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龙抬头 中国不管传统节日多,中国在每个节气的传统习俗也多,这些习俗都源于中华几千年来源源不断的历史,这些流淌的历史里包含这很多文化,而这些习俗也只是这些文化的部分衍生品,都是我们老祖宗花费大量时间去摸索的大自然的运行法则和规律,才沿袭下这些习俗,也有一些是民间百姓约定成俗的规则,而我们要讲的二月龙抬头也是这一块里的。
1.二月二,龙抬头“二月二,吃豆豆,人不害病地丰收。”古老的谚语已经有许多人不会背诵,但约定俗成的习惯却一直流传至今。 今天,是中国农历“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在山东许多地方,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家里要停止一切家务,尤其是要停止针线活,免得“伤了龙目”;要停止洗衣,恐怕“伤了龙皮”。二月初一的晚上,家里有石磨的就要把石磨掀起来,据说是不要影响了“龙抬头”,只有这样才能“细雨下得满地流,一年吃穿不发愁”。 沿海地区,一直流传着二月二“剪龙头”的习俗,这天大人、孩子都剃头,叫“剃喜头”。特别是男孩子,都要理发,谓之“剪龙头”,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
在黄河三角洲地区还有“放龙灯”的习俗,不少人家用芦苇或秫秸扎成小船,插上蜡烛或放上用萝卜挖成的小油碗,放到河里或湾里点燃,为龙照路。 山东内陆地区对“二月二”的讲究更多,其中有一项重要的民俗活动,那就是围粮仓。农历二月初二清晨,村民早早起床,家庭主妇从自家锅灶底下掏一筐烧柴禾余下的草木灰,拿一把小铁铲子铲些草木灰,人走手摇,在地上画出一个个圆来。
围仓的圆圈,大套小,少则三圈,多则五圈,围单不围双。围好仓后,把家中的粮食虔诚地放在仓的中间,还有意撒在仓的外围,象征当年的大丰收。 不过,二月二最不可缺少的,则是在山东流传甚广的吃炒豆习俗。清晨,家家用盐或糖炒豆,谓称“炒蝎子爪”。 在山东,许多超市内大半个月前就准备好了各式各样的炒豆,包括蚕豆、黄豆、玉米花、青豆、豌豆等品种一应俱全,还有用面粉、鸡蛋等做成的炒棋子块,口味各不相同。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从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作中可知,早在唐代中国民间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了。宋朝指定二月二为百花生日,元朝称二月二为“踏青节”,一直延续至今。
2.春幡高悬春风暖立春作为节令早在春秋时代就有了,那时一年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个节令,直到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礼记·月令》和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天文训》中,才有24个节气的记载。立春作为中国古代最早形成的八个节气之一,居二十四节气之首,在春秋时期就有隆重的迎春礼。
耕时代的老上海是个江南的市镇,那个时代上海人的立春之日很热闹,一般人家都要高挂“春幡”。“幡”有时也写作“旛”,其实就是小旗子,起源于汉代迎春礼中所立的“青旛”,唐代出现了簪戴和悬挂用的小春幡。南宋辛弃疾《汉宫春·立春日》里写到的“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说的就是簪在女子头上的春幡。
3.敲锣打鼓鞭春牛明清两代,是立春文化的盛行期,清代称立春的贺节习俗为“拜春”,其迎春的礼仪形式称为“行春”。迎春、送春、打春、咬春、踏春、邀春、讨春,可以说,没有一个节气的叫法像立春这样多姿多彩。 立春日一清早,前有知府正堂的全副仪仗开道,后面则是花团锦簇的种种杂戏,再后面是县衙里的一大帮僚属队伍,浩浩荡荡到城东门外去“迎芒神”,读祭文、上礼品,迎来春牛。春牛进城时,万人空巷,鼓乐喧天,潮水般涌上街头“迎春”,争相以手摸春牛,官府还会安排俳优伶官,现在的说法叫艺人,俳优伶人出演“观音朝山”“昭君出塞”“西施采莲”等小戏,演戏以酬春神,保佑一年风调雨顺。
4.其他国家的迎春习俗印度教的传统大节“胡里节”(也叫“洒红节”)是印度人庆祝春天开始的传统节日,也是印度全国性节日。它源于古人期盼丰收的活动,在每年2月至3月间举行。节日期间,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寻常百姓,都载歌载舞迎接春天的到来。 按照传统习俗,人们不仅给自己的脸上和身上涂上颜料,还会友好地向别人身上抛撒彩色颜料和粉末以示祝福,霎时间,人人都变成浓墨重彩的“大花脸”,衣服也都变得色彩斑斓。
中世纪的斯拉夫民族认为,当太阳神战胜严寒和黑夜的时候,就是春天来临的日子。每年2月底3月初,古斯拉夫人要举行隆重的迎春送冬仪式,由此产生了送冬节,即“谢肉节”。据说,在东正教为期40天的斋期里,人们禁止吃肉和娱乐,而斋期开始前一周,人们则抓紧吃荤,纵情欢乐。现代社会,俄罗斯人不再遵守严格的“清规戒律”,但烤制面饼、捆扎并焚烧玩偶的习俗保留了下来。节日里,人们烹制出象征太阳的金黄色圆形薄饼,在节日的最后一天烧掉稻草人以表示春天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