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1-12-27 19:38:59

【教学依据】

读书、求知,是一个古老的话题。除了特殊情况,一个人平均要在学校度过人生的大约五分之一的时间。因此,对于求知,人们已是司空见惯了。然而,人们在求知时常常走进误区,其实应归咎于我们追求知识的不良习惯。读了《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我们就会恍然大悟,怎么样获取知识,如何提高自身的能力,其实我们的老祖宗很早就告诉了我们:“格物致知”,“第一,寻求真正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计划的探索”。作者开宗明义地给我们指出了追求真知、增益不能的正确的方向和途径。

不仅如此,课文的针对性很强。作者在一开头就说“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作者深知,在他们身上维系着民族的命运,未雨先绸缪,可见作者丁肇中的一份良苦的用心。作者这样面对面似的指点,严肃而真诚,语重而心长,能从内心去振撼学生。不仅如此,作者还联系了自身学习求知的实际,这样,不但缩短了作者同学生间的距离,使学生们倍感熟悉和亲切,而且,还使广大学生真实地、更快速地享受到“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的好处,更直接地让学生们结合自身实际,反省过去,设计未来,惩前毖后。因此,课文在内容上具有强大的启发和诱导作用!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课文,主要采用了议论这一常见的表达方式。这种方式,要求作者的立场坚定、观点明确,是即是、非即非,不能有一丝含混模糊。比较起来,它的确不具备记叙描写那种特有的欲言而不言的含蓄美,但是,它的缜密的逻辑思维以及鲜明而准确的语言,能使读者顿时豁然开朗,其内心即刻“分野中峰变,阴阳众壑殊”。议论所具备的这种能快速梳理思维、高效地提高鉴别力的优势,应该说是为含蓄的叙述描写语言所难以企及的。

作者选择议论行文,其用意也是十分明确的。他考虑到了自己的文章最应该看的是哪样的人,这一点,前面已经提到过。对于学生,作者深知,由于他们常常涉世未深,其世界观和分析鉴别的能力尚处于有待不断完善的过程之中,所以,对于学生,如果作者总是采用模棱两可的含蓄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其结果,绝不能说没有过对牛谈琴的无奈,有时竟然把学生的思想导入歧途也未可知。

传统的教学,特别是对议论说明文体的教学,往往是遵循着议论说明的形式特征而按部就班。碰着议论文,开首就是“论点是什么”,接着就是“用了哪些论据”,“论证方法怎么样”呀,凡此种种经院哲学术语式的问题,不胜枚举,结果是学一千篇议论文,其实只要学一篇就已足够了。

传统的议论文教学,把作者的观点作为道德训诫的机器,灌输的是无血无肉的教条一般的“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个体体验,影响了他们思维素质的个性开发,千篇一律,僵化死板,使其渐渐陷入麻木和盲从的境地,如此这般,还何求什么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呢?

是文章,就多是作者的独创,作者的个性特征不时地渗透在其作品之中,如果在教学中忽视作品的独创性的特点,总是用某一个既定的模式去肢解文体,这是显然地不能从实质上去把握课文的。就学生这个方面而言,他们的基础,他们的情感,他们的阅历,也是参差各异的。阅读同一种课文,他们所获就一定互有悬殊,这一点,也必然要求课堂的教学具有良好的弹性和开放性,使学生的阅读的不同面貌都展现出来。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对于《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的阅读,应该以原则为指导,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许可他们对作者的主张进行质疑,肯定他们自己的哪怕是直觉的判断;对于作者在说理达意上的表达特征,不仅从消极意义上去把握议论的一般性常识,还要从积极意义上去鼓励他们去补充和创新,在生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使学生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从而使其思维和运用能力得到真正的开掘和提高。这样做,必然会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成了阅读的主人,从而改变了昔日那种被动接受的口袋角色和见色行事的奴隶地位。

阅读本篇文章,鼓励学生去做独到的发现和理解,尊重其富有个性色彩的判断,这也符合须多角度多层次的创造性进行阅读的这一精神的____“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语文课程标准》)鉴于此,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不宜局限于片面意义上的准确和绝对意义上的“标准”,勉励学生打破常规,勇于向权威挑战,从而砸出学生创新意识的火花。

或许有人会误认为,议论文非文学作品,在“情感”等方面,缺乏动人的力量,而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作者的主张和看法,同样来自于生动活泼的现实生活,只不过作者将其抽象和高度概括了而已。只要教师不墨守课文的抽象的语句,而积极地引导学生原其根索其本,那么,这种“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所取得的效果,我想一点儿也不会亚于动人心弦的文学作品的。

