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跟一位读者聊天,她抱怨起新工作中的种种不如意。
晋升通道狭窄,老板吹毛求疵,薪水不上不下勉强维持着月光,还得应付办公室的复杂zz。
她叹口气:听说塞到我们部门的大多数都是关系户,人家有靠山的每天怎么混都没关系,倒是我,整理一份文件连即时贴的颜色没贴对都要被老板一通臭骂。
我劝她:你就这么确定人家都在混?说不定别人有什么省时省力的高招呢。你才入职五个多月,还是先别带着有色眼镜给别人贴标签了,看看有什么自己可以学的地方才好。
她乖巧的应了声是,很久都没有再找我吐槽,近半年过去,我已经把整件事抛诸脑后忘得一干二净,前两周她又在微信上找我,开口就说:
姐姐你还记得我之前跟你说,我们办公室有人走后门的事吗?我总算弄清了,我们部门六个人,一个是财务总监的侄女,一个是研发主管的弟弟,一个好像是老总的小三,还有一个是我们年单大客户的亲戚。
就上个月,23个工作日,他们只有不到5天按时上下班,剩下的日子不是迟到就是早退,来了也不好好工作,就走来走去的聊天或者上网逛淘宝。我已经加了好几个月班了,可是上个季度的绩效奖也被老板偷偷拿去做了人情。
我有点好奇,问她:你是做人力工作的吗?怎么对别人的背景,出勤和奖金知道的门清儿。
我就坐在门口的位置啊,她说,他们每天上班和下班我都会看一下表。奖金的事也是我偷偷找财务部的姐姐打听到的。
至于他们的靠山,都是我自己摸索出来的,她有几分得意的说,我假装跟他们聊天拉近乎,多问几句就套出来了,有时候偷偷跟着他们下班,看看他们最后都跟谁见面。我还破解了老板的锁屏密码看了他们的简历,有的人连大学都没上过呢…
细致精准又隐秘,仿若福尔摩斯在破案。
然后她用一句并不让我意外的感慨总结了这段时间的调查:人生怎么这么不公平啊。
-02-
我中途屡次很想打断她,问一句:那你准备怎么办呢?却始终没有机会,而当她给出这句结论之后,我才忽然发现,从头到尾,她并不是来找解决方法的。
她很丧又很愤怒,可是却也只有丧和愤怒,绞尽脑汁去证明别人有靠山也好,别人学历和业绩都多差也罢,并不是为了反击或者改变,而是为了强化已知的一个事实:
这世界不公平,这人生糟透了。
然后,也就没有然后了。
费尽心力证明了世界的偏颇与人生的糟糕,然后却放任自己将错就错。
我刚工作的时候,亦是每天将眼光和心思放在别人身上,逢人便抱怨:
XXX今天又巴结老板了,像我这种不会拍马屁的人总是被排挤;
XXX跟财务主管是亲戚,他每次报销都把自己的私人开销加进去;
XXX整天迟到早退还没人批评他,肯定有背景;
这抱怨所向披靡,听到的人往往会出于礼貌而感概一句:真是的,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啊。
有次跟一位姐姐约饭聊起工作,我又开始旧事重提,她还没等我说完第一句便毫不客气的打断我:
对啊,这就是你现在的处境,那你怎么办?那你怎么办?要斗还是要走,阴谋还是阳谋?有没有本事跳槽到更好的地方去?
我被她问的目瞪口呆,这些问题,我从来都没想过。
收集这世界不够好的证据太简单了,它会带给人一种虚假的满足感:
工作/生活这么差劲,我能做到这样已经不容易了。
这是我们无意识中选择的防御现实的方式,一边明知这世界不够好,一边绞尽脑汁搜集所有证明不够好的证据,然后放任自己陷入“愤怒-丧-无力-愤怒”的循环。
-03-
李松蔚老师写过这样的一段话:
一个人从面对事实,到能够发自内心地接受这个事实的存在,还需要度过或长或短的一个时期。有一些人面对问题,会卡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怎么可以有这种人?”好像在跟命运讨价还价一样。
他们把绝大部分的能量放在自己的委屈上。
这是一道心理上的护城河。他们先是树立了一个规则:“这件事是不应该的/不合规矩的/人神共愤的”,然后借着这份委屈反复地强调和维持这个规则。仿佛有这个规则存在,他们心里就可以保有一份安定和可控感。
可是那虚无的可控感,跟真正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依旧是不一样。
而每每我再想要开口抱怨时,总会想起这句反问:
那你要怎么办呢?
要忍,要争,要走出泥潭,还是要落荒而逃?与其对别人用心,不如对自己用力。
改变自己总是痛的,但这痛,远比麻木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