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发现历史》是一本由[美] 柯文 (Paul A. Cohen)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00元,页数:35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中国发现历史》精选点评:
●真正影响过学术界的重要著作,可惜甲骨文的情况就是如此,经典得分并不高,《地中海三部曲》之类的历史小说倒是捧得不得了。
●梳理美国关于中国近代史著作,点评作者观点,认为应该放弃1840与西方冲击-中国回应作为传统与现代分野的研究方式,应该更微观的更中国视角的来审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与内驱因素。对我来说是很好的大型近代史书目
●數年后重讀。中國中心觀早已延伸出微觀史、「向下看」或區域史等眾多議題,衝擊﹣反應,傳統﹣近代,帝國主義等框架也被談論頗多。借柯文寫作思路,或可追問,衝擊﹣反應等框架如何為中國學界乃至官方「利用」,如何演化為大眾常識。此外,如何把柯文和後現代史觀並置討論?Review範文。
●其实是柯文对美国汉学的反思,可惜写得早了点,现在能有这么一本点评各家的就好了。
●柯文教你怎么写文献综述……读这本书之前对于美国的汉学研究还是要有比较多的了解啊……
●三分之一的序言加导读,正文匆匆翻了一下,都是各种引用别人的话再反驳的,作者就是想说中国的近代史要从中国史情出发,不能生搬硬套西方学术的理论,讲真,这本书水准特别一般
●大致了解了美国汉学发展趋势,如果以后有人能把其他国家的汉学纳入比较就好了。冲击-回应模式影响了美国的东方问题研究,对“近代”分期观的质疑和反思不止发生在中国历史领域。什么是西方/中国?什么是传统/现代化?这些概念都不是静止、单一、二元对立的。所以区域研究开始盛行,随之越来越强调学语言,接近人类学后,又容易忽略宏观洞见。总体来说很适合做历史专业必修课reading,可重点读译者序和第四章。
●专业性太强了,看着好累好累。
●范式反思的经典著作
●美国学者柯文关于海外中国研究方法论探讨的名著,在对冲击—回应说、传统—现代说和帝国主义说这三种西方中心论学说进行详细述评的基础上,提出对于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应采取尊重中国现实的中国中心史观的观点。本书同时也是一部关于海外中国研究学术史和重要文献的梳理性论著,值得细读。
《在中国发现历史》读后感(一):无关的感想
文中曾经写过在越战之前美国一直把殖民主义思想当成是进步文化进行发言灌输给别的国家,直到越战的坎坷让他们开始反思自己。又想到之前有和朋友聊过法英等国家窃取他国(埃及等)文物,把这当成是一种先进文明对于落后文明用科学方法的手段,但是忽视了尼罗河岸埃及人响彻天地的哭声。或许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大的时候,自以为是把自己觉得好的部分灌输给别人。或者是以这种态度制造假想敌来增加内部团结?
国内也比较有意思的是,面对国外侵略的时候我们会以一种无比团结的情态来进行反抗,起码比很多被殖民的国家更加团结,这种现象分析起来比较麻烦,我的学识也并不够,只是想到了贾平凹在《浮躁》这本书里面写过的:
《在中国发现历史》读后感(二):无关的感想
文中曾经写过在越战之前美国一直把殖民主义思想当成是进步文化进行发言灌输给别的国家,直到越战的坎坷让他们开始反思自己。又想到之前有和朋友聊过法英等国家窃取他国(埃及等)文物,把这当成是一种先进文明对于落后文明用科学方法的手段,但是忽视了尼罗河岸埃及人响彻天地的哭声。或许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大的时候,自以为是把自己觉得好的部分灌输给别人。或者是以这种态度制造假想敌来增加内部团结?