不过,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处理好教师在其中的主导作用,对于学生产生的理解和判断,教师要作出中肯而公正的评价,在提示和导向上,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使学生的发展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迈进。

【教学设计】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探究进一步巩固对议论常识的把握,具体感受文章以讲道理、摆事实来阐明作者观点的论证方法。在把握内容的过程中找出关键语句,概括内容要点,引导多角度、有创意地解读文章,拓展文中的事实依据,培养学生的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以形成创造性阅读的品质。

2、过程与方法:熟悉文本内容,自主地感知与分析课文,积极地质疑,依据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向作者和课文挑战,大胆合作,取长补短,共同克服疑难问题。实践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原则,做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间的对话以及老师与学生的对话,多途径地开发学生的心智。走入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避免空洞枯燥的说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体验的过程,其实也是情感培养的过程和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围绕作者的观点和作者的学习的成败,可以引发学生自身对过去的检讨和反思,也能引发学生对未来的积极的设想,这样,就有利于学生思考人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教学方式】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跟其它的议论文体一样,作者的观点明确,有理有据,能以独到的见解说服读者。换句话说,就文体而言,抽象概括居多,这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从抽象的语言形式中去探求立论的种种个别,从这一点出发,便可以启动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团体的交流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提高。

1、以搜集和筛选文体信息为主要途径,把握文章的内容和思路。议论文能为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提供示范作用,我们应该以课文为手段,培养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由形象到抽象的自低而高的发展思维的能力,逐渐地消灭学生的零碎的含混的思维状态。

2、尝试积极的思维方式形成的过程。引导和提倡学生勿必限于人云亦云的单向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品读文本语句,使其展示出不同的富有个性色彩的分析过程和结论。

3、在注意基础知识的探究的同时,注重学习方法的探究。在实际的课堂学习比较中,使学生从感性认识的层面,生动地体会到把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在理性的层面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的水平。

4、注重课文、学生、教师各因素多边活动的结合,找到最佳结合的机会,不仅使课堂过程活泼多姿,而且给学生提供出广阔的创造思维的平台,使其创造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5、使学生从文字走向生活,从课堂走向社会和自然,从教条走向生动活泼的人生旅程,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自然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材料导入。

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这句名言阐述了读书和知识的关系由此提出正确的读法和学法,自然导入课文。

(导入在教学中至关重要,因为,它是课堂的序幕。导入的选择,不仅要照顾到文本的内容和主旨,更重要的是,它在教学一开始就能拴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很快进入课文的当前情景,并为课堂教学的进程从一开头就具备较强的凝聚力。大体说来,导入有名言格言式,有诗词歌赋式,有故事式,有歌曲式等多种形式,什么课文采用什么导入形式,这要看具体情况。此所谓对症下药、因文制宜,是万不可套用某一种机械的形式的。)

二、检讨阅读经验,通过搜集、挑选、比较等来弄清文章在说理上的特征。

交流探究:

1、从文中找关键词句,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2、为了阐述明白自己的观点,文中哪些词语提示了作者的思维逻辑层次?

3、学生自已归纳本文的结构特点。

(鼓励学生自主地探究课文内容,结合以往的同类文体的阅读经验,对所学内容作出尝试性的分析和判断。在此基础上得到关于本文特点的一致性的结论。这样,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能力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得到揉磋和提高。)

三、探究文章观点的人生意义,完成由抽象到形象,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回还过程的演变,深入浅出地解读课文。

合作探讨:你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吗?有没有不同的意见,请提出来,并举例证明。

(议论文章,常常是抽象性的,一般性的内容居多,教师的引导稍不注意,课堂就陷入空洞的说教状态,学生处于空中楼阁的层面,云里雾里,是是非非,结果是学生的心和口都被捆绑在教师的思维这卷绳索之中,他们只好人云亦云,最终还是模棱两可。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扮演主导这一角色时,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能墨守着自己的经验不放,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现,勉励他们不必局限在死板的语言文字上面,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和学习体验,把文字幻化成可捉摸的生活,这样,不仅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也使课文的抽象而概括道理化为春风柔雨,使学生的心智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并能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理念和阅读习惯。)

四、余音绕音地结束,激发学生课外探究的热情。

课堂的学习,无论是所获取的信息或者是所拥有的时间,都是非常有限的,仅仅依靠课堂教学这块天地,无疑只是井底之蛙。因此,要真正使学生的能力得到长足的发展,教师也必须具备艺术性地结束学的技能,能发现那些比较有效的办法,使学生的探究热情一直延伸到课外,能使他们自觉而积极地开拓新视界,运用现成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阅读更多说课稿,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中小学生日记频道。
喜欢中小学生日记,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