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影不离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2022-02-28 05:12:26

  《形影不离》是一本由[法]西蒙娜·德·波伏瓦著作,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8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22-2-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形影不离》读后感(一):小记

  从一位女性的视角去看另一位女性,回溯了她在少时期的一段不可或缺的友谊。文字简洁晓畅,把这段从少年直至女性初长成期间的友谊讲的十分动人。两位女主角像一对镜像, 一个虽然有颗叛逆、自省、浪漫的心却无时不刻不在家庭和宗教的束缚下逆来顺受, 另一个作为冷静的观察者和支持者则通过对方而反思自己。故事里的法国传统大家族、优美的郊外、亲友间的聚餐、天主教的仪式和庄严的城堡都被具体而微地描述出来,可这一切越是一派田园诗般的美,却越显得压抑。 宗教、母亲,还有自私负心的男友,这些都给这样一位存在主义的女孩拴上了铁链。 她的死是社会因素造成的悲剧:旧传统和上帝信仰谋杀了这样一位热情的女孩。我多希望这个女孩能不要再这么逆来顺受下去,为什么就无法摆脱母亲的控制,无法放下宗教强加的负罪感,去争取自己想要的快乐呢? 不知为何,当小说中描写这两位女孩对上帝信仰的纠结,和她们童年时对圣礼的盲目又美妙的回忆时,总觉得一阵脊背发凉: 社会制度就是要给孩子从小就灌输教条一般的信念,给他们安上一个不可违背的至高存在, 而人童年的时候又懂些什么呢?最后这就酿成了人长大后面对复杂的现实时不知所措的悲剧。所有的国家都是这样的,有些通过宗教,有些通过zz。

  《形影不离》读后感(二):她死于“特立独行”

  这是一个死于“特立独行”的女孩的故事。这个姑娘学生时代有着不羁的灵魂,向往自由,渴望摆脱宗教礼仪、家族传统的束缚。她的第一段情,因为宗教信仰的不同而受到母亲的反对,因此无疾而终。第二次,她终于遇到了般配的对象,却依然遭到母亲的干预,最后这段感情因女孩的死亡而终结。

  这个女孩就是小说《形影不离》的女主人公安德蕾。作者西蒙娜·德·波伏瓦是法国著名存在主义作家,也是二十世纪法国乃至世界最有影响的女性之一。当然,波伏瓦身上最为著名的标签可能是: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以及,法国哲学家萨特的终身伴侣。

  这本小说在波伏瓦在世时并未出版,她甚至都没有给这篇小说取名,或许是因为她的爱人萨特认为这篇小说“没有内在必要性,也不能引起读者兴趣”,所以被波伏瓦束之高阁。

  不过,了解波伏瓦成长经历会发现,书中特立独行的安德蕾并非虚构,原型是波伏瓦小时候形影不离的朋友——扎扎。而书中的“我”名叫希尔维,原型正是波伏瓦自己。

  扎扎对波伏瓦一生影响至深,甚至可以说正是受到扎扎短暂的一生所影响,波伏瓦才成为了“波伏瓦”。

  真正深刻的友情同爱情一样,可以令人铭记一生,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所以,或许是因为在她内心,这篇小说太过重要,以至于她还没有想好,如何呈现给读者。

  安德蕾与希尔维相识时都是9岁,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受到战争影响,大家的生活并不太平,书中提及会有间谍给孩子们发毒糖果,用毒针扎法国妇女。法国人相信,只有虔诚敬主,上帝才会救法国,因此书中无处不在强调天主教的力量。

  我们来看9岁时的希尔维和安德蕾是什么样的?

  希尔维说,“九岁那年,我是个乖顺的小女孩”“是战争和宗教制服了我”,所以希尔维是个学业优秀、品行良好、虔诚敬主的好孩子。

  但安德蕾呢?她是如何的特立独行呢?

