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十大翡翠收藏品有哪些?故宫博物院清宫翡翠中国十大珍品是什么?翡翠十大珍品想必很多人都没见过,下面生活日记网就带大家一起去见识下。
故宫收藏的10大精品翡翠TOP10:翠箫
翠烟壶,清,高6.45厘米,宽5.3厘米。翠色青绿,局部色较深。烟壶近似椭圆形,上部略宽,小口,细颈,表面光素无纹。鼻烟壶的使用主要是在清代。清前期的作品以方、圆类型为主,后期的作品形状多变化。乾隆时期,鼻烟壶的制造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材质的多样化,动物、瓜果造型的作品数量增多。翡翠鼻烟壶的优劣多以材质本身判断,其纹饰、造型一般都较简练。
故宫收藏的10大精品翡翠TOP8:翠乾隆款仿古觚
翠太极纹浅盘,清,高3.5厘米,口径17.5厘米。翠绿色,局部色较重。作品敞口,口沿有唇,平底,圈足。盘心浅浮雕太极图案。此盘翠色绿而质地细腻,有较好的透明度,在清代翠制品中极罕见。古人对玉盘非常珍爱,唐人白居易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句,由此可知唐代即有玉盘流行。清代宫廷使用玉盘较多,此盘的造型也较为常见,但其他玉盘多无口沿上的唇。清宫所制翠盘数量极少,非常珍贵。
故宫收藏的10大精品翡翠TOP6:翠鱼式盒
翠印色盒,清,通高3.4厘米,口径8.8厘米。翠呈绿色。盒圆形,口沿呈子母口状,盒身较浅,平底,圈足。盖与盒身相仿,可与盒身扣合,盖面饰凸起的团形“寿”字。宋、明两代,文化发达,文具,包括用于盛印泥的印色盒的使用量激增。当时生产的印色盒形制多样,花纹精致,具有观赏性,直到清代这种状况仍在延续。此件翠盒较宋、明作品更为珍贵,因为它的材料贵重,以优等翠料制成,工艺精致,厚度均匀,造型规整,图案精细,“寿”字的笔画用了瓦面状凸线,这对加工技术有很高的要求。
故宫收藏的10大精品翡翠TOP4:翠缠枝莲纹盖碗
清,杯高5厘米,口径7厘米,盘径18.5厘米。翠呈青绿色,局部绿色较深,呈丝絮状,杯和盘上又有暗红色,其中可能带有人工染色。杯为圆形,平口沿,口微敞,两侧各有一龙形杯耳。杯身两面各饰一阴线刻龙纹,杯下有圆形座,上琢俯仰菊瓣纹。杯配托盘,八瓣形,盘底中部阴刻“乾隆年制”篆书双行款。此种托杯器,宋、明之时已流行,样式颇多,清代的作品更为精致,乾隆朝所制玉、翠托杯为托杯中之珍品。
故宫收藏的10大精品翡翠TOP2:翠桃式洗
翠碗,清,高7.3厘米,口径17.3厘米。翠色青绿,有大片重绿色。碗敞口,口沿处有唇,圈足。光素无纹。此碗所用翠料颜色不均,局部或青绿,或深绿,但此等作品亦数难得。原藏清宫遂初堂。清代宫廷多以玉制碗,特别是乾隆时期,玉碗制造数量巨大,其中有一些大碗胎薄,口圆,造型周正,有的作品外壁还刻有御制诗句。这件翠碗的造型、工艺与乾隆时期的特点相同,可能是当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