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交子在宋初的四川成都产生,有其必然原因。五代时期,中原兵火连烧,高山阻隔的蜀地却政治相对稳定,商品经济发达。到了北宋,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成都更是成为了西南和西北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但朝廷为维护统治区内的货币流通,定蜀之后,颁布禁令,禁止铜钱入川,虽然太祖定蜀后允许蜀地铸造铁钱,却又把这里当作平定诸国的财源基地,大肆收敛铜钱,致使蜀地几乎无铜钱流通,铁钱充斥市场。铁钱体重,大笔交易用钱量极大,使用极为不便。当时铁钱小钱每十贯就重六十五斤。进行大宗交易的商人为了安全和解除腰缠万贯之苦,迫切需要有人代管现金,于是,成都民间富商开始成立交子铺户,“制楮为券”,主持发行“交子”。
随着贸易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户。交子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所印交子图案讲究,隐作记号,黑红间错,亲笔押字,他人难以伪造,赢得了很高的信誉。但此时的“交子”也只是现金支票,没有货币流通功能。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直接使用“交子”来支付贷款旳事例也日渐增多,这才使交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品质。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她们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向市场发行。这种交子已经是铸币的符号,正好才能成了纸币,只是尚未取得政府认可,尚属民间“私交”。
交子铺户并非都恪守信用。有些铺户恶意欺诈,滥发交子之后闭门不出,停止营业,或者挪用存款,经营他项买卖失败而破产,导致所发“交子”无法兑现。存款者取钱而不得,便往往激起事端,引发诉讼。真宗景德年间,益州知府张泳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剔除不法之徒,专由十六家富商经营。交子的发行至此始取得政府认可。
仁宗天圣元年,朝廷设益州交子务,将交子的发行权收归朝廷,由京朝官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这便是我国最早的“官交子”。“官交子”发行,严格印制过程,规定流通范围,限制发行额,而且规定分界发行,每界三年,以新换旧。首届交子发行126万贯,以四川的铁钱为钞本,备本钱万贯,准备金相当于发行量的28%,以保证纸币的自由兑换。
然而朝廷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仁宗庆历年间益州交子务在陕西发行交子六十万贯,以支付粮草费,竟没有置准备金。哲宗绍圣年间,为了满足陕西军情之需,增发的一次交子量竟超过一界总量的数倍。分界发行也慢慢成了“通货膨胀”的障眼法,哲宗元符年间换发,新交子一缗换回交子五缗。甚者,朝廷用更改纸币名称的办法来掠夺民间财富。徽宗崇宁四年,“令诸路更用钱引”,把纸币定名为“钱引”,发行不置钞本,不许兑换,随意增发,以致纸币价值大跌,到南宋嘉定年间,每缗只值现钱一百文。朝廷信用滥用,毁坏金融法制,其结局必然是通货膨胀,货币体系的崩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宋初的成都能够成为国内少有的重要贸易集散地,与蜀地高山环抱的地势阻隔了五代时期的战火和内地相对稳定有密切关系。
B.朝廷禁止其他地方的铜钱流入四川,又从四川毫无顾忌地收敛铜钱,导致蜀地市场几乎没有铜钱流通,商品经济陷于停滞。
C.蜀地市场上流通的合法货币铁钱值少体重,大规模交易使用数量极其庞大,收支都极其不便,携带大额铁钱更让人痛苦难堪。
D.贸易发展的需要,“交子铺户”的恪守信用和随到随取的便捷,是交子铺户赢得客商信任、交子渐渐被客商广泛使用的原因。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商人使用交子直接支付货款,这让交子具备了流通的功能,交子铺户向市场发行统一规格的交子,是未被政府认可的民间“私交”。
B.某些交子铺户不守信用,或主观或客观地造成了存款无法兑换的局面,进而激起了事端,引发了诉讼,迫使当地政府进行整顿。
C.为了确保纸币的自由兑换,朝廷发行“官交子”,实施了严格印制过程、规定流通范围、限制发行额、规定分界发行的措施。
D.巨额增发的行为,直接导致了纸币的“通货膨胀”,而为了掩盖“通货膨胀”的真相,朝廷利用分界换发减少市场泛滥的纸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商品经济的繁荣,市场货币需求的增大,蜀地铜钱的短缺,铁钱的不便以及交子的独特品质,这些都是“交子”变身货币的原因。
B.最初的交子由民间富商自主发行,还不具备货币流通的功能,只是现金支票,当商人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时,交子才成为了货币。
C.设益州交子务,将交子发行权收归朝廷,禁止私人印制,且采取了严格的防范金融风险的系列措施,保证了最初纸币发行的成功。
D.朝廷信用滥用,毁坏了原有的金融法制,把交子当成敛财工具,其结果一定是让交子失去信用,出现贬值,使货币体系最终走向崩溃。
试题答案:
1.B(“商品经济陷于停滞”没有依据)
2.C(“确保纸币的自由兑换”的措施是储备28%的准备金)
3.B(“成为货币”错。只是“具备了信用货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