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教材与学情分析
1.说教材内容分析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它位于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第四单元第41页的内容和练习八第5、6题。这部分内容安排在本章的最后进行教学,体现了认数和计算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特点,结合计算和认数在本课时安排了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既是100以内数的初
步概念(旧知)的应用及巩固,又有新内容的教学。教材还通过借助例题图,激活学生在现有基础上形成的看图形式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解决问题列式计算。
2.说学情分析
在制定本课时教学目标前,我觉得很有必要剖析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目前学生已掌握了
100以内数的组成、读写及大小比较等,具备了进行简单计算的基础知识,同时也有了20
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基础,所以本课时的知识应该不是很难理解。因此我制订了这样的教学
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结合数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减法的计算。
2.巩固数的组成概念,渗透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渗透加法交换律。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并能运用多种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算理,为什么要制定以上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我个人认为这样确定教学要求,符合本课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新旧知识紧密
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相互参透,共同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
教具学具:
计数器,小棒,挂图,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我利用有趣的情境图,采用直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表象,为学生提供形象思维的材料,以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我主要采用创设妈妈领着小明到商场买酸奶的情境、然后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合作交流中,我先让同桌两人先交流,得出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让学生充分体会算法多样化,在进行计算时,我在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注意引导学生说出算理,使计算有理有据,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教材安排这些计算以加深对数的
认识的意图。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和算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也初步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三、说教学课程
(一)旧知复习,新授铺垫
师生进行“数的组成”的练习。
3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5个十和8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46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28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设计意图:通过“数的组成”这部分的复习,为下面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作必要的铺垫。】
(二)通过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教师创设情境,利用课件进行动画演示:
(旁白)小明可喜欢喝酸奶了!由于这些天小明的表现特别好,妈妈就答应带小明到商场
去买酸奶。(课件显示妈妈领着小明到商场的情境。)
售货员阿姨先拿给妈妈30瓶(课件显示30瓶酸奶在左边),又拿给小明2瓶(课件显示
2瓶酸奶在右边),问: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将学生带入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激发学习兴趣,这样的问题设计主要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他们经常思考、提问的意识。】
2、解决30+2。
教师表扬学生爱动脑筋,选择一个问题问:妈妈一共买了多少瓶酸奶?应该怎样计算?
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30+2=32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看大屏幕上的图列式,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进行加法计算,将30
和2合起来,计算30+2的结果,是依据百以内数的组成:3个十和2个一组成32。】
3、解决32-2。
教师问:现在我们知道妈妈给小明买了32瓶酸奶,小明喝了2瓶后,还剩多少瓶?请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口答,教师板书:32-2=30。你能告诉大家是怎样计算的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进行减法计算,再依据减法的含义,从32里去掉2,计算32-2的结果,可以依据数的组成知识,32里面有3个十和2个一,去掉2个一还剩3
个十,就是30;还可以这样想: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3个十和2个一加在一起是32,从
32中减去2个一,就剩下3个十,即30。】
4、解决2+30。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4人小组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由学生发表意见,进行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可能是利用加法的含义来计算,也可能是交换30和2的位置来算,让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不仅可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特别是不爱发言的学生,同时还体现了算法可以多样化,让学生通过交流,起到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作用。】
(三)运用实践操作,巩固练习
1、摆一摆,算一算,并说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1)教师在实物展示台上摆小棒,请学生仔细观察后,摆出相应的算式,再列式计算,并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①先摆5捆,再摆6根。②先摆3捆又5根,再拿走5根。
(2)根据教师的描述先摆小棒,然后根据操作列出相应的算式。
①先摆8根,再摆2捆。②先摆4捆加4根,再拿走4捆。【设计意图:如此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具操作,加深对所学加减法计算过程的理解,也是培养学生利用学具帮助学习的意识,更是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数学游戏,谁先吃到玉米?
创设情境:熊妈妈带着她的熊宝宝来到野外的草地上。熊妈妈架起烤炉,烤起宝宝们最爱吃的玉米。熊宝宝闻到阵阵的香味,口水都快流下来了,真想马上吃到香甜的玉米。可是熊妈妈却要求宝宝们开动脑筋,谁能找出结果和玉米前的数学相同的算式,谁就能先吃到玉米。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故事,把学生带入游戏情意之中,利用游戏进行口算练习可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愉快的活动中。通过这个练习,可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的程度。】
(1)教师和3名学生进行示范:先将12张写有算式的卡片排列于黑板上,教师扮演熊妈妈(做裁判),其余三名学生每人每次任选一张,算好后将结果告诉老师,如正确,教师则发给一张画有玉米的卡片,每人可选四次,先拿到4张卡片的为优胜者。
(2)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加入到活动能力较弱的小组中参与活动。游戏结束后,对每组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
(四)反馈练习
1、口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教材第43页的第5题,限时2分钟。学生做题,教师计时,做后集体订正,并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做75-5,90+8这两道题的。
【设计意图:通过计时计算,可提高学生的自信度,通过说计算过程,加强对新知的巩固。
】
2、教材第43页的第6题。在这里将首先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表现出课本上两人对话的场
景(有老师3名,学生40名,45瓶矿泉水够吗?)使学生看后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果自己在此时遇到这样的问题会怎么办,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会用算式表达的同学,可以列出算式来。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为学生的思维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思维尽可能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以生活实际中的问题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为了让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可让程度较好的学生把自己的思维过程抽象成数学算式。】
3、按顺序填数:教材第43页的第7题。首先让学生观察每一组所给的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找到规律后再填数,让学生说说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即题目中每组数之间的规律。
【设计意图:在这样的观察与思考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初步的逻辑判断推理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30 2=32
32-2=30
2 30=32
设计目的:把两部分合起来用加法计算。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用减法计算。
并掌握计算的方法,突出本课的重点。
资源分析
远程教育资源的接收和应用,改善农村中小学教育设备落后,教学资源匮乏的现状,实现教育优质资源共享。远程教育资源中丰富的图片和课件资源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本节课所用的图片都是在中央电化教育馆教学资源库搜索下载,课件也是卫星接收的远程教育资源,结合自己上课的内容加工整合成一个完整的课件。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在这节课的作用:
1、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精心制作课件,图、文、声并茂,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再现动态的生活画面,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创设出各种实在而又鲜活的生活场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合作、探究。
2、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实现由具体形象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运用媒体演示,给予学生感性认识,使学生掌握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正确的理解。
3、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教学,充分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我相信远程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在教学条件比较落后的农村小学也一样可以上出精彩的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