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2. 心即理也。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3.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是未知。
4. 此心无私欲之弊,即是天理。
5. 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6. 心即道,道即天,知心则知道。
7. 学为圣人之道,学以致良知。
8. 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9.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10. 故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
11.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12.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13. 有志于圣人之学者,外孔、孟之训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萤爝之微也,不亦谬乎?
14. 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15. 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16.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17.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恶莫深于袭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耻,四者备而祸全。
18.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19.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20.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21. 所以为圣者,在纯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虽凡人,而肯为学,使此心纯乎天理,则亦可为圣人。
22. 夫学贵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23. 圣人与天地民物同体,儒、佛、老、庄皆我之用,是之谓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谓小道。
24.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
25. 人须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26. 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寅。
27. 攻吾之短者是吾师。
28. 立学、立言之著,立德、立身之典。
29. 克己须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30. 圣人必可学而至。
31. 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相上则损。
32. 致知必在于行,而不行之不可以为致知也。
33. 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更又一层。
34. 心之良知是谓圣人,圣人之学,惟是致良知。
35. 千圣皆过影,良知乃吾师。
36. 知善知恶是良知。
37. 能戒慎恐惧者,是良知也。
38. 性无不善,故知无不良。
39. 博学只是事事存此天理,笃行只是学之不已之意。
40. 知行本体,即是良知。
41.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42.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43. 天地虽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虽凡夫俗子,皆可为圣贤。( 经典语录 www.telnote.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