭时候,我尽量拣着窝窝吃,却觉得馒头对我有一种更大的诱惑力。有时候,奶奶会故意拿她的馒头和我的窝窝换着吃,她是想让我解解馋而已。
读到小学时候,吃馒头就开始多起来。
或许自己并不曾生活上受过多少罪,所以,倒是没觉得把粗粮给吃厌烦了(除了小米稀饭。我家属于山村,丘陵上总是年年种了谷子,每到秋季以后,妈妈就喜欢小米配着绿豆熬粥,吃得多了,自然不喜欢)。除了窝窝之外,我还有一种喜欢吃的,那就是红薯。
我的亲戚朋友里面,没谁不知道我这个爱好。高中时候,只要是周末回家,只要是家里有红薯,我就会请妈妈帮我煮一些,满满一书包带到学校。早饭晚饭的时候,买一碗面汤,直接把红薯泡进去,美美地吃,不再要菜也不再要馒头。妈妈总是心疼我,认为这么个吃法不行,营养上不去,可我喜欢,倒是没觉得苦。
再后来,上了大学,就再没这样的经历了。
再后来,吃一块红薯和吃一次窝窝头,竟然变成了一种奢侈。不过,只要是回到家里,我还是会缠着妈妈让她给蒸窝窝吃。儿子也喜欢,每次蒸熟,他就会边吃边对我说:“妈妈,原来你们小时候可以天天吃这么好吃的东西呀?还说受苦呢,谁信!”我们大家听了都哈哈大笑。我戏谑儿子是晋惠帝的徒弟,也顺便给他讲了“何不食肉糜”的典故。
过去的日子虽然清苦些,但是留在我心里的记忆却是那么美好。我不想抱怨自己那时候的艰苦,因为生活让我们艰苦的同时也赐给了我们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至今想起来儿时餐桌上的窝窝头和红薯,也总是心里感觉还是那么亲切,它们散发出来的那种清香的味道,对我仍然是那么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