  安德蕾学业优秀。希尔维能保持第一名,是因为安德蕾不屑于拿第一。

  安德蕾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稳重,像个大人。“正派人家可不会让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在马路上乱跑”,但安德蕾没人来接,她自己回家。希尔维的眼里,身形瘦小的安德蕾穿着红色花呢大衣,走起路来像个大人一样从容不迫。

  在学校里,安德蕾模仿老师的举止来逗大家开心,表现出“大胆无礼”,课堂上她有很多颠覆性的观点,让老师们无可奈何地说“这孩子很有个性”。

  总之,在希尔维看来,安德蕾就是个神童。她成为希尔维心中的偶像,“要是没有她,活着就不再是活着了”。

  两个女孩逐渐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十五岁,安德蕾爱上一个犹太教家庭出身的男孩,这段恋爱遭到双方家庭的一致反对,以失败告终。之后,安德蕾与天主教男孩帕斯卡相爱,表面看起来是门当户对的,但最终还是被棒打鸳鸯。

  作为安德蕾情感之路的见证者,希尔维内心逐渐发生变化,开始思考女性的未来,思考宗教给女性带来的影响。也由此觉醒,成为一个无神论者。

  小说主要情节基于作者波伏瓦与自己年轻时的好友扎扎的真实故事而改编。所以希尔维内心的成长之路正是波伏瓦的思想形成之路。

  小说当中,两个女孩之间的交往始终遵循宗教礼仪、传统教育的条条框框,即使在促膝谈心时也要彼此称呼对方为“您”。

  人们必须按各种规则来生活,不能逾越。所以,这样活着跟“套中人”其实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人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套子里,违反规则就会遭到排挤、歧视、责罚,会被那些“有教养”的人所围捕。

  说到围捕,书中安德蕾用了这个词来形容帕斯卡。

  在帕斯卡不愿意和安德蕾订婚时,心思细腻的安德蕾察觉到了帕斯卡的情绪状态。安德蕾说帕斯卡被围捕了。

  实际上,被围捕的何止是帕斯卡,安德蕾、希尔维,安德蕾的母亲卡拉尔夫人同样被围捕了。

  在虔诚的天主教徒看来,独身是不被允许的。“要么进修道院,要么结婚,独身没有出路。”

  卡拉尔夫人少女时代被父母逼迫着跟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生下七个孩子。所以卡拉尔夫人在被围捕之后妥协了,当女儿们长大后,她成为了“围捕者”。

  卡拉尔夫人逼迫大女儿玛璐或者赶紧嫁人,或者去做修女,玛璐的人生没有其他选项。

  相亲无数之后,玛璐“决定嫁给一位苦闷地抚养着两个女儿的四十岁鳏夫”。大致推算下,当时安德蕾将要高中毕业,玛璐估计就是二十出头。这是闭眼抓阄式的决定吗?可怜的姑娘!“苦闷地抚养着两个女儿”的人,其实也并不需要爱情,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帮自己抚养女儿的女人。所以,然后,将来,玛璐跟自己的母亲、外祖母过着一样的生活~

  接下来就轮到了安德蕾,为她找一个宗教信仰、社会等级、家世状况、经济条件都差不多的“理想对象”才是正经事。

  在“围捕者”们看来,女孩子应该找个门当户对的丈夫,生儿育女,以家庭为终身事业,一切才是合理的,因为“我们只是上帝手里的工具”。

  庭教育、宗教传统教化,使得一代又一代的女性思想被禁锢,因此也导致了安德蕾的悲剧发生。

  安德蕾短暂的一生却彻底改变了希尔维的一生。换种说法,可以说,扎扎以自己悲剧的一生改变了波伏瓦。

  这本书初读时,特别平淡,日常琐碎甚至会让人感觉枯燥无趣。

  但它却像一壶后劲十足的酒,在你喝完以后,或许还需要仔细琢磨一下,才能回过味来。而一旦你真正触及到文字背后的深情,内心会有一种钻心的痛,相信女性读者会有更深的体会。

