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美,美在海,也美在山。这山,便是享有“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到青岛,如果不去崂山,就等于是白走一趟。崂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最鼎盛时期,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全山有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昔日秦皇汉武帝登临此山寻仙,唐明皇也曾派人进山炼药,历代文人名士络绎踏访,探胜寻幽,逸兴遄飞,更有僧行道随,结茅于斯,论道谈禅,吟赏烟霞。
崂山给我最初的印象是在连环画里看过的种种秦始皇、汉武帝来此求仙的传说,道骨仙风,云雾缭绕,扑朔迷离。蒲松龄的小说《崂山道士》中王七学道的故事里更给被称之“神仙之宅,灵异之府”的崂山涂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让我为之神往。
然而,即算是在青岛,春天的气候也像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上午还是晴空万里,气候暖和,下午就是阴雨连绵,春寒料峭。气温下降幅度将近10度,我们这群原本衣服穿得不多的南方人,都冻得瑟瑟发抖,去崂山观海的热情几乎降到了零点。年纪大的团友和小孩都留在车里,免得受寒。而我和余下的七八个团友,坚持乘车上崂山。既然千里迢迢地来到这里,不就是想亲身体验一下这海光山色的秀美景色,想一睹海上名山与众不同的风姿。如果就这样打道回府,不知我要何时才能重游崂山。
雨细细密密地下,如丝如缕,在我的眼前织成一副缜密的雨帘。空旷的山脚,风不住地吹打着我的面颊,零乱的长发在风中飞舞。寒意正浓。
一行人钻进一辆汽车,坐了好一阵,我才感到身上有了一丝暖意。车子在雾气笼罩中缓缓爬行,从窗口望去,在飞快掠过的松树林间隙中,远处的海面上弥漫着一层水汽,烟波浩渺,横无际涯。近处的山脚下,海水一浪接着一浪涌过来,撞击在山脚的巨石上,卷起千堆雪,涛声震耳欲聋。
与南方的山比,崂山的山并不高,但极具特色。南方的山草木繁茂、清幽绚丽,多飞禽走兽,而崂山剑峰千仞、峰峦奇特,多奇石怪岩。大自然长年累月的雕琢,岩石不断风化。因此,群峰被塑造成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形状。当你静心欣赏时,大大小小的峰峦便纷纷舒奇献秀:姿态万千,变幻无穷,神奇莫测,像雄狮怒吼,如天蛙长鸣,恰似莲花吐蕊,亦如蘑菇绽放。导游告诉我们,最大、最高、最奇者,要数崂山主峰,如立于天地间一道漂亮的屏风,它似神工鬼斧般笔直耸立于大地之上,横出天外,游人至此,无不叹奇。沿途,山间的石级小路勾勒出一幅优美的风景画,两旁光秃秃的树木在风中摇晃着,山风伴着湿漉漉的气息迎面拂来。这里的石,无论是石级小路,还是静卧水底的卵石,都渗出不可思议静美。崂山的山与石并不显妖媚,宛若画家一笔一画描绘出的一幅清淡的画卷,只是静静地为这淡雅的山水添上恬静之美、清淡之美。
公路如银蛇缠绵在山腰,汽车终于走到了尽头。车驻,巍巍的大山便兀立在眼前。许久,才见体态婀娜的崂山在雾的包围中若隐若现,轻纱般的雾气遮住了崂山的本来面目,恍若仙境,也难怪称此处乃“灵修之所在”。近了,近了,在氤氲的雾气中,灵秀的崂山飘然玉立在我的眼前。这座瑰奇无比的屏风上优美地抒写着“海上名山第一——崂山”殷红的八个大字横书其腰。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海岸线第一高峰。周围万山拱卫,群峰伟列,大有“群峰奔来一峰起,千丈芙蓉碧霄里”之势。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海拔而立,山海相连,雄山险峡,水秀云奇,山光海色,如此近距离地靠近山和海,我骤然有一种不虚此行之感。
