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蔬果变变》,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思路、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为、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几方面来介绍。
一、教材分析
《蔬果变变》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第十一课。学生第一次接触用蔬果制作动物。虽然学生还没全面地接触过用蔬果表现成动物的知识,但在一年级上册第18课《动物王国》中,对表现动物有了初步的理解。加之本课教材前面的第6课《得奖了》和第七课《孔雀翩翩》都利用了各种材料制作成立体或半立体的奖杯动物以及动手制作的应用学习,为本课蔬果做成动物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蔬果变变》这一课是通过观察、想像把蔬果制作成各种动物,使学生在动手制作过程中,体会到蔬果带给我们的丰富联想与无穷的乐趣。在于教学过程中还引导学生利用切、割、挖、拼接的方法把蔬果变成动物为重点,启发学生制作出不同且有创意的各种动物为难点。
二、学情分析
本班是一个工农子弟结合的班级。50名学生80%是农村的孩子,20%的学生是工厂、城市的孩子。他们在生活中对蔬果、动物并不陌生,应接触过各种形状特征不同的蔬果,但是学生从没有动手用蔬果作成动物,学生也没有较好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正是因为这样,学生对这一些手工课特别感兴趣。让他们用蔬果变成小动物,全班学生思维普遍较活跃,他们都有较好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也敢于想象创作,乐于评价自己的看法。
三、设计思路
我对《蔬果变变》这一课的设计思路,就是从尊重学生的心智发展出发,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真觉感受力为切入点,以训练学生动手割、切、挖、拼接等方法来制作动物,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为目的。通过:看图谈话——观察感受——讨论尝试——解决问题——再尝试创新5个环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对于低年级的设计、应用课,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也就是平常学生所接触到的蔬果、动物图片、实物来启发学生的感受,这样学生会聚精会神地观察、讨论,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大胆创新、主动表现,真正将他们引入讨论想像、创造的空间。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各类蔬果的外形美、色彩美,引导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引导学生用割、切、挖、拼接等基本制作手法,用各种蔬果制作成形象生动的动物。
3、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合手探究能力。
五、教学重点:用各种蔬果制作出形态各异的动物。
教学难点:学生能用切、割、挖、拼接的方法把蔬果制作成各种动物。怎样制作出不同并且有创意的动物。
六、教学方法:谈话法、引导法、尝试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等。
七、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课堂气氛。
(二)出示图片、谈话导入。
1、出示各种不同色彩、形状特征的蔬果图片。
(目的是让学生对平常的作画、构画、色彩有进一步的认识)
2、学生观察、回忆并说出蔬果的形状、色彩及味道。
3、蔬果在生活中一般是用来吃的,但是老师今天会用它来做什么呢?
4、教师板书“蔬果变变”。
(三)讲授新课
1、观察图片,感受动物形状特征。
①出示动物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常见的动物有哪些?
②让学生结合蔬果、动物两幅图,进行对比,说出哪些蔬果的形状(色彩)与哪些动物的身体或某个部位相似呢?
(这一步可以让学生根据蔬果的形状、色彩与动物的外形特征联系在一起)。
2、探索制作方法。
①出示教师事先做好的小动物,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拆一拆,然后说一说是用什么来制作的,是怎样制作?用什么方法?
(学生在好奇的观察、触摸和拆看小动物的过程中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这样可以让学生自己感受到是用割、切、挖、拼接的方法把小动物制作出来的。也充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讨论说一说他们收集的蔬果像动物的哪一部分?由哪些蔬果可以组成什么动物?
3、尝试局部制作。
①让学生尝试切一切,变成什么?挖一挖,又变成什么?它们又怎样组成哪些小动物?(提醒学生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
(引导学生观察、尝试、挖切动物的某个部位,并且组成动物,可以调动了学生的多个感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的探索欲望。)
②抓住典型,让各组学生介绍自组的动物及制作方法。
(教师用不同的方式表扬:说得好、做得好、想得好……)
4、学生再次动手制作,完成1—2件动物作品,巩固制作技能。(独立或合作)
5、教师巡视、辅导。
6、学生作品展评。
①让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让其他学生说说还像什么动物?
②教师选出有代表性的作品讲评。
(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同一种动物可以用各种不同的蔬果制作,同一种蔬果可以制作出各种不同的动物。)
③说一说哪个小组合作的成果最出色?
④谁做的比较有创意?
7、收拾整理桌面。
做完作业的同学,请将剩余的蔬果、牙签收拾干净。保持教室地面清洁。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体现了美育潜移默化的教学思想。)
8、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不满意的地方吗?通过小结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个整体认识。
9、课后拓展。
让学生回家后,把洗干净的蔬果再做一个小动物来点缀妈妈的菜,然后请全家人来评一评。
教学反思:
这个教学设计是在尝试上另外一个班后,经过修改而得来的。在第一个班上这节课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比如以下几点:1、出示两幅图时,引导得不够细,没有取到较好的作用;2、引导制作蔬果拼接的方法时,只准备牙签,这样也没有拓展学生的思维;3、学生作品展评时,教师讲评的较多,忽略了学生自评;4、让学生用蔬果制作时,教师没有提醒学生用小刀的安全;5、整堂课的时间把握不好,造成了拖堂现象。上完这个班后存在的这些不足,我努力的去探索、研究,将之改进,从而使这节课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其次,上第二个班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利用了看图对比、谈话导入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想像力,接着出示蔬果制作的动物,让学生观察、触摸、拆看,使学生直接的感受到制作动物的方法,并尝试制作探索新的思路。课堂上学生兴趣十分浓厚,一些同学说:“哗,可爱的小猪”、“美丽的小姑娘”、“牛魔王”等,时而大笑,时而窃窃私语,从中可以看出学生已经积极的投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是学生已经能够通过观察、想像、探索、体验、讨论评价等一系列实践体验,用各种蔬果制作成不同的动物体验美术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使他们能清楚地感觉到艺术就在我们的生活里,在我们的身边。活动时,人人参与,能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大胆的举出上一节课时存在的不足,及时对下一节课做出调整,大胆的去探索、研究,使这一节课的效果收获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