  我们应该活成什么样子?我们想要活成什么样子?我们能够活成什么样子?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哪里?很值得每个女性深思。

  《形影不离》读后感(三):不如搞姬

  去年读波伏瓦传记《成为波伏瓦》的时候,扎扎的故事就在我脑子里投下一团阴影——我知道她是对波伏瓦来说至关重要、至亲至爱的人,然而她的存在、爱和死亡却像蒙着一层白纱一样让人费解。

  在传记里,扎扎的故事读起来就像19世纪上流社会女孩为主角的三流浪漫小说——纯洁的女孩和纯洁的男孩相爱、双方家庭却总在阻挠;女孩的母亲安排了一场又一场的舞会要为女孩找到金龟婿,男孩家境贫寒并坚持守贞;女孩为了逃避相亲不惜伤害自己,然而婚姻“围猎”仍在继续;最终坚贞的女孩在绝望中病倒,双方父母的醒悟后悔没能阻止女孩的死于绝望,当她的死亡把整个故事带往高潮时,谁也说不清她到底是死于心碎还是病毒。

  扎扎的官方死因是脑膜炎——一个很有现实感的死因,但她的死亡里聚集了太多过于巧合的浪漫悲剧色彩,比如她连脑膜炎发作时都还强撑着到男友家中问未来婆婆为什么不同意他们的婚事。她的故事也实在太契合文艺创作和反封建礼教的需要。这种过于恰好的戏剧性让我在读波伏瓦传记里跟她有关的部分时实在忍不住腹诽这种浪漫悲剧色彩中到底有多少是真实存在的、多少是巧合性的(比如脑膜炎扮演了一个过于便利的戏剧性角色把她的悲剧人生推向高潮并在高潮画上句号),又有多少是活下去的人继续往前走之后回望半路离开的死者时所带上的浪漫滤镜。作为非虚构,传记应该是基于事实的。波伏瓦传记的其他部分都给我很强的真实感,唯有扎扎的故事像一枝红杏出墙一般突兀,带着“那时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传奇色彩。当然,我并不怀疑扎扎的故事的真实性,或许正因为我之前读的是传记,事实的梳理印证之间缺失了当事人的心声,因而让这个故事飘于云端、无法落地、缺少了能说服我的泥土气息。

  《形影不离》补充的正是事实的梳理印证之间所缺失了的当事人的心声。在这本小说里,波伏瓦以虚构的方式,将自己和扎扎分别化名为希尔维和安德蕾,从头至尾重现了她眼中的扎扎的故事,她的存在、挣扎、爱情和死亡。波伏瓦给这个剧情过于戏剧化以至于不真实的真实故事提供了背景、脚注、细节和血肉,让突兀显得自然,让戏剧性变得合理,让扎扎落地生根、不再是故事里飘在天上的一朵雨做的云、而成为一个有血有肉、陷于困境中的女人。同时,作为故事叙事者和旁观者的波伏瓦也像镜子一样折射出了扎扎、并在扎扎身上看到了自己的一部分,她俩看似疏离、实则紧密联系在一起,看似迥异、实则一脉同根,正如林黛玉之于贾宝玉。

  对于《形影不离》所讲述的扎扎的故事,本书的译后记做出了很好的分析,该说的都说到位了,我决定不再赘述而只是引用上文的这三个段落。作为一个读者,我是带着不理解进入这个虚构故事的,故事的进程中我也常常腹诽“希尔维”和“安德蕾”对所谓“爱”和“信仰”的执着追求。作为一个“现代女性”,这两个浪漫时代的核心概念老早就祛魅了,“希尔维”因家道中落所追求的职业成就和自食其力更能引起我的共鸣,“安德蕾”身上自然蓬发的生命力和性的张力是我立刻辨别出来并无比认同的——对我来说,那是女性再自然不过的核心身份。相比之下,“安德蕾”被“灵魂”、“宗教”、礼法所困锁,被对家人的爱所困住而不敢也不愿追逐自由、以至于生生磨光了自己那蓬勃燃烧的生命力。她的困局对我来说是属于上个世纪的,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是因为娜拉不愿出走而死在了家里而让我火冒三丈的。然而我却也知道,这种“女性再自然不过的核心身份”是波伏瓦替我们挣来的。从这个角度上,波伏瓦和扎扎就好像被锁在在蝴蝶效应一般的时间悖论里——没有扎扎的死,就没有波伏瓦的醒来,没有波伏瓦的醒来,上个世纪就不会成为过去、“女性再自然不过的核心身份”就还是“爱与纯洁的灵魂”。

