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被子阅读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2-07-24 16:49:07

  三、(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棉花被子

  衣向东

  ○1有些物品被我们珍藏着,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并不是因为它们多么稀奇贵重,而是因为其中融入了我们太多的情感。比如一支钢笔,一本书,一枚发卡,等等。马宁珍藏的是一床棉花被子。

  ○2马宁二十年前跟赵薇结婚是在他的家乡马湾镇。这是一个普通的南方小镇,南方有湿润的空气和缭绕的山雾,每年入冬之后,日子就阴冷得很了。

  ○3赵薇是北京部队大院出生的女子,对南方阴冷的天气,难免有些不适应。马宁说:“你别担心那边冷,我早就写信告诉我妈,让她缝做一床新棉花被子,冷不着你。”

  ○4赵薇知道这件事情对马宁的重要性,她就不再说什么了,跟随他走进了南方阴冷而灰暗的小镇。

  ○5马宁的母亲按照儿子来信的要求,选用了上等的新棉花,缝做了一床棉被。白棉布的被里,大红的缎子被面,密密实实的针脚,看上去非常讲究。她怕冻着了北京来的儿媳妇,被子里垫了厚厚的棉花。赵薇拥着被子,就闻到了新棉花的气息,还有白棉布的香气。

  ○6等到儿子儿媳离去后,母亲就很细心地收起棉被,把它保存在厚重的木箱里。南方的屋子潮湿,遇到好天气,她总要把棉被放在阳光下晾晒,让棉花保持蓬松细软的状态。

  ○7马宁结婚的第二年,家乡发了一场洪水,环绕马湾镇的河流水位暴涨,淹没了屋前的石阶。母亲屋内的水漫过了床铺。她用塑料布缠裹着那床加厚棉被,抱在怀里,站在客厅的方桌上,整整站了六个小时。马宁的哥哥试图帮她接过棉被,她却不肯松手。

  ○8屋前的柿子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一晃五六年过去了,北京的儿媳始终没有回来。一个夏天的晚上,母亲突然主动把电话打到北京,说她想他们了。马宁说:“这好办,你到北京来住些日子吧。”

  ○9马宁就让哥哥把母亲送到了北京。母亲住了二十几天,就再也住不下去了,吵着要回老家。眼下南方正是梅雨季节,她老是担心木箱内存放的那床棉被潮湿生霉了。母亲到家的当天,就把棉被从木箱内倒腾出来,果然挨近木箱底部的棉被子,有些潮湿,她急忙把被子抱出去放在阳光下晾晒。

  ○10这样又过了两个春秋。有一天母亲晾晒被子的时候,因为胸闷气喘,竟没有力气将被子搭在铁丝架上了。母亲心里就恨自己不中用?知道自己活不太久了,禁不住抱着棉被子,蹲在地上哭了。

  ○11也就是这个冬季,母亲在一个阴冷的雨天走了。在母亲生命最后的日子里,马宁的姐姐一直守候在病床前。母亲对女儿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别忘了经常把木箱里的被子拿出来晾晒。”

  ○12马宁赶回家处理了母亲的后事。马宁的姐姐就把关于棉被子的一些细节,详细地告诉了马宁。姐姐说:“妈说,要是以后赵薇回来,让她放心地盖那被子,还软乎呢。”马宁把棉被带回了北京。尽管他居住的楼房一年四季都很干燥,但他还是经常在阳光充足的时候,把棉被子放在阳台上晾晒。有时候他也陪伴着棉被,坐在温暖的阳光里,想一些很久远的事情。想到愧疚处,他就把自己的脸埋在棉被里,静静地流泪。

  ○13棉被因为吃足了阳光,贴在他脸上的时候,就更加柔软而温暖了。

  11.本文以棉花被子为题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试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12.第二段的环境描写“这是一个普通的南方小镇,南方有湿润的空气和缭绕的山雾”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3.文章在第七段叙述了马宁家乡发洪水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请结合文章进行分析。

  14. “想到愧疚处,他就把自己的脸埋在棉被里,静静地流泪。”请你联系全文,结合人物性格特点,探究马宁此时的心理。

  试题答案:

  11、解析:小说的题目一般具有以下作用,一是吸引读者关注,让读者看了你的题目会产生遐想,随之饶有兴趣地看下去。二是归纳出文章的主旨,让读者一目了然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三是文章的线索,以文章中最能体现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情感、道理的东西来作为文章的题目,读者看完题目后,对文章中的这样东西就会特别关注。

  答: “棉花被子”是行文抒情的线索,既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也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理解与怀念。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自责与内疚的感情。

  12.、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这句话在文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很显然是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铺垫的。

  答案:这里的环境描写突出了江南的潮湿和阴冷,为下文写母亲缝做棉被和晾晒棉被作铺垫。

  13.解析:本题考查准确理解文本内容、整体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注意联系全文,要立足全篇来组织答案。首先要联系全文思考两个问题:母亲为什么要站六个小时?而且马宁的哥哥试图帮她接过棉被,她却不肯松手?明白了这些才能准确作答。

  答案:.写出被子在母亲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表达出母亲对儿子和儿媳的关心,体现了一个老人对孩子无私的爱;同时为后文写马宁对没有能够经常回家看望母亲的悔恨之意和自责做了铺垫。

  14. 解析:本题考查探究能力。答题的关键有两点,一要联系原文;二要使推断与联想合理,要合乎人物性格特点。作答时只有联想到马宁对母亲的感情,联系母亲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答案:泪水中既包含着对没有能够经常回家看望母亲的悔恨之意和自责,又包含着感受到母爱的幸福,还包含着对母亲的思念和“阴阳两隔”的落寞和无奈。

阅读更多阅读答案,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中小学生日记频道。
喜欢中小学生日记,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