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课的课程名称是《暑假生活记录册》,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第14册,教学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点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实施: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为目标,本课在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指导思想:
1、以艺术审美为核心
审美能力的培养既是美术课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它贯穿于本课的始终,是本课设计的主导脉络。课文中首先编排的是生活记录册的形式、色彩及内容,通过形式的美感,培养学生学习书籍装帧设计的兴趣;接着是赏析封面设计的艺术美感;最后介绍封面与版面协调统一的关系。
2、以技能训练为手段
本课以大量篇幅介绍书籍装订的知识,用不同形式装订的书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通过书籍装订技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重要的是通过美术活动培养学生认识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3、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协调发展
本课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书籍装帧知识的学习和设计、制作放在重要位置,使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开发。在教学上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配合小组协作,互相帮助。
4、内容编排首尾呼应,体现学习的科学性
本课以介绍书籍装帧设计为主,但考虑到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先以“暑假生活记录册”导入该课主题,使学生立刻对本课产生兴趣。通过学习一系列书籍装帧知识后,在最后的“学习建议”中,又回到“暑假生活记录册”,既以“兴趣”开头。又以“兴趣”结尾,以期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
书籍是人类的好朋友,针对初一学生活泼好动、喜爱书籍的特点,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觉了解书籍装帧设计的基本知识,初步学会如何设计制作一本新颖有个性的记录册。
2、技能目标
通过短暂的教学活动,能够使学生学会用审美的眼光欣赏评述书籍装帧作品,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已有和现有的知识,学会设计制作一件新颖且有个性的记录册。
3、情感目标
通过整个教学活动,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欣赏评述能力、动手和事先规划能力,懂得珍惜光阴、爱护书籍的道理,感受发现美、创造美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与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本课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学生只有在充分了解了书籍装帧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制作出记录册,既理论指导实际,所以了解书籍的装帧设计和制作知识是本课的重点。解决办法:教师可以用大量的书籍图片和实物,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自觉探究书籍装帧的基本知识,这样的方式,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学生自己寻求出问题的答案,容易形成深刻印象,为后面的实践奠定良好基础。
2、教学难点解决办法
学生能否在短暂的时间内,运用已有和现有的知识设计制作出新颖且有个性的记录册,关键是学生有没有创新、想象和动手能力,所以本课的难点是教师如何启发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解决办法:教师继续展示书籍的图片和实物,强化印象,结合教师的当场示范,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个性地释放 ,实际操作中,教师要作出适当的启发和指导,协调好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一定要让学生在活跃且协调的氛围中发展。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本课是集欣赏评述和实践操作的综合课,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等特点,根据学生已有、现有的美术和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以审美能力的培养为本课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于本课的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融入每个教学环节;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以多媒体课件为辅助教学手段,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展示大量书籍装帧设计的图片和实物激发学生的感知欲,从而得出本课的知识点;在教师的当场示范和学生的实际操作中解决问题的关键,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在欣赏平述劳动成果中感受本课的收获,提升本课的教学质量。
五、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教师开场白:暑假对于每位同学来说都是快乐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可能会渐渐望了每个暑假的美好时光,那么你有否想过用什么方式把暑假生活记录下来呢,这样的话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学生思考回答:可以用照相机、摄象机、记笔记…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选择其中一种方式——记笔记,不过笔记本必须要我们自己动手做出来,给它起个美妙的名字“暑假生活记录册”
