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底

打底----您听说过吗!这不过年了吗!给孩子和老公添了一身新行头,可咱也不能太寒碜自己了不是!一年到头得有个“总结”啊!您在单位里头不都有个人小结和工作总结吗!这年头女人就要对自己下手狠一点吗不是!这不宋丹丹为了上春晚还忒意花四十块大洋一天租了一件“皮草”了吗!

于是我就上街给自己买了一件银色的羽绒服,可这买了马还得配鞍啦!我得去找一件和这衣服搭配的内衣,现在不是讲究“和谐”吗!虽说“穿衣戴帽,各人所好”,但是你得考虑你的年龄和肤色,还有你上班的环境不是?一句话你得穿起来让人家说好呀!最起码你刚穿那阵子你的头一定是昂着的,胸一定是挺着的,心里头一定是亮敞敞的,走起路来一定是撇撇的不是。。。。

这不我心里一边盘算着一边就进了一家服装店。店老板热情地接待了我,当我说明了来意,店老板大着嗓门递给了我一件衣服:“嗨,我给您推荐的衣服,打底的,保准您穿起来忒好看。不信您试试!”“什么!老板您刚说这衣服是打底的?为什么?”“哈哈!这您就OuT了吧!这都流行好长时间了,现在不但有打底衫、打底裤、还有打底袜啦!目的还不是让您把底子打好了,才衬着您外衣的好看吗!才把您的好身段给衬出来吗!您瞅瞅,您这么一穿,再在我这里配一条打底裤,配上您这黑皮靴,我不说了,您自个瞅瞅吧!”

“嗨,这老板可鬼着呢,给我灌迷魂药了不是,我买了一件还搭一件。”您还别说,我按照她的指点真就这么搭配了起来,唉呀妈呀!真的是挺“给力”哎!

打底。我在心里反复地咀嚼着这两个字,曾几何时,年少时的我们打底的是些什么呀?还记得老外婆在昏黄的煤油灯下脚踩着那架“纺纱机”用手一卷卷地摇着棉花条纺出来纱线,然后织成布再染成西洋红色,取名叫“土布”,还挺“环保”的不是,再由我的老外公拄着拐棍走上十公里的山路送给住在镇上的妈妈,妈妈接着要裁剪好并按照大小号一针一线的缝好,因为我们家兄妹六个,所以常常地“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就老三”。

每到过年时,可真愁坏了妈妈,也累坏了妈妈,妈妈一生好胜,生怕自家的孩子丢了面子,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呀!尽管那时孩子们穿的花布头才几毛钱一尺,可咱家不是“粥少僧多”吗!老爸那时的月工资才三十四块五,这怎么办啦!聪慧的妈妈想出来一招:把我们穿的棉衣拆洗后再把里子翻过来,重新缝好这不就成了新衣了吗!妈妈经常自嘲地说:“咱们家的孩子可谓是驴子屙屎外面光啊!”。是啊,就因为我们的妈妈有一双巧手才有我们过年时压在枕头底下的新衣呀!

如今,孩子们再也不用望眼欲穿地盼一身新衣了!那是因为我们的国家的底子打好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大街上的衣服都让您看花眼啦!

过年啦!我得给亲爱的妈妈拜年去啦!

生活日记网 用日记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等老了,我们一起来把它回味

所有回复(0)
暂时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喽...
我想说两句(您的回复是对作者莫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