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的意思】打草时惊动伏在草中的蛇。原比喻惩治甲方以警告乙方或甲受到打击惩处;使乙感到惊慌。后多比喻行动不慎不严密而惊动对方。
附录成语(打草惊蛇)的相关知识:
打草惊蛇的来源: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涂宰;渎物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蛇惊。’”
打草惊蛇的读音:蛇;不能读作“sé”。
打草惊蛇的书写:惊;不能写作“警”。
打草惊蛇的近义词:操之过急因小失大
打草惊蛇的反义词:欲擒故纵引蛇出洞
打草惊蛇的用法:含贬义。多表示劝阻或否定的语气。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打草惊蛇的组成:连动式。
打草惊蛇的辨析:打草惊蛇和“风吹草动”;都有前因后果的关系;但“风吹草动”通常指轻微的动荡和变故。
打草惊蛇的举例:这是敌人的先头部队;放他们过去;以免打草惊蛇;影响全歼敌人主力的计划。
打草惊蛇的成语故事: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名叫王鲁的人,他在衙门做官的时候,常常理解贿赂、不遵守法规。有一天,有人递了一张状纸到衙门,控告王鲁的部下违法、理解贿赂。王鲁一看,状纸上所写的各种罪状,和他自我平日的违法行为一模一样。王鲁一边看着状纸,一边发着抖:“这…这不是在说我吗?”
王鲁愈看愈害怕,都忘状纸要怎样批,居然在状纸上写下了八个大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意思就是说你这样做,目的是为了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是躲在草里面的蛇一样,但是被大大的吓了一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