下车,我们立即买了雨衣,裹在身上,一来可御寒,二来可挡风雨。拾级而上,依山修的台阶直通山顶,我扶着两边拴着的铁索向山上攀登。那陡立的石道就像一副云梯从云层中垂向山腰,重重迷雾锁住了石阶,抬头却见不到十米外的人和物。天气阴沉,耳际却有天簌般的鸟语从树叶间漏下来,人行林间,心旌荡漾,飘飘欲仙。停下脚步喘息一会儿,正好看到对面的山峰与山道之间形成了一道山涧,传来潺潺的流水声,合着林中小鸟的鸣叫,在宁静的山中显得格外清脆婉耳。
山间一树桃花开得真美,在满山树木尚未披上春天的新装时,淡粉色的桃花在山石间悄悄探出头来,蒙蒙细雨中,一朵朵,一枝枝,那窈窕的身姿,那娇俏的面容,是那般的柔美、恬静。我脱下雨衣,冒着淅淅沥沥的雨点,站在那一树早春的桃花面前,绽放笑颜。
走走停停,说说笑笑,我们沿着山路盘绕而行,到了山腰的龙潭水库,崂山的标志之一——龙潭瀑布出现在眼前。乌云墨黑,盘踞山顶,远远看见龙潭瀑布细细地悬落,两旁奇石耸立,山下海面蓝蓝,这世界绮丽得让人肃然起敬。雨前雨后的龙潭瀑最为奇观,山石丛中一线清水点点跃跃跳出清纯无邪的模样,追随而来的却是龙啸天险。看到了!瀑布大约有20多米高,沿着峭立的岩壁飞泻而下,顿时抛洒万斛珍珠,溅起千朵银花,喷珠飞雪,壮如玉龙飞舞,仿佛是李白的诗中描绘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壮阔景象再现。此时,我们一行人的情绪高涨,纷纷掏出相机,拍下披着红、蓝、白、黄四色塑料雨衣的臃肿样。雨中游崂山,别有一番滋味。花花绿绿的颜色,倒是给这清寂的山水景色平添了浓墨重彩。不管个人形象如何,景色难得一见,好景还需好时机,瞬间就是最美。
爬上石桥极目远望,远远近近连绵起伏的山峦,就如同海上波浪涛涌此起彼伏,为其风姿神韵所倾倒。雨丝飘飘,我小心翼翼地走在石级上,虽已被雨水冲刷过后,越发光滑,但心理上已战胜恐惧,回头向山坳里望去,乳白色的雾浮云缭绕着的崂山封顶、嶙峋的山石和苍劲挺拔的森林幽暗阴森。山石一块块千奇百怪,见峰奇壑险裸露被风雨侵淫的岩石,天然雕塑成剑眉额骨般侠客勇士。在雨中欣赏崂山景色,山体被雨雾笼罩,时而雾罩山巅,时而雾里显山,时而山在雾中游动,时而雨雾如玉带缠绕,隐隐约约,朦朦胧胧,似淡淡的山水画。真想就这样靠着崂山石过上一生一世,秉天地之精华,承山川之灵秀,浮躁的心定会弃名利而钟情自然。
起风了,天色越来越暗,雾气愈来愈浓,山里的气候愈来愈冷。导游一再催促我们,如果不抓紧时间,下山就天黑了。我们只好放弃继续攀登崂山的心愿,披一身崂山水雾又要回尘世做回凡夫俗子了。雨不再象上山时那么大,摸着湿滑的石头下山,抖飞尘土,一池蓝蓝的海水尽收眼前。垂天而下,水势湍急,碰见山间磷磷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的水珠,与细柔的小雨巧妙柔和在了一起,水天相接,浑然一体。倚在小桥向下望去,那经历过几百几千年风雨的水潭依然清澈可见底,潭底小小的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尽收眼底。瀑布流水,潭中积水构成崂山的灵魂。山中水潺潺,水依山成名。石与水为伴,石以水成形,亲昵得显现出千奇百怪的面孔,猴子石、人面石、兽足石、龟石等,都是水留给它们的尊容,即使什么也不象,可就凭那水冲出来流线型,足给人一种美感。雨,还在缠缠绵绵地下,微风鼓荡,光影跳动,那晶莹皎洁的水面好像盛开了的一朵朵水莲花,犹如置身天上,站立国画之中。
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崂山集大山的雄奇险峻,山林的清幽雅致,大海的博大精深于一体,登高可望海,可观赏海上日出,可游山玩水,幽居还可修仙悟道,难怪会成为道家的圣地,确实颇为顺理成章。此山此水此景,乃天下之奇观。
遥望崂山之巅,乌云滚滚,犹如大海波涛,山峰出没期间,气象万千。近观松涛起伏,山涧条条,云雾缭绕。远眺大海,仿佛听见重重海涛,千军万马,簇拥过来。伫立于崂山读海,水天无缝,浩淼一体。上有行云离合变换,下有桅杆交错停泊。海鸥追舟,翱翔自若。山脚嶙峋削石悍立,兀突水层,似人似兽,或盘或卧。时有恶波诡涡激石而飞雪,时有潜蛟湍石洞涵而溯声。这会儿,有一种“气和大荒心似海,身临上界目无山”的人与天地融为一体的超然心境。美好的大自然,壮丽的好河山,使人心旷神怡。我的心是如此宁静,喧嚣的都市、纷争的人群都远远离去,恍如隔世,进入了超凡脱俗的忘我境界。