  波伏瓦最终也没有发表这本小说,好像这个故事是她灵魂的镣铐,锁住了什么深重的悔恨。我有一个完全不负责任的怀疑,那就是波伏瓦曾经悔恨自己没有更早地醒来、更早地祛魅她和扎扎年少时都困惑而天真地信仰着的局限于异性恋传统模式下的“爱”、“灵魂”和“纯洁”。如果她更早地醒来,那么故事可以有另一个版本,比如“希尔维”可以诱惑和引导“安德蕾”,她们可以共同尝试背叛“爱”、“灵魂”和“纯洁”,她们甚至可以尝试探索彼此的身体和欲望——不必清晰地界定性向,而只是认知这种存在和可能,只是在一切都未确定的年纪以思无邪的方式探索女性如何能成为不需要另一种性别为参照也可以独立存在的性与爱。自此《形影不离》故事可以成为一个在教会学校中百合盛开的版本,一个在封建礼教中让羊尾的男人们和封建的父母们都见去的版本,一个波伏瓦和扎扎版本的《指匠》。

  与其在异性恋的性别脚本中死于心碎,我更希望扎扎热烈地活在这样的故事里,去爱波伏瓦、去恨她、去背叛她、去跟她分手、甚至最后重回传统婚姻的道路。那时的她,会是一个不一样的她、一个有力气去抗争的她了。

  不如搞姬,谈恋爱不如搞姬。

  《形影不离》读后感(四):《形影不离》:山河远阔,人间烟火,无人是你,我已是你

  这大概是波伏瓦一生中最想写,也是最难写的一部小说。

  这本书,波伏瓦写了很多年,可直到生命停止,也从未公开发表,甚至,连书名都还没取好。

  其实书稿早已写好,因为故事本身已深藏于脑中,烂熟于心;

  未发表、未命名,也许因为波伏瓦对书稿久久不能满意,因为故事中的人,是波伏瓦挚爱的那个她。

  现在的书名《形影不离》取自老师对他们的评语,书中波伏瓦以少女时代的自己和挚友扎扎为原型讲述了两个性格迥异却惺惺相惜的小女孩从相遇到相知再到离别的故事。

  是安德蕾和希尔维的故事,更是扎扎和波伏瓦的故事。

  希尔维本不是乖顺的小女孩,面对奇怪的教条,面对没来由的指责,也曾大哭大闹,也曾不理解,为什么:

  人们相信一些东西,但不是故意要去相信的,只不过因为头脑中出现一些念头就要被惩罚吗?

  可社会就像一个大染缸,慢慢的希尔维被卷进去,成为了其中一种灰色,她乖顺,在家听父母的话,在学校听老师的话。

  直到9岁那年,她遇到了安德蕾,一个陌生的小女孩,有着棕色的头发,带着被火烧伤的印记。

  这个小女孩很特别,开学那天老师第一次见到她,问:还好吗?不害怕吗?

  她答:老师,我不是扭扭捏捏的小女孩。

  可这不是标准答案啊!第一次见老师的乖学生不应该说:我还好吗?