[设计意图] 以问题情境导入主题,使学生对本课的开始就产生一定的兴趣,也为进一步提高兴趣奠定基础。
2、欣赏评述,主动探究
记录册属于书籍的范畴,一本书籍离不开装帧设计,实践证明,一件好的装帧作品能给人以美感,或典雅端庄,或艳丽飘逸,或豪华精美。。。。。。,装帧设计在近两百年的发展,给社会和人类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促进了人们的信息传达,刺激了思想的沟通和交流,也同时形成了一种新的视觉艺术和视觉文化。
那么书籍装帧设计有哪些要素呢?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书籍装帧图片和实物(见图1、2、3、4、5、6、),学生欣赏评述,自觉探究得出书籍的装帧设计包括:书籍的结构(见图7),书籍的装订形式(见图8),书籍的开本(见图9),书籍的封面封底设计和内页设计(见图10、11)
[设计意图] 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学生从大量书籍的图片和实物中感受到书籍装帧艺术的魅力,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通过欣赏评述,讨论、探究得出:装帧的设计要素,有书籍的结构、书籍的装订形式、书籍的开本、书籍的封面封底和内页设计等,了解了这些必须的知识,为接下来的实践提供了扎实的理论依据。
3、观察分析、合作探究
教师在很短暂的时间内,以娴熟的技法制作了一件八面形折页式小记录册《花样圆舞曲》(见图12)
图12
学生仔细观察整个制作过程并且总结出制作方法和步骤 ①选择喜爱的纸张 ②剪裁好纸张的开本 ③设计封面、内页、封底(可采用写画贴形式完成)④调整完善 ⑤选择适当的装订方式,全部完成制作。然后对教师的作品作出评价。
教师请5位学生根据事先拟订的题目,用准备好的工具和材料,按照以上方法和步骤,在很短的时间内分工完成一记录册的装帧设计和制作,其他学生观察和评价,(作品见下图)
教师再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工合作,完成本组一本新颖且有个性的记录册的装帧设计和制作,教师做好释疑和指导的准备。
[设计意图]本环节突出了本课的难点,以教师的当场示范和5位学生的演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达到高潮,学生的兴趣也大幅度提高,为学生的实践提供保障,在学生的分工合作中,自觉体验合作的乐趣,感受发现美、创造美的快乐,形成学生的学习内动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
4、展示作品,欣赏评述
将每组学生的作品全部展示,让全班同学共同评价,评出本次教学活动的最佳设计奖。最佳封面奖,最佳个性奖。最佳才艺奖等多项奖,教师把作品用数码相机拍摄保存,发布到校园网,让全校师生欣赏。
[设计意图] 针对初一学生具有好胜心强的特点,展示最终的劳动成果,既是对他们的劳动的肯定,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和表现欲,培养了学生的不骄不躁,勇于创新的好品格,促使学生下定学好各门学科的决心,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5、巩固知识,拓展探究
教师提示:①当你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发现记录册与书籍到底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②封面、封底的材质除了纸,还可以用哪些材料?
③好的书籍装帧设计具体有那些要求?
④能否用同样的方式为自己或亲切朋友设计制作其他种类的书籍?
⑤课余时间,利用网络查阅更多的书籍装帧设计和制作知识,开拓视野
学生积极讨论谈感受,本课在无穷的回味中结束。
六、教学点评:
本课是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教材第14册中重要的一课,它在知识的学习方面涉及到美术及其他学科知识,在实践中能锻炼学生的多种能力,尤其是动手、动脑能力,所以是一节综合课。通过教学实践,深感本课是本教材的一个亮点,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它真正打破了美术教学的学科界限,将美术和劳技、美术和语文等学科有机结合,这样对学生健康、全面发展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受到师生的肯定和认可。
整个教学活动,本着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原则,进行构思,在使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关注并乐于参与教学活动,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想象力、创造力。每个环节都紧紧围绕主题,循序渐进地展开,并且注重各环节之间的自然衔接。在资料的选择上既考虑符合教材的要求,又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喜欢和接受,并且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教师很好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的展示,为整个教学活动增添了美感和气氛,教师的启示引导、学生的欣赏评述贯穿于整个活动,使整个活动在轻松愉快、民主和谐的氛围中进行,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分工合作又恰当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尽管有些作品显得有些稚嫩,但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的当场示范说明了教师具备了很好的美术素养、专业能力,5位学生的当场操作为其他学生的探究提供了动力。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些不足之处。学生在表述自己的观点时,教师的期望太高,太在意他们的观点是否准确、是否独特;在创作过程中有些学生有畏难情绪,不感尝试,教师认为可能点拨得还不够到位。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新课程的实施向我们每位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为学生而教,据学情而教,经常倾听学生的声音,引领学生的动态、使他们努力学好各门知识,做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附部分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