国内也比较有意思的是,面对国外侵略的时候我们会以一种无比团结的情态来进行反抗,起码比很多被殖民的国家更加团结,这种现象分析起来比较麻烦,我的学识也并不够,只是想到了贾平凹在《浮躁》这本书里面写过的:
再讲,虽然柯文所提的中国中心论趋势是我们现在研究的很多立足点之一,但是在二十多年前柯文提出来的见解仍然有创新性,并不能以自己为后人就否定前人的观点,事后诸葛很容易陷入自大狂妄的陷阱。
同时在做中国中心的时候也不可以完全以我为中心。再思考一个问题,中国中心又何尝不是故意避开西方中心论刻意的产物,完全摆脱另外一种思维也是不可能的。
《在中国发现历史》读后感(三):二战后美国中国史研究动态
出于对二战后美国一系列对亚洲政策的思考,作者对二战后美国的中国史研究进行了批判性总结。二战后的学者以费正清、列文森等为代表,从欧洲中心出发,认为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出于停滞状态,缺乏向近代化演进的动力。
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出现了三种模式:冲击—回应模式、传统—近代模式、帝国主义模式。冲击—回应模式夸大西方冲击中国的作用,认为影响中国19世纪历史发展的主导因素是西方的入侵。但这种模式忽略了中国土地辽阔背景下广大内地与西方关联不大的变化。作者认为中国的通商口岸等最外层带可以使用该模式,中间层带可以认为是受到西方间接影响的事务,如同治中兴,最内层带如思想文化社会风俗习惯(尤其是农村)实际上在漫长时间内最少受到西方入侵的影响。传统—近代模式在以西方为近代化模板的前提下,认为中国的近代化只有在西方的猛烈冲击下,才能实现西方式的近代化。这种模式忽视了中国明清时期一些比较重要的变化,如人口的增长等,且将社会对立为传统和近代两极,排除中间状态。更进一步,这种模式代表了西方学者狭隘的种族中心主义,将西方近代化的经验普遍化,但近代化只有这种模式是成功的吗?帝国主义模式认为帝国主义是中国近代史变化的主要动因和阻碍社会的祸根。在此模式下大家都认可经济的变化建立在一个合理的zz框架,但帝国主义模式下zz和思想上的冲击是直接的,经济反而成为争论的焦点,而在经济领域的比较分析在目前来看是比较难以完成的。其次,这种模式会导致以国家为研究单位,反而忽视了中国不同区域不同层面的巨大差异。最后,帝国主义概念本身还有含混不清的地方,其强烈的zz意味会导致zz性的争论。当然,在中国帝国主义模式,或者说民族主义叙事方式仍然是一种主流。
在一一批判性评价了以上模式后,作者提出了中国中心取向,尽量以中国内部的准绳取舍重要事件和变化,注重区域和地方史研究,区分不同阶层并注意下层社会历史,吸收其他社会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巧——强调多科性协作。但这种中国取向也会招致一些批评,对西方入侵的沉痛记忆很容易让人怀疑,这种倾向究竟是不是为自我辩护或者是更加微妙的外国思想侵略?我想,在当今中国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希望能学术的归学术、zz的归zz。
《在中国发现历史》读后感(四):《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读书报告
1.介绍所读内容
“中国中心观”是在对冲击——回应、传统——近代、帝国主义三种流行的以西方为中心的研究中国近世史的模式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第一章中作者批判了冲击——回应模式,该模式认为在19世纪中国历史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与西方的对抗,“西方扮演着主动的角色,中国则扮演者远为消极的或者说回应的角色”,最有力表达这一模式的是邓嗣禹和费正清合写的《中国对西方之回应》。柯文认为冲击——回应框架存在的问题一是谈到“西方冲击”时,人们往往忽视近代西方本身带有扑朔迷离、自相矛盾的性质;二是史家容易堕入的陷阱是在讨论“中国回应”时往往过分抽象化,并运用近代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同治中兴、王韬等报人和清议、反对传教士等史实加以评说,最后提出应将中国历史概括为三个不同层带加以研究的概念。
第二章批判了传统——近代模式,该模式认为西方近代社会是世界各国的楷模,中国历史在西方入侵之前处于停滞状态,只有通过西方的刺激才能从“传统”社会演变为西方式的“近代”社会,列文森是这一模式的倡导者。柯文认为这一模式有三个问题,一是这种两份法迫使我们对现实只能严格地按两极来划分,排除任何中间的可能;二是历史能量是守恒的、两极对立的,近代因素的增加势必会助长传统因素的减少;三是这种模式采用整齐匀称的概念来描绘和解释根本上不匀称的现实。
第三章批判帝国主义模式,该模式的代表人物是詹姆斯·佩克和弗朗西斯·莫尔德,认为帝国主义是中国近代史各种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中国百年来社会崩解、民族受难,无法发展前进的祸根(或许可以将该模式理解为冲击——回应模式的深化或另一种表达模式)。关于这场模式的争论焦点主要集中在外国帝国主义的经济冲击,问题之一是将中国经济作为唯一重要的分析单位,另一个问题是将帝国主义概念应用在中国引起混乱,并且这个概念本身也比较模糊、不够准确(第270页),而且zz意味太浓。
第四章作者认为“中国中心观”有四个重要的特征(第318页),并为美国的中国史研究带来了几点重要的变化,一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将重点放在探索新的分析和研究方法上,二是探讨中国近代史的问题时逐渐将重点从文化转向历史,三是中国中心观是人们对帝制晚期的历史标准分期产生了严重的怀疑(第320—322页)。
2.所读内容中哪些对你来说是新鲜的部分?