绕崂山的海岸线长达87公里,沿海大小岛屿18个,构成了崂山的海上奇观。山海相连,山光海色,是崂山风景的最大特色。漫步在崂山的青石板小路上,若是晴好天气,可以看到,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边是青松怪石,郁郁葱葱,这样的美景在其他地方是绝对看不到的。人们常说“智者乐山,仁者爱水”,爱旅游的人,大都不是登山就是玩水,还真没体验过这山水相映的境界,只有崂山让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完成了智者与仁者的和谐统一,体味到山的雄浑与壮丽,领略着水的柔情和包容。
对海的向往,是在青春萌动的季节。那年,校园文学里最流行诵读席慕容的诗歌《海的疑问》:
我爱,让我好好地端详你
好能永远不忘记
永远到底是什么呢
是夜色里闪着萤光的浪
还是那暖暖的海风
是我们脚下湿润的沙岸
还是你迎着风的
羞怯微笑的面容
.......
二十岁那年,在湛江当兵的同学说,来看海吧,你会读懂男人。那是一个美丽的约定,两个年轻人一起到海边看日出。海上的日出比高山上看日出会多几分蓬勃之美。海浪汹涌中一轮红日一点点露出水面,它的光亮一点一点撒向海面,最后一跃喷薄而出,光芒四射。海天相接处的那般恢宏是晨曦的诞生,是时间的轮回,是充满希望和喜悦的新的一天。可惜一直没有成行,海就成为我心底遥远而缥缈的梦。
而四十岁这年,我见到了海,却依然没读懂男人。今天,我见到的大海是温柔的、灵性的,赏其静之恬美,动之浩瀚,日日夜夜吟唱着那首古老的歌谣。隔着时间的潮水,我仿佛站在海岸上,看那礁石、贝壳和海螺深深地嵌在礁石表面,春季的大海,海水清清,一遍遍地亲吻礁石,留下点点痕迹,海水洗去尘土,让我们读到千古岁月的壮美和久远。
从前的过往与痕迹,以为风吹云散,却不料,站在崂山听着海的吟唱,我那隐隐记忆就这样轻轻一提,它就哗哗地涌了出来,如涨潮的海水,在我面前簇拥着、奔涌着。
记忆中,那个叫海子的诗人,那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曾影响了一代人,那时我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的年龄,对于海子的突然自杀,无限的惋惜和无比的震惊——一个如此具有诗情和才华的诗人,怎会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结束宝贵的生命!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我已步入人生的中年,在不同场合、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重读这首诗,我有了深深的彻悟。尘世纷扰,理想和现实有着天壤之别,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当然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然而,这是海子所能感受到的明丽幸福。在诗人短暂的生命里,他始终保持了一种山般博大圣洁的情、一颗海般年轻跳动的心。而今天,我们面对精神的缺失、道德的滑坡,能否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精神城堡,能否保持一颗宁静的红尘素心,能否找到精神的家园、灵魂的故乡和幸福的归宿?山,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海,是我们的心灵归宿。山和海,在每一个向往它、走近它、亲近它的人眼里,永远是一本读不完、读不懂、读不透的经典之作。
仿佛积攒了几千年的情感,得以瞬间迸发,刹那光华,灼热了岁月的暗夜。虽然,没有游览完崂山所有的景点,没有沾上崂山的道骨仙风,也没有遇上崂山最美的季节,更没有邂逅崂山最绚丽的山茶花,但人生的妙处大约如此,好景永远在梦开始的地方,好情永远驻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当我再一次回眸崂山,感受它的刚柔至纯;当我再一次远眺大海,感受它的至情至性,大自然醇浓的馈赠使我深深沉醉……
雨中走崂山,读山海经典,我完成了自己一次生命的涅槃、爱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