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窟与中国的佛教文化有着离不开的关系,也是中国汉族的一大传统历史宝藏,其实石窟和少数民族的文化也是离不开的,至今有不少的人都追随中国石窟文化而来,其中也包括不少的外国人,有了石窟后,佛教也渐渐的兴盛起来,今天小编就要给网友们介绍中国石窟文化的发展以及传承。
中国石窟介绍《中国石窟》,中国文物出版社与日本国平凡社合作出版的大型彩色系列图书。A4版精装,由中日两国著名学者夏鼐、宿白、金维诺和长广敏雄、冈崎敬、东山健吾等组成编辑委员会,各有关文物考古单位负责编辑,两国学者分工撰写论文,从1980年12月开始,在北京和东京两地陆续出版中日两种文版。
《中国石窟》丛书由具有代表性的石窟群编成,共17卷,每卷发表图版192~300幅,论文2~5篇,并有图版说明、大事年表和实测图,还发表各石窟群的内容总录。全书依次为:《敦煌莫高窟》5卷,《巩县石窟寺》1卷,《克孜尔石窟》3卷,《库木吐石窟》1卷,《永靖炳灵寺》1卷,《天水麦积山》1卷,《龙门石窟》2卷,《云冈石窟》2卷,《安西榆林窟》1卷。
《中国石窟》丛书相当系统全面地发表了中国石窟艺术的重要作品和论文等研究参考资料,反映了最新的研究水平,印刷精美,是中国文物考古界和出版界合作的成果。出版以来为世界各国学术界所瞩目。
中国石窟文化传承武威天梯山石窟始建于北凉沮渠蒙逊时期,它与云冈和龙门两大石窟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十六国时期,凉州是佛教文化传播与发展的中心,许多著名的高僧都来这里讲经译经,弘扬佛法,北凉国王沮渠蒙逊着力宣扬佛教的“六道轮回”说,同时召集天下能工巧匠云集凉州,开窟造像以示虔诚。凉州天梯山石窟,也称大佛寺,便是当时中国佛教文化艺术的代表。
1986年,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宿白在《考古学报》上正式发表了他的观点——《凉州石窟遗迹和“凉州模式”》,他把新疆以东、河西走廊上现存的早期佛教石窟造像艺术手法命名为“凉州模式”。1994年,他亲临天梯山石窟实地考察,确认了天梯山石窟创立了“凉州模式”。
他认为,凉州模式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以天梯山残存的遗迹、酒泉等地出土的北凉石塔和炳灵寺第一期龛像为代表;晚期则以肃南金塔寺、文殊山千佛洞和炳灵寺第二期龛像为代表。接下来,这种河西特色的艺术风格又由昙曜和内迁的工匠们带到了中原。从平城的云岗石窟,再到洛阳的龙门石窟,中原佛教石窟艺术的成就,无不闪耀着凉州石窟的熠熠光彩。
中国石窟之最坊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地下的文物看陕西,地上的文物看山西。要知道,山西地处中原与塞北的交往之地,在千年的民族融合中,造就了一个全国古迹最多的省份,能说上来的有王家大院、平遥古城、大槐树。在山西大同有这么一个远近闻名的石窟,如果追溯历史,这个石窟比龙门石窟还要早三十多年。
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并称我国三大石窟。这个云冈石窟的由来已久,早在距今1500多年的北魏时期,拓跋珪将首都迁往大同,这时候中原流行佛教,北魏皇室也随着大流尊崇佛教,推崇人人平等的佛教教义,最后北魏王室深感教义需要实物体现,于是在大同开始雕刻佛像,云冈石窟的雕刻开始,同时也象征着‘中国式’石窟艺术的开始。
云冈石窟前后总计用时60余年,在此期间,发生了一系列民族融合的大事,北魏孝文帝改革胡制,学习汉族制度,直接地促进了民族大融合。在这里咱就不得不说说龙门石窟了,为什么后来有龙门石窟呢?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zz中心南移,云冈石窟的工程随之停止,为了持续佛教信仰,孝文帝开始在洛阳雕刻龙门石窟,这么说来,云冈石窟的历史要比龙门石窟往前一段时间。云冈石窟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同样也是世界重要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