? 国外学者对中国近代史的认识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从西方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观,历史研究的视角、方法和理论发生变化,也从另一方面说明时代和社会环境给史家带来的思想认识会较多地影响对历史的撰写。
? 史家对历史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是以自身经验为基础的,因此是否存在描述历史时不客观的问题,或者在自身经验下如何做到更好地认识历史的问题。社会变化除了取决于史家外,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环境、社会事件等,比如1964-1974年越南战争至水门事件迫使美国人认识自己力量的局限性,鉴于此,美国史学家对于中国历史的认识也逐渐开始以中国的角度为出发点。因此作者认为制约史学研究领域之演变的各种因素中,最根本的是史家生活于其中的zz、思想与文化的环境。
3.哪些概念、表述、观点和材料对你是有启发的,请举出若干例子。
? 鉴于历史的复杂性,对历史研究的精细化要求十分重要,因此在具体研究中就要学会如何去“区分”,将复杂多样的历史区分成线索清晰、凹凸分明的历史画面。比如柯文对中国中心观特征的描述中就将中国从横、纵两个方面划分,力图加强历史描绘的精细程度和清晰度,这是在研究区域历史的多样性时值得学习的一点,当然只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时空观)
? 第100页中,柯文认为史学研究不断进步的重要因素是:“史家之间相互受益却是一种很奇特的现象,我们之间不仅仅是机械地继承一堆知识,然后加上另外一些知识把它传给他人。我们同时还会提出问题,进行鉴定,并把支持前辈著作的理论框架东摇西晃一番,而且带有讽刺意义的是,我们自己完全知道有朝一日别人也会对我们著作的理论框架狠狠地摇晃一番。总而言之,我们不允许任何史家做出最后的判断。”鉴于此,一是要以发展的目光看待历史,二是观点的提出和理论的应用要慎之又慎。
4.哪些概念、表述、观点和材料对你是不同意的,请举例。
? 柯文对中国中心观的认识和特征的提出忽视了区域社会的系统论,因为柯文认为如果将中国中心观扩大到上层社会、比较广阔的地区中的话,就会“对来自外部的变化从更加内部的观点进行讨论。”(第328页)但是总框架被忽视的话,往往容易出现碎片化的现象,而且如果缺少总体框架的指引,很难追寻到历史的真实现象。
? 柯文将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层带来纠正“冲击—回应”模式,外层带包括西方冲击直接产生的现象,例如通商口岸、现代兵工厂和船坞、王韬等报人,可以采用冲击回应模式,中间层次虽受到西方冲击的影响,但终归是中国内部因素影响产生的现象,如同治中兴、太平天国等,内部层次包括长期未受或很少受到西方冲击的历史现象,如本土的生活方式文化属性、思想和风俗等。一方面没有说明白划分这三个层次是否有明确的标准?史实划分有些混乱;另一方面,对最外层带对描述不仅没有有力的反驳冲击——回应模式,反而正好说明西方的冲击对中国近代社会的许多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因此中国中心观与冲击回应模式并不是完全对立的。(第157-158页)
5.你认为所读内容中有哪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请举例。
? 美国史学家对中国历史的看法除了受到zz环境的影响外还有哪些因素?(史学史的问题,包括对史家个人生活背景的探索。)
? 比较史学:从局内和局外多角度考察历史现象。(有利于提高区域社会史的整体论研究。)
? 传统——近代模式的提出似乎与“唐宋变革论”有相似的观念?(时间上横切,忽略了历史各种内容变化的不一致性。另外,既然“唐宋变革论”认为中国历史在宋代进入了近世,但为什么在清代中国反而落后了,归根结底是因为“唐宋变革论”的最初提出是为日本侵华、统治中国作思想理论准备的,并未明确深究清代之后中国历史的发展水平和趋势。)
6.此内容在相关研究中处于什么地位,你建议还应看哪些著作和文章来补充内容?
林同奇:《柯文新著<在中国发现历史>评介》,《历史研究》1986年第1期。(基础辅助阅读)
张芳霖:《对美国传统史学的挑战——读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李学智:《冲击—回应模式与中国中心观——关于<在中国发现历史>的若干问题》,《史学月刊》2010年第7期。
(英)杰弗里·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7.其余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