  安德蕾的特别还有很多:她放学自己回家,不用家人来接,她把故事里的事都当真,她聪慧过人,轻松就能考第一名,以至于希尔维认为:

  安德蕾一定是那种神童,将来一定有人为她著书立传。

  那时的希尔维一定没想到,为她著书立传的那个人就是自己。

  渐渐地希尔维发现自己越来越爱安德蕾,她爱她美丽,爱她勇敢,爱她勇于做自己,终于,希尔维突然明白这个带着火的印记的女孩便是自己生命里的一抹嫣红,一出场便惊艳了她的世界。

  她对她说:您从来都不知道,从我遇见您的那一天起,您就是我生命的全部。

  转眼曾经的小姑娘变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高中毕业,少男少女们像一只只羽翼刚刚丰满的小鸟对未来充满期待。

  可命运总喜欢开玩笑,安德蕾是那个向往自由的鸟儿,但她殷实的家庭不仅没有成为她的翅膀反而变成了层层牢笼,将她死死束缚,用安德蕾的话说,这就是一场“围捕”。

  她的生活被安排得满满当当,就连与希尔维聊天也需要很费心地挤出几分钟时间,除此之外,她被安排立马相亲、结婚,因为:只有嫁人才能做一个有用的人。

  此刻的安德蕾特别羡慕希尔维,因为希尔维家庭破产,必须出去工作,希尔维可以不必结婚就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希尔维没想到,自己也会被安德蕾羡慕。

  安德蕾告诉希尔维,她的姐姐说:一个女生到了二十八岁的年纪,要是还要独自过夜就是无法容忍的!

  可是,“和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过夜,有意思吗?”

  其实安德蕾曾有个恋人,他博学礼貌,她古灵精怪,安德蕾很爱他,想和他结婚,可遭到了周围人的反对,安德蕾的母亲觉得他的家庭和自己“不是一个阶层”,况且,他的母亲是犹太教徒。

  如果说只因为这样荒唐的理由就被迫与恋人分离让安德蕾非常伤心,那么接下来的事就让安德蕾心痛不已,有一天,安德蕾在街上碰见了思念中的恋人,他依然帅气,而且不仅帅气,身边还坐着一位漂亮的金发女郎,一位风尘女子。

  那一刻安德蕾心痛了,她告诉希尔维自己庆幸当时被拆散,可自那以后,提起爱情安德蕾的语气总是充满苦涩。

  虽然社会、家庭对安德蕾重重围捕,可鸟儿终究无法忍受牢笼。

  一次聚会上,人们要求玩一个游戏:共用一个酒杯,一个一个的传递下去,男人借此来调情、说些下流的话,轮到安德蕾,她一甩手将酒杯扔到了草地上。

  她说:我不喜欢拥挤。于是转身走向树林。

  果然,安德蕾还是那个安德蕾,勇敢的向自己不愿意的事说不。

  只是,身在牢笼,不老实的小鸟注定会受伤,安德蕾病倒了,病得很重很重,终于一病不起。

  希尔维痛苦地失去了安德蕾,波伏瓦也失去了扎扎。

  可自那以后波伏瓦越来越像扎扎:勇敢的活成自己,她发表了一项个人“独立宣言”, 宣称 “我绝不让我的生命屈从于他人的意志 ”。

  后来,波伏瓦奋力读书成绩优异,出版了《第二性》、《名士风流》等众多著名女权主义作品,成为了女权运动的创始人之一。

  她对扎扎念念不忘, 她说:我们一起与摆在我们面前的、令人厌恶的命运抗争,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相信她的死就是我为自己的自由付出的代价。

  也许这就是最深沉的爱慕:你死后,我就成为了你,我替你走向了远方。

  扎扎是波伏瓦心底那个最深的痛,她爱她,想念她,书里没有其他小说那样的大起大落,可每个都能感到对作者对扎扎的思念,书的结尾还附录了与扎扎的照片、书信,每个字母都认认真真,漂漂亮亮,看着那些书信就仿佛看到两张天真的笑脸。

  这是一本小说,也是一本情书。

  我是小满,一本《形影不离》分享给你,希望你喜欢。

阅读更多原创故事,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故事频道。
喜欢故事,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